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新港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2010-08-15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经管院王红双王加青张欣蕾

中国商论 2010年17期
关键词:新港港口武汉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经管院 王红双 王加青 张欣蕾

武汉新港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经管院 王红双 王加青 张欣蕾

港口物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本文对武汉新港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在分析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武汉新港港口物流产业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武汉新港 港口物流 SWOT分析

港口物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港口物流服务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方面,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力。

发展港口物流业可以帮助港口企业最终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势必对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在阳逻港二期扩建工程附近,华中钢铁物流基地、煤炭物流配送中心的专用码头正热火朝天地建设。招商物流、国家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也初露端倪,这些项目每个投资都超过了20亿元,这些将有效地促进武汉新港港口物流业的形成和发展。

1 武汉新港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长江黄金水道,武汉拥水而优,省、市政府作出建设“武汉新港”决策,有利于缓解能源、土地、环保等资源问题,是运用市场经济和政府引导双重手段,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探索。

武汉新港,规划2025年建成,吞吐总量1.636亿吨。

武汉新港规划范围,左岸从黄陂区窑头至黄冈市蔡胡廖,岸线全长59720米;右岸从青山区武钢运河口至鄂州市长港出口,岸线全长71310米,形成武汉、黄冈、鄂州三地部分港口组的组合港区。

1.1 武汉新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1.1.1 关键内部因素

(1)优势

优良深水岸线。被纳入武汉新港规划建设范围的鄂州港区,自然岸线全长46.4千米,深水岸线长达29千米,现有泊位84个,年综合通过能力约400万。鄂州港三江港区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可满足未来30年以上的需要。纱帽港区岸线总长43717米,港区范围内拥有武汉港上游较为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葛店港区上自葛店镇猴子矶,下至段店镇,岸线全长1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达5.6公里,港区功能规划以杂货运输为主。

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提出,要构筑多层次互补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东部,由“六纵三横六联”的公路和5条沿江铁路通道构成;西部,由“三纵三横六联”的公路,2条垂江铁路通道和1条沿江铁路通道构成。

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已经获批。该园区是在原棋盘洲物流园的基础上筹建,发展定位为黄石市沿江工业集聚带、区域性物流中心、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另外,华中国际商贸物流基地、华中国际钢铁物流基地、武汉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基地和国家稻米交易中心等几大临港物流枢纽的建设正在加紧推进。

(2)劣势

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不足是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电子数据交换的法律有效性,以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电子支付)三者彼此分离也是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集装箱运输发展滞后;港口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不协调;优良岸线有限且利用率较低;港口集约化程度不高;港口物流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尚未建立适应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

1.1.2 关键外部因素

(1)机会

腹地资源丰富,利于提供货源。武汉新港经济主要腹地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山西和江西,该区域地处中国腹地,承东启西、接北进南、吸引四面、幅射八方。中部的湖北、湖南和河南,西部的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这些地区外贸进出口货物形成的集装箱,会对武汉港产生运输需求。以2004年为基准年,上述七省市外贸增长速度按20%预测(注:从2002年到2004年,七省市外贸年均增长速度为23.8%),到2010年,将会对港口形成486万TEU的运输需求,按武汉港目前实际占有和可能增加的份额测算,届时将有126.8万TEU经武汉港进出。如果再考虑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进出武汉港的集装箱还要扩大。时间还有短短的6年,武汉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设,实在是迫在眉睫。

(2)威胁

主要在于:重庆港和南京港的迅速发展对武汉新港发展的威胁,物流企业将面临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主要竞争对手拥有更先进的装卸设备,货主讨价还价能力增强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有其他运输方式的威胁。

2 武汉新港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针对武汉新港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2.1 推进战略合作

竞争是每个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但是不正当的竞争常常使竞争企业双方受损。港口要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发展现代物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只有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合作,减少内耗,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2.2 建立港口物流信息网络

建立港口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各客户、企业和相关管理机构的信息联网;建立物流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交换和共享;建立区域内物流资源交换系统,包括资源供求信息的发布和自动交易功能的实现等。同时,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配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运用卫星定位技术来管理、组织运输工具,发挥高科技的优势。总之,需要尽快建立港口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满足未来港口物流信息领域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

2.3 加强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

武汉市港口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足,不利于发展港口综合物流产业。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现代物流理念。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一体化的竞争,树立流通决定生产的新观念,培育大流通促进大生产的社会氛围。高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因单个企业聘请专家费用较高,可由物流行业协会牵头组织,根据各个企业不同需求,企业与企业联合适当借用“外脑”。可以聘用高校专家、物流咨询公司专家、培训机构讲师为本企业的资深物流顾问与培训讲师,有针对性地为本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提供物流发展方案与培训员工,同时为这些专家提供灵活的工作机制,就本企业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从而为企业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4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港口物流软硬件建设

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第一,由政府出面协调放宽对本项目建设贷款规模的限制,有效增大信贷资金的供应量,缓解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第二,扩大市场开放度,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搭建融资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地筹措建设资金。

硬件建设方面,加紧推进华中钢铁物流基地、煤炭物流配送中心的专用码头的建设。加快对阳逻港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缓解目前港口吞吐能力严重不足的局面。加快余家头港、青山港、武石化港、武钢工业港、青山外贸港等港区改造的施工进度。对设备落后、作业效率低下的码头设施积极改善装卸工艺,改进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武汉港区的交通网络设施建设,综合治理长江航道,增强长江通航能力。

软件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与港口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来保证港口运作、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规范港口收费。

3 结语

以“亿吨大港”为目标,规划建设中的武汉新港跨越武汉、鄂州、黄冈三地。到2025年,吞吐总量将达到1.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50万标箱。据悉,阳逻港集装箱二期工程4个5000吨级兼顾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将在今年6月建成运营。规划中的武汉新港,不仅是集聚生产要素、服务中部崛起的重要平台,更是促进临港经济和城市组群发展的先导区,以武汉新港口为基础的港口物流产业将在此基础上取得进一步发展。

[1] 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M].2009.

[2] 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M].2009.

[3] 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M].2009.

[4] 武汉市交通委员会.武汉港总体规划[J].(报批稿).

[5]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东部组群分区规划(2007~2020年).2007.

[6] 吕荣胜,邬德林.发展环渤海港口产业集群模式研究[D].2008,(10).

[7] 江晓明.区域集装箱港口合作竞争的博弈分析[J].港口科技,2008,(3).

F252

A

1005-5800(2010)08(c)-123-02

猜你喜欢

新港港口武汉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本期导读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港口上的笑脸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