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矣”“哉”中有乾坤
2010-08-15王双凤
王双凤
“也”、“矣”、“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三个均可用于句尾的语气词,这三个文言虚词在翻译上均可不译,即便是将其译出在意义上也无很大差别,但是在表达语气和情感上却大有乾坤。
一、“也”字
“也”字可用于句中,用于句中主要是表示停顿。例如:
①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第①句中的“也”字是用在主语之后,是主谓之间的一个停顿,除舒缓语气之外,也有突出主语“求”这个主语的作用。第②句中的“也”字是用在一个时间的修饰词之后,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也”字用得更为广泛的是用于句末,且和“矣”、“哉”有细微差别。例如:
①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项脊轩志》)
③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庖丁解牛》)
④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之死》
⑤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阿房宫赋》)
⑥媪之送燕后,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以上这六个例句都是用一个句末语气词“也”来表判断。第①句是对“妪”的身份地位进行判断。老妪是已逝祖母的婢女。第②句指出枇杷树是“我”妻子死那年亲手种植的。第③句用一个“也”判断指出“我”的追求的是自然的规律。第④句用一个“也”指出亡“我”的原因是天意,而不是战争的罪过。第⑤句除了指出星光闪烁,是打开了梳妆镜之外,还给人以疑惑之后的豁然开朗之感。第⑥句点出赵太后送燕后出嫁之时握着她的脚后跟哭泣的原因。故当“也”字表判断时主要是对人的身份地位、籍贯进行判断,或是对事的性质或原因进行判断。
“也”除用来表判断之外,还可表示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深信不疑。例如:
①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
②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③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祭十二郎文》)
④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第①句中的“也”字把子路对自己治国方略的极度自信展现出来了,也展示出了子路的轻率和鲁莽。第②句是孔子所说,认为“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用一个“也”字就把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斩钉截铁地表达出来了,若换成其他的字如“矣”字则没有这种意味。第③句中的三个“也”字则把韩愈接到十二郎噩耗之后的急剧心理变化刻画出来了,前两个“也”是韩愈接到十二郎噩耗之后情感上的坚决否定,后一个“也”则是报丧信件摆在眼前不得不对先前的坚决否定产生的一个怀疑和对残酷现实的接受。第④句则用一个“也”字收尾把作者的中心论点鲜明而肯定地亮出来,点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因为贿赂秦国。
二、“矣”字
“矣”字则多用于句末,不表判断,主要是进行叙述。例如:
①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③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 ”(《狱中杂记》)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以上六句中的“矣”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都用来表示一种叙述。但所叙侧重点和所表示的情感又有不同之处。第①句中除对割城以赂秦无法满足秦的贪欲之事叙述出来之外,也写出了六国割城以赂秦无法满足秦之贪欲的无奈。第②句除叙述庄宗得失天下以为前面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作论据外,也饱含作者对唐庄宗得天下之后又迅速失天下的一种惋惜之情。第③句则明显地有一种叹惜之情在其中。第④句主要是一种既成事实的叙述,但一个“矣”字又让我们读到廉颇在秦王面前那种不屈不挠的刚性。第⑤句除叙当年妻所手植枇杷树的现状之外,又给人以浓浓的物是人非之感,让读者能品味作者那深沉而绵长的内心伤痛。第⑥句大意是“假使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成为披发垂肩衣襟左开的野蛮人”,这是对事物可能性的一种叙述,在这种叙述中又有一种庆幸之意在其中。
总之,“矣”字除表叙述之外,还可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情感。
三、“哉”字
“哉”字也多用于句末,主要用来表达情感,且表达的情感要更强烈、更直接。例如:
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祭十二郎文》)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③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
④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⑤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
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
以上例句中的第①③④⑤句“哉”字紧跟在明显表达情感的词语之后,使得情感表达得更为强烈。第①句是出现在全文的结尾部分,此时作者的感情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深哀剧痛的程度,若没有加上语气词“哉”,则无法表达出作者的痛悼之情。第③句用语气词“哉”结尾则将唐庄宗实现父亲遗命之后的一种志得意满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第④句用语气词“哉”字把文惠君听庖丁之言之后的一种极度的赞叹和认同表达出来了。第⑤用语气词“哉”字把作者领悟到生命短暂、宿命难逃之后的悲痛抒发出来。第②句中的句末语气词“哉”虽不是用在明显表达情感的词之后,但感情表达同样强烈,在这个句子里作者不是对某个既成事实或可能实现情况的叙述,而是对当朝统治者发出的呐喊,希望当朝统治者能以六国破灭为自己的前车之鉴,若把“哉”字换成“矣”字则无法把作者对社稷江山的忧虑之情表达出来。第⑥句“哉”字和一个表示强烈反问语气的“岂”字搭配使用,感情表达极其强烈。
四、结语
“也”、“矣”、“哉” 三个语气词从其位置来看,“也”字可用于句中也可用于句末,“矣”、“哉”则多用于句末。从其所表达的情感和语气来看,“也”多表示一种肯定语气,表示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深信不疑;“矣”主要表达一种陈述语气,且在陈述过程中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哉”则主要用来表达情感,且表达的情感要更强烈、更直接。“矣”、“哉”两字表达的情感之别可谓:“矣”字如“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般婉约悠长令人回味,“哉”字如“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一般直接豪迈让人畅快。
了解“也”、“矣”、“哉”三字字中乾坤,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大意,更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文言作品的思想情感、领悟文言经典的华章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