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0-08-15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段曼曼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段曼曼
目前,国内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供应链的构建与运行的研究方面,吴澄等人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构建供应链:其一必须进行市场定位,其二进行位置决策(包括生产设施、库存点和货源等),选择各成员以确定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最后进行生产决策、库存决策和运输决策,以达到控制整个供应链结构参数和控制策略。在国内已经研究或者已有做法上,企业对供应链的重视表现在供应商——制造商这一层次,这只是供应链上的很小一部分,并且只局限于供应商的选择和定位、降低成本、控制质量、保证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经济性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未能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个从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完整供应链,而且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等方面考虑也欠佳。
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是以企业为核心,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最后到销售网络,把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这一系列环节连成一个整体的就构成网链结构。可以把供应链看作是一种有多个企业构成的企业系统,关联到上下游企业间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形象一点,可以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其树根是生产企业;主干是独家代理商;树枝和树梢是分销商;最终用户则是满树的绿叶红花;在根与主干、枝与干的一个个结点上,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要求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管理,比如从采购原材料、产品生产、物流配送、营销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各阶段成本减低都最小,特别是物流与库存等方面。也就是说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三个:
(1)提升信誉度,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意愿(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降低产品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和分销各阶段的费用)。
(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 (错误成本去除, 异常事件消弭)。
2 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观念陈旧,未能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供应链管理系统已经在我国部分企业逐步得到了应用,但是从反映情况来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理解与应用一直停留在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层面上,没有能真正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第一,通过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第二,通过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的有效整合。现代我国企业往往只重视对内部供应链进行管理,并没有重视供应链上企业之间资源的整合利用。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系统,不仅仅是要实现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整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据共享、数据互交的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建立一种企业间新规则、新的制度、新模式,使企业间资源得到最优配置。通过信息化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将企业和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
2.2 资金缺乏、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极广,在生产销售各个方面都应用得比较广,比如在原材料购置方面,在信息一体化的情况,原材料购置就能随时跟着生产情况变化,减少材料的积压;当然在市场营销脯售的应用就更为广泛。其供应链管理主要信息手段之一就是EDL(电子数据交换)。其特点不仅投入和维护昂贵,这就需要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需要一批管理者既善管理又懂技术,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相匹配。据调查发现,在大多数企业及其合作伙伴都缺乏技术型人才,又缺乏资金,致使相关的管理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亟需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2.3 缺乏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考虑单个企业,主要针对内部职能部门或者职工个人,一般也是以财务结果为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但是财务结果往往都有些滞后,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就不能有效及时反映。这种评价主要是用来评价企业职能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这种单纯评价,未能反映企业业务流程,当然整个供应链运营的情况就没有能作出科学的评价。并且这种评价也是主要是事后分析,并没有都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有效的适时评价和分析。这种事后做出的评价,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过程有所偏差时,即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不能做到阻止问题的产生,不能做到减少损失的效果。
3 现代企业构建高校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议
3.1 转变传统经营管理理念
当代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各种基础设施都还不完善,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很多事情难于启动,或者发展缓慢,主客观原因都有。企业建立供应链系统,强化供应链管理,我国起步比较慢,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优于落后地区。其重点在于改变传统观念,在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影响下,物流管理引入中国也比较晚,这就导致对供应链这一新的营运模式还很不熟悉、也不理解,所以要建立高效有利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管理理念的转换。经营管理者要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客户第一”观念上来,在企业各个环节都要有“客服至上”的认识。也就是除了在产品质量、品种和性能等方面外,还需在时间上、空间上和便捷方面,使顾客的满意度最大化。再经过实际调查基础上,可以先确定需求,然后按需生产,减少产品过剩和缺货对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3.2 构建供应链高效服务信息平台
在当今世界掌握信息就掌握住了命脉,信息对企业意味着生存。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资源,从而获得利润。如何能够很快捷地获得合作企业的需求信息,这就需要本企业主动采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本企业的信誉和竞争软实力。信息技术特别是最新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供应链运行中的企业的风险。供应链管理关联到生产、市场营销、支持服务等多个方面,如果都能运用信息技术,效率会得到明显改善。它是在以计算机为媒介下实现的相关业务数据实时交换,这样就减少了部门自己的相互沟通的繁琐和时间的滞后,使信息可以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通畅、可靠地流通,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且这种有效的实时沟通,把各方面信息都及时汇总,可以使企业更好改进其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3.3 加快培养供应链管理等综合型人才
由于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运用较晚,亟需加快培养供应链管理等综合型人才。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建立其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强高校和企业交流和沟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企业也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更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参与的主体企业鼓励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在积极参与政府管理部门组织的活动的同时,自己也要主动走出去,时时更新观念,跟上全球化的步伐,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并根据中国实情、企业实际加以运用和完善,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与管理模式。
[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查敦林.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
[3]薛小龙.建设供应链协调及其支撑平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4]敏捷.制造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几个新问题[J].物流与工业工程,2001.
[5]张亨明,潘显好.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2005.
[6]王晓东.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