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亚市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2010-08-15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管理分院符之杰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管理分院 符之杰
浅析三亚市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管理分院 符之杰
为了建好海南国际旅游岛,将三亚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十二五”期间,三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进一步和国际化标准接轨,完善旅游行业。
三亚 旅游 产品开发
1 旅游产品开发目标
(1)打造一个由核心旅游产品与延伸旅游产品组成的完整旅游产品谱系,进一步深化观光型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促进旅游产品体系的转型升级,突出热带海岛旅游产品与生态绿色产品特色。
(2)通过旅游产品开发,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发展具有热带特色的乡村旅游,向农民提供旅游就业、旅游创业机会,利用三亚市区旅游发展带动周边乡镇旅游开发,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利用旅游开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3)继续推进旅游景区的改造和扩建,鼓励旅游企业构建一批具有特色旅游线路,旅游主题多样,旅游时长不一,旅游产品价格具有层次性,能够满足旅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4)迎合并引领国内外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企业旅游产品创新,根据国务院旅游发展意见提炼出代表性旅游产品。
(5)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互动,进行旅游延伸产品开发,如旅游购物、影视旅游以及旅游地产等。以旅游产品开发为契机,加快各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让三亚旅游经济发展走上一条生态、低碳、环保、特色的快速发展道路。
2 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2.1 文化战略
对三亚旅游发展进行三脉梳理,依据人脉、地脉和文脉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体现黎苗历史文化、特色休闲文化以及美食文化。在深入研究三亚地域特色文化和现代旅游发展态势基础上,找到二者的结合点,适应现代国内外游客的审美和体验需求,完成由特色文化到特色旅游产品的外显和转化,实现三亚从“旅游文化”向“文化旅游”的转变。提升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创意,延长旅游者在三亚的停留时间,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水平,加强旅游者与三亚之间的情感互动,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
2.2 差异化战略
明确不同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由政府引导旅游企业进行不同主题产品的开发,突出旅游产品特色,避免同质化产品重复出现。在三亚内部实行旅游功能分区,实现区域互助互补,以三亚市区旅游发展带动周边乡镇旅游发展,突出不同功能分区特色,避免同质化旅游产品开发造成恶性竞争。加强与周边旅游目的地进行区域合作,互为目的地、客源地,在彼此的旅游推广中相互进行推介,旅游发展政策上相互支持,争取形成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发展区域。积极融入东盟合作机制,在旅游资源、旅游营销等方面互助,同时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旅游研究、旅游行业交流活动,共创三亚与国内外其他旅游目的地多赢局面。
2.3 多样化战略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以“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总体旅游形象为统领,面向不同国内外旅游者,强调三亚复合型旅游形象的不同侧重点,逐步将三亚打造成为开放、绿色、文明以及和谐的国际著名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4 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长远角度实现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有序利用与传承,保持三亚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同时,要敏锐地迎合与引领旅游市场消费热点,实现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
3 三亚旅游产品开发重点
3.1 海洋运动休闲旅游产品
以三亚丰富的阳光资源、海洋资源为依托,在继续发掘沙滩文化、发展滨海休闲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开辟海上休闲观光以及旅游客运航线,深度开发游艇、潜水、冲浪、帆船、海底观光等海上娱乐项目,丰富海上休闲运动的旅游内涵,提高海上娱乐产品质量,推进海洋旅游产品开发,有序发展无居民岛屿旅游。
3.2 邮轮游艇旅游产品
参与东南亚邮轮航线建设,共同开发海上“一程多站”式旅游产品,使三亚成为国际邮轮重要的经停目的地,同时积极推进邮轮母港建设,完善邮轮供给、清洁、维护等服务项目。
3.3 生态旅游产品
