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乡村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0-08-15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江苏大学外语学院马东跃

中国商论 2010年6期
关键词:农民旅游农村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江苏大学外语学院 马东跃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自国家旅游局倡导乡村旅游活动以来,各地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1 乡村旅游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1.1 经济层面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通过多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者服务,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现代的乡村旅游是集观光、休闲、娱乐、科教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重游率高,破解了旅游业季节性问题,使农民在农闲时也能获得收益。

(2)繁荣农村经济,乡村旅游能够对农业资源实行立体开发,实现综合利用。特别是观光农园的建立,推动了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的转化,并且通过旅游开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机会,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3)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第一产业、推动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调整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

(4)增加农村资本积累,乡村旅游带来的资金流向农村,为农村的资本积累提供一定的支持,也是利益再分配的另一种方法,有助于资金的均匀配给。乡村旅游不仅让农民增收,也增加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农村的资本积累。

1.2 社会层面

(1)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具有“集群产业”就业特征,就业门槛低,吸纳力强,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每10个就业岗位就有1个与旅游有关。开展乡村旅游可以让农民人不离土、人不离乡,实现角色的转变,直接参与当地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本土就业。

(2)推动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建立了城乡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有利于农村地区获得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促进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向“三农”灌注和倾斜,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

(3)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推进了农村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农村相关产业、人与人等各个方面的和谐。

1.3 文化层面

(1)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伴生旅游业而产生的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得农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自身的素质得以提高。

(2)应用和推广现代科技.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民受到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思维的冲击和影响,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运用现代科技的热情。

(3)推进管理民主化,乡村旅游解放了农民的思想、更新了观念、培养了参与意识,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1.4 环境层面

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思想意识的提高,资本积累的增加,都有利于人文遗迹、民俗风情等人文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2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发展迅速,同时,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盲目开发,后劲乏力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盲目性,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的条件,盲目上马旅游项目,造成产品雷同,导致乡村旅游的低价恶性竞争,发展后劲乏力。

2.2 缺乏规划、管理混乱。

多数地方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和科学管理,而是任由经营者盲目投资与开发,以至于乱开发、乱建设、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非常突出。

2.3 特色散失,文化缺失

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策划,乡村旅游在产品和项目上未能进行深度加工和创新设计。“城市化”、“飞地化”现象严重,文化品位缺失。

2.4 缺少品牌,市场引力不够

未能形成合理的产品体系,缺乏足够的资金、促销手段和销售渠道,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强。

2.5 人才匮乏,管理服务水平低

管理服务意识不强,旅游的规划策划营销等专业人才匮乏,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低下。

2.6 基础设施薄弱,环境不佳

因受资金“瓶颈”的制约,我国乡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多数乡村地区的公共设施简陋,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难以保证,影响了旅游接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度,限制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现状及问题,为确保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应采取和实施以下几点对策。

3.1 因地制宜,实现产品多样性和体验性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和民俗风情。因此,要本着因地、因人、因时的原则,设计开发差异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

3.2 进行前瞻性规划,实行科学管理

将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前瞻性规划,实施有序开发;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对乡村旅游进行引导和管理[6]。

3.3 灌注文化,提升品位

经济发展越来越证明,人类终将进入“文化牵引经济”的时代[7]。在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中灌注文化的要素,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地结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3.4 规模经营,开拓市场

以土地联合经营为核心,形成合作经营组织,综合利用乡村的景观资源和农业景观,推动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8]。形成区域间合作机制,增强市场号召力。

3.5 吸纳人才,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本土人才的培养。举办定期的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乡村旅游整体服务水平和旅游地形象得以提升。 “借脑引智”,吸纳人才。实施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6 改善环境,宜农宜旅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整治村容村貌,杜绝“商业化”和“城市化”,营造宜农宜旅,农旅融合的环境氛围。

4 结语

我国开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才能确保我国的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发展[J].求是,2007.

[2]李昕,郑岩.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索[J].学术交流,2007.

[3]孙冬玲.乡村旅游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

[4]高舜礼,白四座.论旅游业的现代化服务业特征[N].中国旅游报,2009.

猜你喜欢

农民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旅游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