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并肝损伤15例分析
2010-08-15宋顺琪吴茜倪林仙樊茂冯星星
宋顺琪 吴茜 倪林仙 樊茂 冯星星
随着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已成为小儿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肺外损伤较突出。本文对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15例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LP1)双重感染并肝损伤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以ALRI收治的患儿,符合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双重感染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标准,ALT均高于正常参考值的患儿,男5例,女10例,年龄3~12岁。
1.2 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进行血清MP、Lp-IgM抗体检测,试剂由西班牙VIRCELL公司提供,该试剂1998年通过欧盟CE认证,严格按说明书操作。15例患儿均进行胸部摄片、血白细胞(WBC)计数、肝功能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15例患儿中14例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1例咳嗽伴腹痛、腹胀入院。体温高峰≤38℃2例,≥39℃12例,呈不规则热,发热时间3~14 d者13例,2月余1例。咳嗽为非刺激性,表现为少痰或无痰,伴腹痛、呕吐12例。
2.2 体征 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14例,无罗音;腹部触诊肝脏轻中度增大5例,脾脏轻中度增大2例,轻压痛5例,无反跳痛,无明显叩痛。
2.3 辅助检查 15例患儿中ALT<100U/L11例,>100U/L4例,胆红素均在正常范围,AST升高13例,其中<100U/L9例,>100U/L4例,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白细胞总数4-10×109/L 11例、>10×109/L4例;胸片显示炎症改变7例、肺纹理增多5例、左侧胸腔积液1例;B超提示肝脏轻中度增大8例、脾脏轻中度增大5例。
2.4 经大环内酯类药物、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患儿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最小的、能独立生存并能进行自我复制的微生物。嗜肺军团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产生内毒素、溶蛋白酶、淋巴细胞毒素等。近年来随着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感染率的增加,其肺外表现也呈上升趋势。二者致病机理,目前认为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心、肺、肝、肾、脑、平滑肌存在相同抗原,可引起靶器官损伤[1]。嗜肺军团菌可通过调整、改变基因表达在复杂的细胞环境下生存,而引起多器官损伤[2]。我们收集的15例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双重感染患儿资料,有明显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症状,肺部体征不典型、排除原发性肝脏疾病,肝功能检测及B超均提示有轻中度肝损伤,与文献报道相似[3,4]。提示我们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双重感染患儿应及时检测肝功能,以明确是否合并肝损伤。尽早在抗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感染治疗同时应用改善肝脏代谢及营养肝脏的药物,减少重要器官的损伤。
[1]王洪通,董宗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2):996.
[2]刘洪亮,等.嗜肺军团菌的研究进展(一),中国卫生工程学,2006,5(2):109-112.
[3]陆怡,王晓红,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29(4):216-218.
[4]陆慰萱,等.军团菌肺炎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8):6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