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室中的电子失范现象及对策分析
2010-08-15左靖张颖
☆左靖张颖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虚拟教室中出现了一系列电子失范现象。笔者结合教育社会学理论分析虚拟教室中的电子失范现象,提出该类现象的解决对策,希望为各地虚拟教室的具体应用提供一些启示。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虚拟教室的应用趋于普遍。虚拟教室,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应用多媒体通讯技术建立的一个虚拟的、可交互的教学系统。它通过模拟传统的课堂教学功能,为身处异地的师生提供一个教与学的环境。[1]与传统教室相比虚拟教室能够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更加灵活,而且增加了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但是,由于传统教室的规范对于虚拟教室失去了调整和规范的功能,往往导致电子失范的出现。这种所谓的电子失范,指的是在虚拟环境下人们的行为失去了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指导和约束。电子失范现象影响着以虚拟教室为平台的远程教育,它常常导致学生辍学、教学活动失败、教学效果低下,甚至造成远程教育的整体性失败。因此,深入分析电子失范现象的具体表象,分门别类地采取对策加以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远程教育的危害是很有必要的。
二、虚拟教室中的电子失范现象
自从有学校以来,学生在传统课堂中的各种不适当的行为就一直是校长、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传统教室中由于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往往出现迪尔凯姆所说的“失范”现象,例如:逃课、逃学、辱骂老师、打架斗殴、加入帮派、中途辍学等等。[2]同样,虚拟情境下的教室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失范现象,这种电子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五类:
现象一:积极性缺失
教育社会学研究发现如果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缺乏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感情联络,那么很容易致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动机受到损害,从而对学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缺乏依恋,即“教育冷漠”[2]。由于远程教育中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相对分离,教师与学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因此,教育的冷漠致使学生们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减弱或缺失,在虚拟教室中会出现一些“旁观者”和“消极者”。这些学生在参与课程时只阅读其他人发表的观点而自己却很少或从不发表意见,还有一些学生甚至会因此而缺勤或辍学。[3]
现象二:抵抗合作
目前,学校普遍采用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模式。习惯于这种评价模式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成绩为指向。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尽管有些任务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但是与成绩无关,他们很可能不会对其付出努力。而与成绩有关的任务,尽管需要很少的努力,学生们也会尽量把时间都安排到完成这些任务上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
此外,同伴或同学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比较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人们把这种压力叫做“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这种压力能够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2]因此,在虚拟教室中一些积极完成合作任务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同组学生的消极态度而变得“失望”,他们的心中会产生不平衡感,并且会认为根据与他人的合作来评定自己的分数是不公平的。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的:“小组中的一些人刻苦的查找资料按时完成任务,但是有些人却漠不关心、不按时完成任务,这是不公平的。”
现象三:“恭维综合征”
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同伴排斥”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影响颇大,不良的同伴关系不能激励学生学习,不能使他们的价值观、态度和能力得到健康发展。[2]与传统教室相比,在虚拟教室中学生对同伴的评价也总是赞美的或恭维的,而不是提出实质性的建议,这就是典型的“恭维综合征”。学生觉得即使他们提出改进的意见,同伴有时也会由于受到批评和建议而感到不安,这样很可能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不愿意挑起这样的愤怒和伤害;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具有以成绩为指向的动机,他们会觉得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将影响到自己的成绩。以上两种观念的存在导致了学生之间的互相恭维,他们提出的评论和建议完全没有实质性。
现象四:电子恶作剧
对于一些学生,虚拟教室为他们提供了通过电子媒介制造“恶作剧”的机会。有些学生采用了一定手段获取了其他学生登录虚拟教室的账户密码,然后利用这一账户发表一些不正当的言论;另外,有一些学生更“高明”,他们在教师进行课程演示的过程中窃取了教师的密码。他们用教师的账户登录,以教师的名义在公共论坛中发布一些令人气愤的主张和评论,甚至发布一些关于校长或其他教师的谣言。[4]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虚拟教室的教学秩序,造成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现象五:信息负载
目前有许多因素限制了虚拟教室的班级容量,这些限制往往是社会性的而不是技术性的。如果虚拟教室中的人数过多就会像传统教室中由于人数太多而缺少桌椅一样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4]在线人数超过了一定的数量,虚拟教室中会产生大量信息从而造成信息负载,教师和学生将面对大量的待处理信息,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如此庞大的信息进行浏览和评论,同时交流的规范和有秩序的学习合作将被破坏,往往导致在线教学的混乱和教学效果下降。
