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探析

2010-10-24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王梁雨生

中国商论 2010年29期
关键词:外贸机遇危机

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 王梁雨生 刘 阳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探析

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 王梁雨生 刘 阳

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退潮,由其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也呈现出回暖态势。而在此后危机时代,深受金融危机打击的我国对外贸易又将迎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呢?本文在阐述后危机时代的定义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即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后危机时代 对外贸易 机遇 挑战

1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概述

1.1 后危机时代的认识

所谓后危机时代,是指经济形势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鉴于危机存在的根源因素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彻底解决,从而导致这个平稳的状态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也正因此后危机时代其实也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全球经济在其影响下峰回路转、急转直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同时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针对国际经济形式的会议和论坛,如G20金融峰会、亚太经合组织论坛等相续举办,以应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直至今年的8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新的美国经济数字显示,刺激经济方案正在取得成效”。而后欧盟在德、法两大经济体的带动下也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的态势,同时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开始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

1.2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入世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2004年全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4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即使在深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的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也达25616.3亿美元,是刚人世时对外贸易总额的五倍,但是增长率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现了自入世以来的第一次下滑,并且在2009年更是随着危机的蔓延增长率出现了首次负增长,详细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同时,根据商务部2010年11月1日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由于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复苏通道,预计第四季度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随着第四季度国外经济复苏变缓等因素影响,中国外贸增速也将随之下降。预测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5%左右。

2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经济复苏放缓,外需市场动力不足

虽然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下,全球经济得以回暖,然而由于其根本原因并没有解决,再加上欧元区近来的次贷危机也有上行的趋势,导致全球经济的复苏逐渐变缓,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高失业率和严重地产能过剩,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外部需求市场份额,这些都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带来了挑战。

2.2 外贸增长方式、贸易结构失衡

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一直都是粗放式增长,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源密集性产业的产能扩大来增长出口额,并且在贸易结构中高科技、绿色环保的贸易份额相对较少,而多以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产品为主,这极不利于我国在世界贸易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并且还受到诸多贸易壁垒的制约。

2.3 外贸企业采购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增大

宽松货币政策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进而导致能源、资源价格持续高涨,直接增加了企业的采购和生产成本。据商务部资料显示,目前机电、轻工、化工等行业原材料价格涨幅高达20%,国际海运费也涨了30%以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成本落差缩小,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大。

2.4 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后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各大经济体国内的需求增加,而为了更好地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其大多有针对性施行贸易保护壁垒,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贸易技术设限及贸易摩擦增多。根据世界银行监测统计,仅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各国政府提出的与贸易相关的提案就达78例。

3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

3.1 全球经济回暖趋势明显,多双边经济合作频繁

为了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相续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加强了国际间的多、双边贸易合作,比如G20峰会、APEC峰会的成功召开等,对于推进全球经济的回暖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经济回暖的趋势重新树立了人们的消费信心,再加上经济合作的增强与深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摩擦,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3.2 人民币升值,国际购买力增强

在欧美等国际社会的推动下,人民币汇率有了很大程度地增值,虽然,人民币升值的综合效用对于我国的外贸发展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其可以有效地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中进口份额的增加,同时也有利于一些大型先进设备的引进和产品的研发。

3.3 贸易顺差减少,有利于平衡国际间贸易和减少贸易争端

由于国际购买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我国的进口份额,尤其是一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同时国内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也加大了我国钢铁、机械、交通等行业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我国的进口总额,这些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降低,有利于国际间贸易的平衡,进而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

3.4 新兴市场的开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金融危机爆发极大地束缚了西方发达经济体在市场拓张方面的发展,同时鉴于我国成熟外贸市场需求下滑,企业力求开拓新兴市场,而这些都为我国外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调查数据,我国在中东、东欧、非洲、拉美的市场出口份额仅为9.2%、3.7%、10.4%、6.9%,增长空间很大,再加上今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开辟,可见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兴市场仍很巨大。

3.5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和外贸促进政策

为了应对危机,国家相关部门通过税收(如:出口退税、进、出口关税)这一有效工具及时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同时加大了对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化、外汇管理等方面的关注力度,并且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 结语

后危机时代,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地把握发展契机、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发展对外贸易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众多的外贸型企业应对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同时给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推进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赵志恒,王明韬.中国对外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裴长洪,彭磊等.后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与对外经贸合作新趋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赵晋平.迎接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向[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俞抒羽.金融危机下外贸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国际市场,2009,(5).

[5] 宋玲霞.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8,(10).

F711

A

1005-5800(2010)12(c)-208-02

猜你喜欢

外贸机遇危机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外贸电商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