依托三亚优美的自然环境,以观光为基础,发展热带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热带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让旅游者在观光的过程中,实现科普、教育、野外培训、拓展等多样化目的。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实现低碳旅游,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地。
3.4 康体保健旅游产品
依托现有医疗资源构筑中医康复保健网络。鼓励现有医疗机构扩大中医保健康复服务范围,或者与社会资本组合进行市场化运营,在度假区、酒店、景区(点)设立中医保健康复连锁店,为游客提供针灸、按摩、推拿等中医保健服务和教授吐纳气功、太极拳等传统技法。放宽公立医疗机构特需病房比例的政策限制,探索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推行针对高端市场的有偿服务。开发建设一批高端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基地(旅游社区)。借鉴国外养生基地的经验,选择滨海、临泉、靠湖、近山(林)并且靠近区域医疗中心的地区,布局集休闲度假、养生、医疗、保健、康体、教育、科研等为一体的高端医疗康复保健基地。培育和开发医疗旅游。探索与国际著名医疗机构合作或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医学优势,为国内外高端游客提供医疗、康复、疗养、保健养生等服务。探索与世界著名的健检中心合作,开展健康体检游,将旅游、体检和后续医疗康复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逐步在三亚建设国家级医疗保健示范基地。
3.5 高尔夫旅游产品
构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高尔夫天堂,把高尔夫旅游产品打造成为三亚旅游产品体系中的拳头旅游产品。规范高尔夫球场建设,注重高尔夫文化培养,扩大高尔夫运动的影响。同时,扩展高尔夫产业链,鼓励在三亚引进高尔夫相关产品制造,实现高尔夫产业供、产、销的本土化。
3.6 文化体育及会展旅游产品
文化方面,首先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引进创意产业人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和动漫游戏等各类文化产业,实现对三亚旧城区的创造性提升,加快计划中的田独动漫园以及南山文化创意园的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利用现有美丽之冠场地优势,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演艺基地,自创或引进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丰富演艺文化市场。
体育方面,利用三亚的冬季阳光优势,建设沙滩排球、足球、跳水等适合在三亚长期开展的冬季专项训练基地,积极主办或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体育赛事,吸引各国运动员和旅游者前来参赛、观赛。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会展方面,完善各种会议展览设施,鼓励开办各种会议展览组织公司,积极承办、主办国内外知名会展,发展高级会议、会展旅游,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促进国际会展品牌的培育,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打造国际高端旅游论坛,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
3.7 涉农旅游产品
以“一镇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为发展思路,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与热带特色,发展民俗村、休闲生态度假农场等乡村旅游产品。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并对农民进行旅游接待礼仪、普通话、旅游外语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逐步引导农民从传统的生产型向现代服务型生产方式转变。
3.8 婚恋旅游产品
大力发展交友旅游、婚庆旅游、蜜月旅游,建设中国知名的婚恋度假基地,围绕交友、定情、订婚、结婚、蜜月以及结婚纪念日等一系列感情发展节点,针对不同婚恋状态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3.9 主题公园
引进和开发文化性、娱乐性强、特色鲜明的大型主题公园。重点规划大型休闲运动基地、海上休闲运动主体公园、海洋文化主体公园、电影公园等。注重开发水上娱乐旅游产品,实现内外扩展,开发海上与内河娱乐旅游产品,同时借鉴嘉年华运作模式,采取租赁方式,在冬季举行嘉年华,不断进行娱乐项目更新。
3.10 自助旅游产品
开展自驾车、自行车及探险体验等自助游项目。迎合自驾车出游的旅游市场需要,规范汽车租赁市场,鼓励小排量汽车投放,推进自驾车旅游所需各项相关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房车、自驾车宿营地示范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汽车旅馆,开展森林探险、滑翔跳伞等。同时,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加快电动环保汽车的引进,修建汽车充电站,由政府补贴推出电动环保汽车购买优惠政策,打造中国第一个电动环保汽车之都,保护三亚自然生态环境。
3.11 度假旅游产品
继续推进亚龙湾、海棠湾重点旅游度假区建设,形成高端酒店集群,塑造高端度假品牌。同时对家庭旅馆、经济型酒店等进行规范化建设,形成高档、中档、低档配套的旅游度假设施。
[1] 王晓华.推进海南旅游产品全面升级[J].今日海南,2007,(3).
[2] 黄丽.海南旅游产品加快升级换代步伐[N].中国旅游报,2010-03-01.
F590
A
1005-5800(2010)12(c)-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