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析
2010-08-15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史晓原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史晓原
金融危机下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析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史晓原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论述了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力,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准确实施战略定位、加强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大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统一的物流企业内部业务运作平台以及加强客户关系管理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金融危机 物流企业 核心竞争力
1 金融危机背景下物流企业整体发展状况概述
美国金融危机极大减慢了全球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为当前我国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困难和未来风险,其一,实物量运输增速回落。其二,尽管运输成本还在上升,但由于货运量减少导致物流公司的运力相对过剩,因此只能在较低水平上维持总运价。其三,物流企业普遍面临业务减少、市场萎缩、成本升高和利润下降等运营阻力。因此,如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2 金融危机背景下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
2.1 准确实施战略定位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步骤在于实施正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在确定目标客户的前提下,明确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物流企业的战略定位解决的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具体而言,是指物流企业在各类物流业务中确定所要从事的物流服务的种类。对于此,物流企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实施准确的战略定位,一是认清企业外部环境: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二是对物流企业所处地区以及所服务的行业特点进行系统的调研工作;三是要把握物流行业的自身优势和劣势,从而在扬长避短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企业自身的优势定位,进而在市场中能够处于不败之地,并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不同的物流企业而言,其战略定位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那些能够及时找准企业自身定位,并以此作为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的物流企业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并给企业投资人和顾客带来稳定的收益。总体而言,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表现为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系统了解、精确把握和有效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从而进行的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及竞争战略定位。具体而言,物流企业要认真审视和分析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具体包括竞争对手的状况、企业自身组织机构的调整、市场拓展的切入点、物流服务种类和运作规模、现有能力与客户要求以及与企业未来目标的差距、企业的潜在和未来客户范畴、企业服务模式的创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2.2 加强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物流企业每一次巨大进步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我国物流企业面临两大任务,一方面要改变目前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窘境,另一方面要完成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过渡,这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并最终获得竞争优势。
在先进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全球的国际环境中,信息技术成了新旧物流的标志性区别。无论是企业自己从事物流,还是实施第三方物流甚至第四方物流,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高效的物流过程无法离开强大信息技术的支撑。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其一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二是现代化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此,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现代物流企业就需要完成两个使命:一是商品的有效流动,二是信息的快速流动,对于后者,就需要物流企业迅速更新观念,建设一个完整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此实现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和企业内部资源的网络化运作。
2.3 加大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要通过人才之间的竞争反映出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物流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该变化不仅反映为人才需求数量上的激增,更重要的是对物流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不仅需要物流经营人才,而且还需要物流的专业管理人才,具体而言,对于高水平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加强物流企业内部的自身培训工作;其二,改变物流企业原有的用人机制,使从业人员能够被合理配置,实现人尽其才;其三,注重物流人才的长期培养,不可急功近利;其四,企业在人才市场通过招聘经营管理人员来作为人才储备的时候,除了物流管理专业本身之外,还可把招聘重点聚焦于经济、管理、财会、运输、商贸、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并进行后续的系统培训工作。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的不利背景下,企业要静下心来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并通过专家讲座、职业教育以及工作现场锻炼等各种方式来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4 建立统一的物流企业内部业务运作平台
概括而言,构建统一的业务平台至少可以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可以为物流业务系统提供通用的管理支持,从而保障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二是可以为物流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开发环境、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框架以及统一的信息化服务。在这一系统而庞大的平台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定制开发带来的周期长、系统不稳定、维护工作复杂等麻烦,物流企业要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确保核心平台软件尽量与具体的业务无关。具体而言,信息核心平台软件主要包括物流企业门户平台、工作链平台、报表工具平台以及信息发布平台,这些平台在日后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因此要保证其具有安全性、扩展性和稳定性。
从业务构成的角度来看,物流企业的整个平台可以由工作流引擎、系统权限管理、系统公共组件、消息管理、报警管理、系统配置工具、数据维护管理、编码规则和系统日志管理等要素构成。在操作过程中,一是要体现出信息系统的整体构架和规划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能够反映出完善的物流企业组织机构和业务分工;二是要有统一的用户及权限管理机制,具备严密精细的数据权限,使该系统能够开展安全、便捷的权限管理;三是要具备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使物流企业的各项业务以及后续的业务流程变革工作能够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做出调整。
2.5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客户关系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物流企业客户的满意度来改善客户关系,并以此逐渐培育和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质上,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并非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鉴于此,物流企业的运作所创造的利润中,有一部分应归属于客户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和客户互利双赢的体现以及两者之间形成牢固同盟的最终结果。大量事实证明,物流企业对客户的介入程度越深,双方契合程度越高,物流企业服务的个性化特征也就能得到越鲜明的体现,由此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物流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其一,建立系统完备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其二,在有效划分客户群的基础上确定和调整物流企业的经营方向和重点;其三,通过良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这是因为服务质量越来越成为物流企业赢得客户、树立品牌的基本条件,此外,良好的服务质量还能够通过给客户提供导向服务和延伸服务等人性化、体贴化的物流服务方式表达出来;其四,对客户要坚持诚信原则;其五,物流企业要结合自身实力,通过提供创新的物流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和个性化要求。
[1] 迈克尔皮特著,刘建新译.战略—— 45位战略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 张亦弛.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 Ronard.H.Ballon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第三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林正章.国际物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F270.3
A
1005-5800(2010)12(c)-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