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2010-08-15石家庄学院田文菡李周红

中国商论 2010年8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教材

石家庄学院 田文菡 李周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企业对实践能力强、上岗即能进行操作的实用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迎合了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它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它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更偏重实际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但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原来的高专或中专教育衍生而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蓬勃发展,还未摆脱普通高等教育对它的影响。

1 商务英语的专业定位

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定位密切相关。首先,从学科上讲,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务英语应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其次,从属性上讲,高职商务英语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非普通高等教育,具有职业教育性特征;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范畴内的职业用途英语EOP (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是国际商务人员从事商务活动的语言工具,具有工具性特征。 最后,从人才培养层次上讲,高职商务英语属于专科层次,而非本科层次,注重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以上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是: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特征和工具性特征,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能够在国际背景下参与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实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 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是跨英语和商务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培养的是英语+X的复合型人才,教学中应既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商务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具有工具性特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应以提高学生在商务背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着眼点应是扎实的基础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商务应用能力的培养应是教学的重点,着眼点应是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商务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商务应用能力的培养服务。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目标是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商务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向学生传授英语和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从事商务活动的应用性技能,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商务英语人才。

3 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是实现实用型复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基础,注重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占很大比例,培养出来的人才岗位实践能力弱,应用能力差。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注重职业教育, 培养的是职业人。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应依据其教学目标,改变传统教育以学科的系统性为原则设置课程的作法,以学生未来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实现从偏重英语和商务理论知识的传授向商务就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转变,构建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归并与删减相对重复、交叉、雷同、陈旧的教学内容,减少理论教学学时。

4 商务英语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与岗位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商务英语人才,实践教学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很大。因此,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教学必须改革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粉笔加课本的教学手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多数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英语交际能力与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任务为中心,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置身其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验、操练和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实训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增加信息获取渠道,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5 商务英语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贸活动的基层商务人才,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大。传统的客观题占很大比例的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抑制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和方式上应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内容上,不仅考核理论知识,还应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商务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考核。在方式上,理论知识的考核可采用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两种方式,试题由以往的客观题为主转变为案例分析题、解答题、写作题为主;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实践能力的考核可采用面试、口试、情景模拟、技能演示、实物操作、完成任务、调查报告、毕业设计等多种方式。同时,整个考核、评价体系应由过去的结论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过渡。教师可从平时的课堂表现、校内实训各个阶段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等多个方面评估学生, 增大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与不足,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6 商务英语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商务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合适的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人才。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商务英语教材建设发展迅速,各大出版社均有商务英语系列教材出版。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务英语教材大都存在定位不准确、内容陈旧、配套不全等缺点,有待改进提高。高职商务英语教材应在分析生源层次、师资状况和教学双方需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进行编写。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其生源素质较差,师资不是很强,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材的定位应着眼于实用性,教材应起点较低,并配有大量语言技能和商务技能的实践训练题目。教材内容应力求真实、新颖,紧跟时代步伐,全面反映国际商务实践活动。教材建设应力求立体化,主教材要有教师用书、学生指导用书、多媒体课件、实训软件、试题库与之相配套,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配合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的转移。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新型复合型专业,作为职业教育,其建设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今后的办学、教学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要顺应市场的发展、依据企业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实现专业建设的大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

[1]Hutchinson & Waters, (1987).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U.P.

[2]中国中小企业数量[EB/OL].http://economy.jschina.com.cn,2008-11-5.

[3]李斌.关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95~96.

[4]咸修斌,唐文龙.关于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10):112~115.

[5]杜茂康.对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3):435~436.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中高职衔接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