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大林思想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2010-08-15张万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斯大林苏联世界

张万杰

斯大林思想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张万杰

斯大林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尤其是世界共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的封闭性和曲折性都与斯大林思想密切相关。破除斯大林思想的严重弊端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继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斯大林思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改革运动

一、斯大林思想对世界共运的推动作用

斯大林执掌苏联政权三十多年间,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突飞猛进,凯歌前行。这一时期世界共运波及的地区和人口数都史无前例,把占当时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纳入了进步事业的大潮。世界共运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加速发展。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开始逐步掌握苏联最高权力。1928年10月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采取突进方式,加速推行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计划化。从1929年到50年代中期,苏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在此期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增长尤为迅猛,1929年到1940年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1929年到1932年工业化高潮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9.2%。在始终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情况下,苏联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该比重1928年为39.5%,1932年为53.4%,1937年达到了57.8%,到备战更为紧张的1937年~1940年更是高达62%[1]。

第二,各国苏维埃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广泛开展。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各国苏维埃运动风起云涌,掀起剧烈的革命风暴。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开始崛起,对内镇压人民,取消资本主义民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各国人民掀起了反法西斯战争运动,各国共产党人站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沿。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国苏维埃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逐步合流,各国共产党的力量、社会主义运动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二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展至多国。1942年10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获胜,苏联在苏德战场转守为攻。1944年开始,苏军跨出苏联国土作战,与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运动相配合,先后解放了7个半东南欧国家,随后建立起8个人民民主国家,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战结束后,亚洲的朝鲜、越南、蒙古、中国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世界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

第四,地跨欧亚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形成,对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苏联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关系。1947年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同法国、意大利共产党和工人党成立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1月苏联与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共同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1955年5月苏联与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以及阿尔巴尼亚八国在波兰华沙签署《华沙条约》,形成统一的政治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确立。

斯大林思想对世界共运的积极推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从作为斯大林思想重要载体的斯大林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把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理论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阐述进行宣传。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有效传播。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掀起深入学习领会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热潮,斯大林对经典作家基本理论观点的阐发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发展的新成果而广为传播。各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效仿、对斯大林思想的领会和贯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传播。斯大林思想曾教育了整整一代苏联共产主义者,也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先驱者或探索者影响巨大。

第二,积极援助各国工人运动,推动世界苏维埃运动继续发展。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无论从道义上还是物质上,社会主义苏联都大力支援各国工人运动。斯大林思想的很多方面来源于对苏联革命及建设的经验总结,在实际的斗争和运动中,各国工人积极借鉴苏联经验,以苏联经验指导本国革命运动,对各国工人运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时期,在苏联政权和斯大林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国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苏维埃运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例如,中国从1927年11月开始在江苏、广东、湖南等省建立苏维埃政权,1931年11月7日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苏维埃政权在中国存在了近10年之久。越南、智利等国的苏维埃运动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各国掀起的苏维埃运动是苏联经验与当时各国的革命斗争结合而取得的重大进展,斯大林思想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运动的发展和突进。

第三,推动了一国社会主义的实现。按照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从1929年开始,苏联在短时间内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三化并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猛。到1936年,苏联经济实力超过英法德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宣布建成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一国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历史空前的伟大成就,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第四,促进实现苏联的强大,为战胜法西斯奠定基础,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的世界性声望。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苏联国力大为增强,这为二战期间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的中流砥柱,是战胜法西斯的主要力量。由苏联主导的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证实了社会主义代表了和平的力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保证。二战后初期,斯大林领导苏联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在短时间内将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并积极援助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了社会主义的世界声望。

第五,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加强国际联合。在斯大林思想影响下,苏联通过一系列措施、签订一系列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的国际联合。从1947年初到1949年初,苏联和东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共签订了16个双边友好互助条约,这标志着苏联与东欧各国之间政治联盟建立[2]。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欧亚社会主义实体形态在地理上连成一片,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达到顶峰。

第六,斯大林思想中的弊端也从反面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广泛开展。20世纪50年代,随着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进,斯大林的许多思想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严重弊端,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方面出现明显危机,这些危机促动了各国改革思潮的涌动。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苏联出现了沃兹涅辛斯基和安德列耶夫昙花一现的改革尝试。南斯拉夫第一个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自治社会主义的改革。南领导人铁托指出:“我们自己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再照搬任何套套,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为指南,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条件,走我们自己的路。生搬硬套的做法迄今已给我们带来许多困难,其严重后果仍然能感觉出来。”[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4]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出现了要求改革传统体制的呼声。从50年代开始,虽然在实际推行中时断时续,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不断进行制度改革和完善,大多数社会主义探索者达成了改革传统体制弊端的共识,世界社会主义改革运动开始启动。

