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迪智慧 燃烧灵感——谈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2010-08-15

中学语文 2010年1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文心理

陈 红

灵感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原意是神的灵气。对于灵感的来源,在西方先后有神赐说和天才说两种观点。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灵感”这一名词,但却一直用“神思”、“神会”、“神来之笔”等与神有关的词语来表达这一现象。灵感具有突发性、偶发性、忽逝性、非逻辑性、独创性等特征。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一、广泛积累,创造灵感

灵感不能靠消极等待,而要积极培养。正如钱学森教授指出的那样:“灵感是有的,但是你得去追求它,你不追求它,它也绝不会主动找上门来。”从本质上说,直觉思维是思维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认识所产生的质的飞跃。因此,这种表面上看来突如其来的思维结晶,其实是建立在长期的积累上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厚积薄发,有了这些积累,就为灵感的发生创造了前提。所谓“得之顷俄,积之平日”。

二、挖掘教材,寻觅灵感

我们要重视语文课文的典范作用。优秀的课文不仅在思想上对学生有教育意义,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上也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帮助。因此应重视教材,对课文深加工,通过仿写激发学生的灵感。

学习《荷塘月色》,让学生模仿写景的句子写一段景物描写的片段,或写几句运用博喻和通感的比喻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模仿王熙凤出场一段,通过肖像、语言等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与地坛》可以学习课文心理描写的句子,写一段自己与长辈发生冲突时的心理活动,或者仿照第五段园中景物的细节描写描述校园花坛的一角;《大堰河——我的保姆》可以让学生仿照排比句式,将感人的生活细节展现出来。

除了仿写训练,还可以让学生扩写、续写、缩写课文,或将小说改写成剧本。如将《荆轲刺秦》、《祝福》等情节曲折的课文改写成剧本并让学生自排自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转换角度,捕捉灵感

学生在作文思维陷入僵局时,不妨指导学生转换角度,从多角度入手,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大量被抑制于潜意识的信息则会闪电般地重新组合而进入显意识,百思不解的问题会突然顿悟,从而产生灵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客观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多侧面的,作文要充分表现事物,必须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选材构思。教师可要求学生对作文命题多推敲、多琢磨、多出点子、多想门径,在比较权衡中,优胜劣汰,爆发创新求异的新火花,独具与众不同的超常思维。

四、把握契机,激发灵感

语文课堂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突发事件,针对这些事件教师应恰当处理,甚至可以利用其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成为一次练笔的好机会。如学生上课吃东西,让其描写自己上课偷吃东西的心情和感受,或者给大家介绍一种小吃;有学生上课没带书或没交作业,让其描写被老师抓住时的尴尬的表情及心理;正上课时教室飞来一只蛾子,学生争着拍打,这时可让他们写一段场面描写;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时,窗外响起隆隆的雷声,可让学生写大雨将至时的景物描写;学生犯错误时,写自画像,或写犯错前后自己的表情、心理等;上课经常瞌睡的学生写“犯困日记”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不仅变乏味的说教为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学生受到教育,而且抓住了写作灵感,学生有话可说,锻炼了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当好导演,准确地把握好“度”,这些写作活动中要恰当运用时机,正确引导,不能喧宾夺主,只作为课堂花絮,并且每次任务内容不能太长,控制在三百字左右,便于及时讲评,选出优劣,这样学生才不断能看到进步,写作积极性才会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正确地把握好灵感思维激发的心理机制,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把学生的灵感激发出来,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精神王国中不管多么奇特、多么复杂、多么玄奥、多么飘忽不定的心理活动,最终都会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在物质世界中找到它的根须。如果缪斯女神的灵感之翅常常翩翩起舞于每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子们的身边,给他们以智慧的启迪、创造的动力,使他们常常能创作出闪耀着灵感火花的佳作来,这就实现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提倡灵感思维训练的理想,那时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将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其乐无穷的人生享受。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文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心理小测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