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电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心得

2010-08-15刘雪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6期
关键词:血块尿管导尿管

刘雪莲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8年 1~12月收治 78例经临床检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的住院患者,年龄 65~79岁,平均年龄 72岁,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排尿不畅史,其中合并有尿潴留 28例,术前已行膀胱造瘘 4例,留置导尿 24例,合并有高血压者 32例,糖尿病 11例,冠心病 6例。78例患者围手术期没有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护理缺陷。

1.2 方法 在硬腰联合麻醉或全麻下协助患者取截石位,根据所用电切镜的不同和手术方式不同,选用灌洗方法,术中灌洗法有三种:即高压灌洗法、耻骨上穿刺引流低压灌洗法、连续灌洗法。灌洗液为 4%~5%甘露醇溶液,置入电镜后连接持续灌洗液、光源及电视摄像系统,常规电切前列腺组织。电切基本方法包括:一是平行收切(即单纯的电切环回缩时切除);二是弧形收切(即在平行收切的基础上加电切镜摆动切除);三是混合收切(即平行收切与弧形收切两者结合的动作);四是推切(即推出电切环时的切除);五是拖刀切除(即电切环不回缩而电切镜回拖的切除方法)。术毕留置 F22-F24三腔气囊导尿管,根据尿液颜色决定持续膀胱冲洗时间,术后 5~7d拨除导尿管,观察排尿情况。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患者来说是项陌生的新技术,且患者均为老年人,对手术都会紧张、焦虑不安,担心术后会发生意外,术后症状不缓解甚至反而加重等。我们必须耐心向患者解释恐惧紧张的精神状态对手术非常不利,而且影响预后及伤口愈合,耐心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使患者消除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增强其手术成功的信心。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还要充分了解家庭状况与配偶的关系、与儿孙的关系、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物质的因素不及情感因素重要,在给老年 BHP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健康教育)时,尽可能利用患者良好的家庭关系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如鼓励患者多与子女交流,患者亲属要给患者更多的的关爱。另外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素质修养,对待患者热情和蔼,工作严肃认真,服务周到,以娴熟的技能取得患者的依赖,使其自觉接受手术。

2.1.2 提肛肌功能锻炼 可加强盆底肌及尿道括约肌的肌力,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1]。提肛肌锻炼越早,发生尿失禁的机会越少,反之则高。应在术前向患者讲解锻炼盆底肌肉收缩功能的意义,指导进行提肛肌运动,嘱患者做有意识的中断排尿、收缩肛门括约肌的动作,每次缩肛持续时间不少于20 s,术后坚持训练,次数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而定。

2.1.3 术前准备 患者均为高龄,手术耐受力差,做好术前准备尤为重要,术前有感染的应控制感染,如带尿管的患者应做好尿管护理和膀胱冲洗,老年人肠蠕动较慢,易产生便秘,术前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预防术后便秘。认真执行手术前医嘱,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术前 1 d备皮,术前夜及术晨清洁灌肠,术前禁食 10 h,禁水 4 h。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后,先了解术中情况及出血量,去枕平卧 6h,注意保暖,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后逐渐延长监测间隔时间。迅速连接等渗盐水,持续膀胱冲洗,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人员走动,确保患者充分休息,麻醉期过后,取斜坡卧位,以利膀胱引流,预防坠积性肺炎。注意 24 h出入量,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及早发现有否膀胱外渗。

2.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①严密观察血尿情况:一般早期出血发生在术后 24 h内,原因多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气囊导尿管压迫不够及创面渗血有关。表现为膀胱持续冲洗为深红色伴有小血块,量多时极易造成导尿管阻塞,发现此类现象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处理方法:一是加快膀胱冲洗速度,防止膀胱内血块形成;二是气囊导尿管加压牵引,压迫前列腺窝口,防止前列腺窝口内血液返流到膀胱;三是静脉应用药物;四是用 60 ml注射器手工抽吸,直至血块被吸出。为防止出血,术后 48 h内必须用等渗盐水持续冲洗,必要时用冰冻等渗盐水持续膀胱冲洗。2~3 d如引流液颜色较清,可调整冲洗频率,改为间断膀胱冲洗,逐渐改为 2次/d,60ml注射器手工膀胱冲洗;②电切综合征的观察:电切综合征为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多表现为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突升或突降,甚至昏迷、心力衰竭等。一旦发生要及时处理,按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剂,输入高渗盐水等。本组 78例患者无电切综合证发生;③膀胱痉挛:膀胱痉挛的发生与手术创伤,导尿管的留置及牵引压迫、膀胱冲洗的刺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患者在连续冲洗中感到腹痛、烦燥,有液体自尿道渗出,冲洗管中有液面回升,叮嘱患者深呼吸,尽量放松,避免做排便排尿动作,局部热敷,可使膀胱松弛,减轻痉挛性疼痛,适当放慢冲洗速度,调整导尿管气囊以减少对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的刺激;四是血压下降多与血容量不足有关,在排除出血的情况下给予 5%等渗盐水快速滴注及保温,血压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2.2.3 加强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并保持三腔气囊导尿管通畅,翻身时,检查引流管有无移位和脱落,确保管道不扭曲、不打折,并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一旦发生血块堵塞,可用 2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吸出残留血块,以保持引流通畅。每日用 1:9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 1~2次,每天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2.2.4 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保持腹部、会阴部、臀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及湿诊发生,做好晨晚间口腔护理[2]。经常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注意检查尿道口有无漏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冲洗液经尿道、膀胱循环,冲洗速度快,患者可出现体温下降、发冷汗等,应注意保暖。预防肺部并发症,痰多者给予雾化吸入,用以下至上叩背部法协助患者排痰,让患者尽量多活动下肢,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2.2.5 拔管后的护理 待尿液转清后,于术后 5~7 d拔除尿管,拔尿管后仍要观察病情,由于手术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及肌层致膀胱颈痉挛,尿道狭窄而出现排尿不畅,发现此种现象要重新插入尿管,并延长拔管时间,拔管当天避免下床。

2.2.6 加强饮食护理 术后肠蠕动恢复后,首先给予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逐渐进食易消化、含有维生素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予以果导片 2次/每晚,预防便秘的发生,嘱患者术后 1周内排大便尽量在床上进行,迫不得已要下床解决时,一定要通知护理人员协助,在床边使用大便椅,防止用力不当引起手术创面出血及尿管脱出。

3 健康教育

术后 1周不做肛管排气或灌肠,以免损伤前列腺而出血,做好术后恢复期患者的生活指导,多吃易消化、粗纤维食物,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导致前列腺创面出血;1个月内不能温水坐浴,2个月内禁跑步,禁过性生活,3个月内尽量避免蹲坑排便,半年内禁止骑跨动作。

[1] 庄乾元.泌尿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谭春英,张海东.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医学,2010,19.

猜你喜欢

血块尿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抢救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中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新型膀胱血块清除装置的研制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