二、斯大林思想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封闭性

在革命与战争年代,斯大林实践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面临世界资本主义的全方位包围,加之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政治权力斗争等因素,斯大林思想具有很强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致使社会主义在处理各方面关系时带有严重关门主义的封闭性特征,例如,严格按照意识形态的标准划线、从权力斗争角度确定敌我关系、不善于汲取历史教训等。由于苏联是当时国际共运的中坚,在斯大林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呈现出了明显封闭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面对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全面对抗,势如水火,彼此排斥,相互封锁。1929年斯大林提前结束了列宁晚年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从此,列宁借鉴资本主义、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门被提早关闭。随后,在斯大林规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1930年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的全面反击,将新经济政策思想划为理论的禁区,在短时间内急速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和资产阶级,撤销租让制和租借制,取消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排挤资本主义工商业,打击富农、没收富农财产归集体农庄所有。在国内实行与资本主义严格相对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点的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依靠国内人民大众的自身力量,自上而下采用行政命令、群众动员的方式进行,忽视并排斥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自我封闭性。在国际上,斯大林领导苏联积极推动世界苏维埃运动,支持各国工人掀起革命斗争,对抗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主导成立的社会主义阵营本身即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主义体系,社会主义各国在经济上主要通过经互会、政治上通过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的国际性组织进行联系沟通。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上,斯大林还提出了“两大平行市场”理论,在经济体制、经济关系等各方面与资本主义全面对抗、隔绝。冷战开始以后,逐步形成了分别代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美苏两极的对峙关系格局。社会主义运动的这一极强的对外封闭性虽然在一定意义上保卫、巩固并加强了社会主义的世界性阵地,但也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它忽略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者关系的传承性、兼容性,只讲二者的竞争、敌对,不谈合作、共赢。社会主义本应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包容性,否则只能致使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窄、社会主义的世界性影响越来越小。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丰富的优秀文明成果,这样极不利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积极吸收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为其所用。斯大林的思路使社会主义不顾自身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践这一不利现实条件,一味与当时还具有并且现在仍具有巨大扩张潜能的世界资本主义对峙、对抗,终使世界社会主义元气大伤。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共产国际与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共产党与社会党相互对立。由于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各派别的观点分歧等历史原因,共产国际与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从成立伊始就处于相互敌对的状态。双方互相攻击,都认为对方背叛了工人阶级:共产党把社会党看成是工人阶级的叛徒、资产阶级的代理人,认为社会党是共产党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绊脚石和障碍物,强调科学社会主义要想在世界上取得胜利,就必须把社会党统统铲除掉,因而共产党对社会党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政策;而社会党则认为共产主义是乌托邦,无法实现,共产党搞的是极左路线和极权主义统治,消灭民主自由,实行恐怖统治与平均主义,因此社会党提出要“消灭苏维埃制度”,反对共产主义[5]。20世纪30年代,当法西斯势力开始崛起时,共产国际与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本应吸取历史教训,携手共同应对逆流,但却未能弥合分歧,在相当长时期里采取了不接触、不谈判、不合作,甚至是敌视和攻击的态度,两类社会主义派别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封闭性的。这至少导致了两点严重的消极后果:其一,法西斯主义借机得势,力量大为增强,法西斯势力在一些国家上台后又严厉打击和镇压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力量,使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损失;其二,导致国际工人运动的悲剧性分裂,使工人阶级内部在反对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达不成一致行动,甚至互相指责、拆台,国际工人运动的整体性优势大为减弱,极不利于社会主义运动的统一开展,削弱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整体实力。

第三,世界共产党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共产国际与托派第四国际相互敌对。列宁晚年非常担心苏共中央的稳定性,他在1922年12月24日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对党内的各位领袖人物(尤其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进行了评论,担心“现时中央两位杰出领袖的这两种特点会出人意料地导致分裂,如果我们党不采取措施防止,那么分裂是会突然来临的”[6]。列宁去世后,他的这一担心变为现实,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为争夺苏共最高领导权力进行激烈斗争,托洛茨基成为这次权力斗争的失败者。托洛茨基派最初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共党内斗争的产物,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共运中的一支独立派别,1938年成立第四国际并取名“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斯大林作为党内最高权力斗争的胜利者,将托洛茨基驱逐出苏联后,不但没有团结联合国际共运中的这一派别,反而一路追杀,力图从肉体上消灭敌手。1940年8月斯大林派间谍在墨西哥暗杀了托洛茨基,这样更加深了两派的敌对和仇恨。共产党与托派的尖锐对立、敌视至今影响尚在,派别间的谩骂、攻击严重削弱了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统一行动,也使双方难以走出封闭、极端的思维方式,难以摆脱狭隘的派别歧视,化解相互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导致国际共运的分裂局面。

