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文化的融入与应用

2010-08-15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商论 2010年29期
关键词:商务谈判汉语语言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叶 华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文化的融入与应用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叶 华

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不仅仅是进行商务活动与交流,而且还涉及到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的使用与表达,而英语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正确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的表达,还应了解与认知所涉及到的文化习俗知识,使之能够同语言的表达与商务谈判进行有机融和。本文从以上角度出发,对英语文化在商务谈判中的融入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能够为商务谈判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商务谈判 英语文化 融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跨越国界的商务谈判活动越来越频繁,而多数的国际商务谈判又离不开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英语的交流不仅仅涉及到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又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者的思维方式上的沟通,为了避免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各种冲突,应注意在谈判中英语文化的融入,使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自如,游刃有余。

1 英语文化融入国际商务谈判的必要性

英国的著名语言学家Lyons曾经指出,语言系统一般会受到两种不同结构体系的影响,一种是“低层结构”,也就是人类所共有的生理特征以及世界的固有结构,而另一种则是“超结构”,也就是不同民族基于不同文化内涵所形成的特殊语言现象,这会使得各个民族的语言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结构层次,而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很多时候会导致不同民族的交流出现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产生误会。例如在一次外宾参加的宴会上,一位中国人指着另一位中国人,对这外宾开玩笑说:“他是个妻管严(气管炎)。”这句话可以直接的翻译成“He suffers from tracheitis.”。可是外宾听了之后感觉莫名其妙,就反问道:“So what?Why are you laughing so heard when he is suffering from tracheitls?”这其实就是由于只对原话的字面意思进行了翻译,而没有了解到其中特有的文化色彩。“气管炎”在汉语中,在谐音的作用下,人们将其添加了一个“惧内”的内涵,而英语中的“tracheitls”明显只是单纯的病症,而没有“惧内”的含义,所以导致了误会。

事实上,在中国与西方之间,在很多不同的语言上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左的,比如龙(dragon),汉语中的“龙”在古代是代表着吉祥如意,即使到了今天,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仍然是至高无上的,比如中国的复兴一般会称作为“巨龙腾飞”。而在英语中的“dragon”则是邪恶凶残的,人们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甚至还称蛮横的恶女人为“dragon”。这就与汉语中的“龙”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类似的动物还有狗(dog),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诠释中,狗是一种地位比较低下的动物,也是卑贱的,常用来比喻卑鄙龌龊的人,一般会有“卑贱、恶劣”等意,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狗腿子”、“走狗”指恶势力、坏人的帮凶。但是,dog在英语则是一种讨人喜爱的动物,常当作“人类忠诚的朋友”。英语谚语里有“love me,love my dog”,译成中文就是“爱屋及乌”;英语说“a lucky dog”翻译成汉语就是“幸运儿”。汉语的“老狗”是骂人的话,而英语的“old dog”往往指“年事已高的人”或“经验丰富的人”类似于汉语的“老马识途”中的“老马”。

美国语言学家Winstun Bremherk曾经说过,如果应用外语只重视语言功能,而忽视了文化融入,那么就会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想实现通畅无误的交际,那么必须重视谈判中英语文化的融入。

2 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文化融入的主要内容

文化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知识,而应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所涉及的文化融入的内容无疑也是非常丰富的,概括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知识文化

知识文化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史地、文艺、科学技术、民俗、法律等社会情况,同时还包括物质生产、文化创造、科技进步以及生产技术等成果,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英语语言本身以及著名的英文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

2.2 可能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

在语言交际中,有时候会受到一些文化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文化融入中将这些内容包括进来,以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其中主要包括:(1)社会准则,这主要指人们在交际交往过程当中所应该遵循的各种规则以及风俗习惯,比如致歉、道谢、告别、通话、写信、询问等活动当中涉及到的用语规则;(2)社会知识,这主要是指家庭主要成员、同事朋友以及上下级之间所存在的关系;(3)价值观念,这主要是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宗教信仰、道德准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比如在主要的英语国家当中一般都强调个人的隐私权、自由观、时间观等。

2.3 词汇的具体文化内涵

词汇一般是语言当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英语中也不例外。英语中的词汇能够有效的承载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活情况。英语中排除一部分核心词汇,相当部分的词汇都是具有特定的文化信息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内涵词”(euhurally loaded words),对于这些文化内涵词所作出的关联想象能够深刻的表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差异。

2.4 英汉之间存在不同意义的词汇

在英语与汉语当中,存在着一些理性意义相同或者是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以及搭配意义存在明显差异的词汇,主要包括动物名词、颜色以及数量名词等,比如“喜鹊”(magpie),在英语中比喻爱唠叨、喋喋不休的人,而在中国则是代表着吉祥如意,往往会与喜事、吉利、运气联系在一起;“黄色”(yellow),在汉语中一方面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腐败堕落,一般特指色情、淫秽,但是在英语中却没有特殊的意义,只是颜色而已;还有阿拉伯数字“13”,在汉语中没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英语中则是象征着不吉利、灾祸。

3 当前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融入的主要误区

目前,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使得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英语文化的融入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主要表现在:

3.1 重语言表达,轻文化融入

语言与文化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文化的融入会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很多人受到传统英语教学观念中应试倾向影响,重视英语语言知识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英语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培养和文化融入的重要,导致相当一些人虽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明明掌握着每个单词的意思和语法结构,但却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屡遭尴尬局面。

3.2 对于英语文化的融入存在急于求成现象

有些人过于重视文化融入的作用,但是却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其具体的表现就是过度重视文化习俗的差异,谈判中急于求成,过多地考虑与对方文化习俗上的差异,结果弱化了语言谈判的功能,未能使文化的融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4 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文化习俗的融入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针对英语文化在国际商务谈判方面的融入存在的误区,本文认为如果想要有效解决,应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

4.1 兼容并蓄原则

首先应该着力培养自身全面的中西文化观念,要认识到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两者之间只存在着语言差别,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比较。国际通用的英语是为不同民族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提供语言条件的,而不是摒弃一种文化而吸取另一种文化。只有做到真正的热爱本民族文化,充分地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够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

语言是文化的外壳,要学会把非英语文化的“中国”现象以及内容放置到英语“形态”当中进行学习。比如在了解“情人节”的浪漫时不妨融入“七夕鹊桥日”的爱情故事。其次,还要注重探究英语文化的深层内涵,比如宗教信仰、思维习惯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4.2 适度原则

所谓的适度原则,其实就是避免“过犹不及”。英语文化融入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商务谈判中提高沟通交际水平,就需要谈判工作者掌握好文化融入的尺度,特别是要控制好所融入的文化内容在商务谈判中的比例,使双方都能够感受到其中融洽的感情,实现谈判的成功率。

5 结语

总之,英语文化的融入与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包括国际商务谈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商务或贸易活动过程应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意识,努力做到文化融入和语言能力在商务谈判中齐头并进,才能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优势,获取成功。

[1] 王世静.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和文化冲突[J].国外外语教学.2005,(3):18~22.

[2] 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2006,(27):5.

[3] 李建夫.本土化语境下英语教学的文化途[J].外国语言文学.2006,(2):108~112.

F711

A

1005-5800(2010)12(c)-231-02

叶华(1958-),女,陕西咸阳人,1983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商务谈判汉语语言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运用技巧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