产褥感染156例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0-08-15余常春范瑞平
余常春 范瑞平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病率6%。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 h以后的10 d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 h,有2次体温≥38℃。产褥感染、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及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仍是目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4550例,发生产褥感染156例,感染率3.43%。发生最大年龄47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27.6岁。经产妇58例,初产妇 98例。156例产褥感染中,胎膜早破 62例,占39.74%,生殖道细菌感染52例,占33.33%,产程延长32例,占20.51%,产后出血、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10例,占6.41%。
1.2 诊断标准 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教材中产褥感染诊断标准,对我院发生产褥感染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产褥感染发病率 3年间我院住院4550例,发生产褥感染156例,发生率3.43%,其中以胎膜早破发生产褥感染62例,率1.36%,居产褥感染第一位。发生两次以上产褥感染5例,率0.11%,156例产褥感染中154例治愈出院,2例因家属要求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2.2 产褥感染分娩方式 156例产褥感染中,86例是由于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原因施行剖宫产;48例是会阴侧剪下顺产分娩;17例是会阴1、2度裂伤顺产分娩,其中6例是在家中已分娩接回医院继续处理;5例是顺产无伤口分娩。
2.3 产褥感染部位分布 产褥感染主要发生在伤口部位120例,占77.56%,外阴、阴道、宫颈炎23例,占14.74%;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等表现8例,占5.13%;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5例,占3.21%。
2.4 产褥感染与妊娠并发症、产程关系 产褥感染156例中,胎膜早破62例,占39.74%,第二产程超过1 h53例,占33.97%,产后出血22例,占14.10%。
3 讨论
3.1 产褥感染的危害性及严重性 产褥感染是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产褥早期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脱水,但2~3 d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应考虑感染可能。子宫严重感染,经积极治疗无效,逼迫子宫切除术清除感染源。炎症扩散出现脓毒血症及败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持续高热、全身明显中毒症状,危及生命。有些产褥感染治疗不当,转变为慢性生殖器官炎症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影响生殖健康,降低妇女生存质量。
由于产妇经历了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机体抵抗力降低,成为易感人群,分娩使生殖道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成为病原体侵入人体的最大窗口,导致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倍增,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使炎症扩散,感染加重,甚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脓毒血症等症状,可危及产妇性命。
3.2 本资料中,切口感染最多,占77.56%,会阴裂伤缝合术后,切口感染居第二位,占41.67%,因此,取缔非法接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掌握会阴侧剪指针和手术操作常规是预防感染关键。
3.3 从我院发生产褥感染病例来看,因我院病房由于环境制约等原因,部分病床相对不通风,是产褥感染高发区。因此加强病房通风与消毒,是降低产褥感染发生关键环节。
4 预防措施
4.1 做好孕前准备 有生育要求女性,在怀孕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营养,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以后受孕、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2]。
4.2 加强孕期产期保健 应及早确认妊娠,争取孕12周之前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手册。充分利用一级保健网的保健作用,做身体全面检查及妇科检查;做好高危妊娠筛查登记管理、随诊,根据现有的医疗条件,合理指导转诊监护与治疗;发现贫血、生殖器炎症、性病及急慢性疾病及时治疗,并评估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加强孕期卫生宣教,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4.3 严格掌握产时处理方式 正确选择分娩的医院及分娩方式,做好分娩的充分的准备;避免胎膜早破,正确处理产程,防滞产,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认真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性,防止残留;产前、产褥期,有产褥感染诱因存在的孕产妇及时、合理给予有效的抗感染药预防感染,必要时作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防止产褥感染的措施在孕产期保健工作中做好,特别指出加强农村和落后地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禁止非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能有效减少或杜绝因产褥感染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病例的发生。
4.4 产褥期处理与保健 产褥期处理不当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况,产褥期保健的目的是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产生,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产后2 h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等,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鼓励产妇产后4 h内排尿,以免影响宫缩与泌尿系感染。早开奶,宣传和鼓励母乳喂养,有助防止产后出血。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