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2010-08-15贵州财经学院陆竹

中国商论 2010年8期
关键词:生涯职业生涯导向

贵州财经学院 陆竹

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们必需具备灵活性和创新性。这在应对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这是所有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的共识。而如何对这一战略资源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也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企业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和员工不断提高的素质要求,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企业发展目标必须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整合起来,员工适应环境变化和终生就业的能力都应该得到提升。这样,在满足员工自我职业发展、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企业才能吸引并留住其最可宝贵的人才,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好其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 什么是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1.1 定义

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员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它是具备与企业经营战略相一致、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支持系统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企业战略方向整合在一起,员工个人活动和企业活动更好的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并且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开发,使员工终身就业的能力而不是胜任某一职位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弹性,为其实现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特点

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该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紧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活动都应该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指导下开展,都应该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

(2)将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视为提高企业赢利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经营战略,因而该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强调员工和企业的需求,并将员工工作以外的生活也考虑在内。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信息共享,彼此一致。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纳入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之中,具体内容的制定应建立在充分获取组织有关招聘、配置、培训和对员工工作评价等信息的基础上。

(4)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具有充分多样性,为其内部成员开发多种多样的发展项目,以满足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员工可能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信息、技能和支持。

(5)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以适应多变的内外环境。

2 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从组织的角度看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员工职业开发为核心,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各种信息、帮助和支持,使得员工的职业敏感性大大提升。职业敏感性包括职业弹性、职业洞察力、和职业认同感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息息相关。因为,具有高职业弹性的员工能对工作环境中的阻碍因素作出快速的反应,并能够应付意外事件,他们会不断学习,愿意探寻新的方式运用技能,对组织变革、工作的不确定性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强职业洞察力的员工能够及时收集组织的各种信息,及时作好职业应对的准备;职业认同感强的员工能够尽快完成组织社会化过程,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2)有利于更好的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针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员工的特点、需求和问题,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提供不同的帮助与支持,使得他们能更好地发挥不同阶段的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绩效。

(3)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极大提高企业效率。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企业满足的不仅仅是员工与工作相关的需求,还包括了其工作之外的需求。其中,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成为该模式中企业高度重视的内容,这是过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不曾考虑的问题。这些新的管理内容和手段使员工与企业联系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

2.2 从员工的角度看

(1)有利于提高员工终身就业的能力。日益加剧的国内竞争和全球竞争,以及实施收购、兼并等战略策略,使企业无法提供固定的工作保障,而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结果要求企业更多地按照项目或客户的需求来组织员工,而不是按照职能来组织。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这些变化,以员工职业开发为核心,为员工提供更多了解新信息、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机会,培养了员工灵活的、适应未来不同工作变动的能力。

(2)有利于员工获取职业成功。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提升了员工终身就业的能力,而且帮助员工形成对个人生涯成功的明确看法,让他们明白真正的成功在于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而不是那种靠不住的虚名和朝不保夕的地位。这些为员工职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如何构建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和员工都意义重大,那么应如何构建该体系呢?

3.1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该整合在一起

这种整合建立在满足员工个人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一方面企业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并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组织的需求作出评价,以此制定具体的计划。另一方面员工有自己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他们依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企业提供的绩效评价信息,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才能进行判断,明确自己生涯发展的阶段和需求,在企业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的大背景下确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计划。企业通过招聘甄选、工作分配、培训发展、工作轮换、工作再设计、职业咨询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3.2 开展以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

(1)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该系统应该包括对员工能力、绩效、潜力的评价,以及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主观因素的评价,以便于企业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与计划是否相互匹配”和“怎样才能最有利于员工”进行判断。

(2)生涯导向的招聘:外部招聘的途径主要定位于为初级岗位补充空缺,而中高级职位留给员工发展之用。招聘过程中突出对应聘者价值观、人性和潜力的选择,决定取舍的主要因素是潜力,而不是现状。

(3)生涯导向的选拔与调配:在满足企业经营战略要求的同时,根据员工的发展需要进行,为员工提供可供选择的多重生涯发展道路。

(4)生涯导向的培训:根据员工的发展需求设计“发展性培训”。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员工胜任目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他们为从事新的工作或承担更重大的责任作好准备,使其能够适应企业环境的快速变化,获取终身就业的能力,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5)生涯导向的绩效评价:建立动态的、连续的、反馈及时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员工的现状认真地反思和评估。这样两者才能修改、完善自己的目标,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计划,实现自己的发展需求。

3.3 针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员工的特点、需求和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职业生涯早期的员工的管理:工作轮换、实绩评定、发展培训;中、后期的员工的管理:继续教育、工作再设计、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丰富化、咨询和退休。

3.4 关注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全面满足员工的需求

众所周知,员工的职业工作是无法与其家庭生活割裂的,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并且随着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不再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职业成功,个人总生命空间的平衡、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其新的发展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企业和员工的需求有效结合在一起,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在提升员工终身就业能力的同时,使企业的经营战略得以实现。这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增强和保持其持续发展的活力意义重大,因而它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导模式。

[1]杰弗里.H.格林豪斯职业生涯管理[M].王伟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30~331.

[2]雷蒙德.A.诺伊 雇员培训与开发[M].徐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33.

[3]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16.

猜你喜欢

生涯职业生涯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