三、虚拟教室中电子失范现象的解决对策
电子失范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虚拟教室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此类现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策一:创建规范
在虚拟教室中,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周一次的测验,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否则系统将关闭。这个办法能够促使学生一周至少登录两次在线课程。一次是获取新资料和任务,另一次是在阅读任务的基础上去完成测试。其次,避免电子“恶作剧”的发生也需要创建规范,先发制人地制止学生的不正当行为。例如:在第一学期初就要告知学生:虚拟教室并不是没有传统教室那样正式,它也有一定的行为标准和规定。在虚拟教室中做出不正当的行为将被除名和取消学习资格。学生和教师也必须被告知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登录密码,并指导他们如何在发觉自己密码被别人盗取时及时更改。如果“恶作剧”还是发生了,教师应该负责任地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讨论话题,让学生们对这种匿名登录并发表不正当言论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批评。并让虚拟教室中的学生们共同制定一个规范和制裁措施。这样有助于减少“恶作剧”的发生,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地构建电子团体和团体行为规范的机会。
对策二:巧用评价
解决学生抵抗合作的问题,需要改变评价模式。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采用多元评价模式。例如:我们不仅通过分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根据学生在虚拟教室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比如根据他在课程中的发帖率、活动参与率、号召力等等。此外,巧用评价的重点是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动机。由于学生普遍具有以成绩为指向的动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动机促使学生提出实质性的评论和建议。我们可以将学生对他人作品的评论质量,以及对他人改进作品的贡献度做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条重要标准。这样以来学生之间互相恭维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对策三: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要采用自由结组形式,而且小组分工要明确。合作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合作进行的不是很好,可以允许学生选择更换搭档或重新结组。通过这种方式结成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合作的满意度和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每个人的最终的成绩也会根据个人完成任务情况以及小组总体完成任务情况这两方面来评定。因此,学生对合作的抵抗将会逐渐减少。
对策四:利用笔名
在虚拟教室中,要鼓励学生在发表评论时使用笔名。利用笔名发表评论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对同伴进行评论的顾虑,他们在不知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能够轻松自如地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恭维综合征”也将逐渐得以缓解。此外,教师可以做为“密探”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教师可以利用笔名对学生的在线言论进行评论和提问,那么学生很可能跟教师进行辩论,学生和教师将很快变成一个讨论的实体。师生之间地位将是平等的,学生在讨论中不会感到权威的压制和有所忌惮,学生的教育冷漠感将慢慢消退,于此同时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学习成绩也将得到提升。
对策五:善用活动
虚拟教室比传统教室更适合于合作学习。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教师和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一起完成学习任务。[4]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虚拟教室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冲突的观点,将同学们分成两组发起一个辩论,让他们互相批判对方的观点。这种辩论式的在线教学活动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在扮演某一角色的过程中,能够学到一些相关职业的知识,并能扩展他们的爱好和思路。一个角色扮演活动需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通力合作完成任务。因此,角色扮演活动能够将学生们自然而然地集合于虚拟教室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对策六:限制人数
我们可以采取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方式限制虚拟教室中的学生人数。在课程一开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讨论话题,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讨论话题,并加入相应的讨论小组。这样就自然地形成了许多小组,不同的小组进入不同的虚拟教室学习。当某些小组人数比较集中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将虚拟教室中的总体人数保持在30人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信息负载的发生,从而构建一个易管理、易交流的学习环境。
[1]张小群,申耀新.两类虚拟教室整合技术与应用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5).
[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詹姆斯·泰勒.网上的教与学研究:积极者、旁观者和消极者[J].中国远程教育,2002,(9).
[4]Starr Roxanne Hiltz.THE VIRTUAL CLASSROOM Learning Without Limits via Computer Networks[M].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