三、斯大林思想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道路满布曲折。5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了新的高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又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落到低谷。即便在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阶段,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各成员间关系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从手足兄弟的蜜月阶段走向冲突与论战的内讧时期。这些曲折和冲突有的是由斯大林直接推动的,有的是在斯大林当政时期埋下了病根,深受斯大林思想的消极影响而衍生的。

首先,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冲突深受斯大林思想中大党主义、大国扩张主义的影响。历史上,俄国具有强势扩张主义传统。苏联深受沙俄史上“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影响,苏联领导人尤其是斯大林也深受感染,其思想中含有浓厚的大党主义、大国扩张主义因素。他们认为,必须巩固苏联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地位,要从各方面控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苏联马首是瞻。因此,其他国家的任何自主性倾向常被看作是离经叛道。1948年,斯大林就曾设想把所有东欧国家都划到苏联境内来,准备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组成一个联邦,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组成另一个联邦,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组成第三个联邦;在下一阶段,这三个新的国家单位同苏联合在一起[7]。同年,苏联和南斯拉夫爆发尖锐冲突,冲突也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此。1949年,在苏联控制下,南斯拉夫被开除出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紧接着苏联又对南采取经济封锁、陈兵威胁等措施,对南采取强烈的敌视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造成战后国际共运内部的首次分裂,严重削弱了刚刚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中期发生了以中苏双方为代表的大论战。论战中,赫鲁晓夫的态度鲜明地体现出他深受斯大林大党主义、大国主义思想影响,他推行的基本上仍然是没有斯大林的斯大林路线,不是采取平等的建设性态度,而是视苏中两党为父子党,采取家长式武断专横态度,致使两党两国的论战冲突不断升级,难以弥合分歧。苏联还采取了从中国撤回专家、撕毁合同等极端做法,给两国人民造成了极大危害,最终导致国际共运再次大分裂,统一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外蒙古本为中国的一部分,外蒙古脱离中国而取得独立也与斯大林的扩张主义思想紧密相关。

其次,在斯大林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为苏共覆灭、苏联解体以及国际共运陷入低谷埋下了病根。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在政治权力的激烈斗争中获胜,也因而成为当时复杂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论争的最终仲裁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于是成为指导苏联社会发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唯一选择。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国民经济计划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即为斯大林模式(或称苏联模式)。这一建设模式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权力过度集中,政策严重缺乏灵活性及自主性,在革命与战争年代曾有其合理性优势,但在进行和平建设的年代弊端日益暴露,并且越来越僵化,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精神渐行渐远。如果说马克思社会主义主张的基本精神是计划加民主的话,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精神却是计划加独裁[8]。它其中渗透的教条主义、封建专制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为后来苏联的亡党亡国亡制隐藏下了三大病根[9]。苏联领导人本来可以利用有利时机对这一体制进行扬弃,掌握体制内改革的主动权,将这一弊端严重的体制改革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新型模式。但是二战后,斯大林及其以后继任的苏联领导人屡次错过改革时机,只对这一体制进行细枝末节的小修小补,致使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体制到80年代仍然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打转。这一僵化体制最终积重难返,成为导致其亡党亡国亡制的深层次原因。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力量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深陷低谷,其消极影响至今难以消除。深入改革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弊端,诊治斯大林体制后遗症,真正突破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体制,成为当今世界现存的社会主义力量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斯大林思想曾有力地促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尤其是世界共运的发展兴盛,但也造成了诸多严重影响。其消极因素至今还在影响着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消除斯大林思想的不利影响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取得新进展的必要前提。

[1]苏联部长会议中央统计局.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1959[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145.

[2]蒲国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5.

[3][南]铁托.铁托选集(1926-195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85.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351.

[5]高 放.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的演变——兼谈“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J].理论学刊,2007,(6).

[6]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39.

[7][南]弗拉迪米尔·德迪耶尔.苏南冲突经历(1948-1953)[M].北京:三联书店,1977:143.

[8]张光明.斯大林模式的根本特征[J].俄罗斯研究,2003,(1).

[9]高 放.狂飚突进,隐藏病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二个五十年[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责任编辑:张新颜

book=48,ebook=122

A83

A

1008-410X(2010)03-0048-05

2009-06-25

张万杰(1981-),男,山东昌乐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2

*本文为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斯大林思想新论”(批准号06BKS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斯大林苏联世界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斯大林猝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