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吉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研究

2010-08-15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系林红焱

中国商论 2010年8期
关键词:信息网吉林省服务业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系 林红焱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张云华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世界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如何既发展经济又减少能源消耗,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专家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一条通向光明未来的道路。因为服务业是“绿色产业”,尤其是现代信息服务业,它的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对传统原材料消耗却很少。在目前看来,只有加大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投入,用“软性投入”替代工业经济模式中能源、资源等“硬性消耗”,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整体水平比较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提出提高吉林省信息服务业的相关建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吉林省信息服务业现状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与信息和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方的定义不一,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说,信息服务业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广播电视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递并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总称,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增长、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是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创新最活跃、增值效益最大的产业。

吉林省信息服务业长期以来处于全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中下游水平,很难发挥产业优势,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目标。吉林省在“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思想的指导下,在2007年,全省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332亿元,增加值达到186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里重点从对传统信息资源的改造升级,电信增值服务的全面开展,以及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三个方面来分析吉林省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情况。

1.1 在传统信息资源开发方面

吉林省新闻出版事业全面繁荣、新闻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和网络六大出版门类共存,纸、声、光、电、磁等多种媒体方式共有,高、精、尖技术设备齐全,大、中、小型出版物贸易市场完备的产业格局。现有集团公司4家、出版社25家、报纸78种、期刊237种、印刷企业2377家、复制企业5家、各类出版物批发零售企业2372家。

1.2 电信增值服务方面

目前吉林省电信增值服务企业超过560户,县级以上城市70%完成数字电视网络改造,从事软件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超过500户。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信息服务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逐年增加。

1.3 网络资源整合方面

吉林省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三大信息资源网,即政府信息网、经济信息网、农业信息网。政府信息网连接了民政厅、司法厅、教育厅等各厅委的网站和吉林省各个市州的政府网站,是了解吉林省各级政府、各厅委的友好平台;经济信息网是为省委、省政府服务的综合经济信息网,向上连接中国经济信息网,横向连接其他省市区的经济信息网,向下连接省内市州经济信息中心;农业信息网是面向各级政府、农业生产经营部门、涉农部门及乡镇企业、农民开放的信息网。另外,教育信息网连接了省教育厅、省教育电视台、省电化教育馆网站,向下连接长春、白山、吉林等市的教育信息网。

2 吉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信息服务业规模较小

吉林省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基础薄弱,整体水平较低,企业规模较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少,市场竞争力弱,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缺少有实力的信息内容服务机构的应用服务提供商,不具备提供完整信息资源服务的能力;科技含量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拥有市场知名品牌的企业少,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

2.2 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结合度不高

吉林省的网络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网络融合、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还没有解决,安全保障系统建设还需要加强,尤其是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差,总体水平不高,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工程还比较落后,信息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资源共享能力差。在“十五”规划中计划建设4个信息资源网现在只建成了3个,即政府、经济和农业的信息网,减灾应急信息资源网还没有建成。

2.3 产业结构不平衡

在吉林省的信息服务业中,通信和软件业占比重较大,广电传输、互联网服务、数字内容产业等所占比重较低,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严重制约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很多领域的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急需优化升级。

2.4 信息服务业投资机制不够完善

尽管政府、企业尽了最大努力加大投放,但仍然还没有建立起政府引导下的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多渠道、多方式的投融资体系,整体的投资主体单一;政府预算内资金对信息服务业发展倾斜不够,多元化投资、市场融资机制尚未建立;信息沟通不够畅通,对外交流合作少,缺少带动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服务制度不够规范,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创业和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3 发展吉林省信息服务业的建议

3.1 加大政府的扶持与引导

为了更好地发展信息服务业,吉林省急需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投入资金建设各级部门的信息平台建设,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扩大吉林省信息服务业的整体规模。可以设立信息服务业发展基金,每年省政府集中一部分专项资金,组成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基金,支持重点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支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

3.2 加快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和网络化

大力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发展信息服务业的主要宗旨,为了更好的发展信息服务业,应该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进程,加强网站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程度,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政府层面的,要求各级政府构建网络平台,提高电子政务工程的整体水平,信息资源的更新率要高,增加互动性板块,设立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信息系统的意外预警机制,大大提高信息资源及时和共享能力;另一方面是企事业单位层面的,企事业单位在构建公司网站的基础上,积极的实现电子商务,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建设,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合理使用,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市场化进程等。

3.3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程度高,对生产和消费拉动作用大,其发展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所有领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流通与服务手段,日益成为当今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创新最活跃,增值效益最大的产业。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与互动,推动了新兴服务业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3.4 完善信息服务业的投资机制

构建信息服务业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信息服务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信息服务业发展环境。

首先,拓宽融资渠道,形成政府投资、信贷投资、入股投资、引进外资及风险投资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其次,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确保信息内容实现互联互通。强化信息产品、信息系统的安全质量认证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监督和考核缺乏标准。最后,通过合作、合资等形式,着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信息服务业企业到吉林省投资。培育专业性投资服务机构,鼓励龙头企业以资产、知识产权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努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服务业企业集团。

4 结语

信息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群体,已成为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创新最活跃、增值效益最大的产业,逐渐成为各方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合理的分析,针对吉林省信息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采取加大政府的扶持与引导、加快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和网络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信息服务业的投资机制包括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和吸引国内外知名信息服务业企业到我省投资合作等方式,促进吉林省信息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1]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促进信息服务业越升发展.

[2]王珉.省新闻出版局及相关单位调研[N ].吉林日报,2008-09-17.

[3]刘冬亮,王守宁,庞海燕.吉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27(2):215-221.

[4]严晓.我国 R&D分类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及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4):38~41.

[5]黄会.信息服务业的成功之道[J].信息方略,2008,(17):26.

[6]徐丽梅.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5):728~731.

[7]杨含斐,刘昆雄.日本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建设经验评价[J].情报杂志,2008,(10):135~137.

猜你喜欢

信息网吉林省服务业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