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化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基本概念的教学
2010-08-15浙江徐克美
浙江 徐克美
谈优化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基本概念的教学
浙江 徐克美
本文试通过对明确概念的来源和意义、认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要性和组织概念有效教学的技巧三个方面的阐述,警示中职财会的专业教师,要落实好《基础会计》课程基本概念的教学,将会计原理、会计理论、会计技能和会计文化传播给中职学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
中职;基础会计;基本概念;教学
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使中职学生理解其基本概念,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了解会计文化,系统掌握《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基础会计》课程基本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会计学教学的基础。因此,《基础会计》课程中基本概念的教学是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如何重视其基本概念,实施有效教学,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财务人员的需求。就此,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概念的来源和意义
大家知道,概念一般可分为定义型、描述型和感知型的概念。会计学的基本概念通常严格依据最新颁布的《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等会计法律,《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行政法规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会计规章中所规定的规范、科学的语言表述,几乎都是属于描述型的概念。据不完全考证,不同版本、不同用途的规范会计专业教材,几乎所有的会计基本概念都赋予严谨、抽象、科学、统一的定义。如现行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基础会计》(第三版)国家规划教材中对“资产”所下的定义,就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第三章二十一条的表述:“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一门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在高一第一学期开设,其概念面广量大,贯穿整个知识体系始终,它是构成会计学大厦的基石。因此,对于这些概念只有准确地理解其含义,才能掌握相关理论的内容,并能在今后学习《企业财务会计》、《会计模拟实务》和《会计电算化》等系列专业课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但刚刚跨入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既不具备会计相关的专业理论、实践的背景知识,又缺乏抽象的思维理解力,面对“一大摞”抽象的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得不到教师的有效诠释,学生必定是一头雾水,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失去学习会计的兴趣。针对这一现实,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师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应该如何有效从《基础会计》课程基本概念讲解入手,思考、研究概念的教学技巧,构建学生的会计思维模型,是会计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认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要性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反映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人和事物及其属性,其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非本质属性。属性是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事物间的关系。本质属性是决定一类事物之所以成为该类事物,并使其与其他类事物相区别的属性。即哲学术语中事物的质。因此,《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会计基本概念,是属于逻辑思维型的概念,其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又称含义,就是反映在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即概念质的规定性。其作用是表明对象“是什么?”在日常用语中,通常“用……是……”、“……即……”、“……就是……”等语句表示概念的内涵。例如资产的概念内涵,表现为“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具有实物形态”、“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和“可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四大要素;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即概念量的规定性。其作用是表明对象“有哪些?”在日常用语中,通常用“……包括……”、“……有……”、“……可分为……”等语句表示概念的外延。例如资产的概念外延,可从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资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耗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按是否有实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综合几种分类标准,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类别。为提升概念的内涵,教师必须向学生揭示“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概念,并揭示其内涵与外延。
大家知道,当我们用语言或文字为某个概念确定了内涵和外延,就说这个概念被定义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是会计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如果教师对学习会计学基本概念教学重视不够,或者教学方法不当,就会影响学生对会计学系统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通过对中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观课发现,教师一般对其基本概念的内涵的讲解还是会有些作为的,通常讲授新课的概念之前,都会往往会采用不同方式,请同学自行找出关键词、划线、填空、选择、集体朗读、板演等方式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对“关键词”的文字解读。但对概念外延的讲解,对大部分的教师,特别是缺乏教学和会计岗位实战的年轻教师来讲,就不那么轻松了,往往无意识地将该概念的内容、分类和应用等,与概念的外延教学割裂开来。如果教师匆匆花上几分钟讲解了概念的内涵,就此结束利润表概念讲解的教学环节,必定会给后续教学带来困难。
由于教师对会计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解不到位,出现思路闭塞,逻辑混乱,在学生中屡见不鲜,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在组织《基础会计》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挖掘、揭示会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弄清概念是什么。
三、组织概念有效教学的技巧
理解一个概念是掌握一个概念的前提,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把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会计基本概念的教学一般要经历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和概念的应用等阶段,所以,在会计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认识水平,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将概念的教学讲解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把握了概念的实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依据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二章《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第十条规定:“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应当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笔者试就《基础会计》课程中“利润表”概念的教学过程,说明如何通过导入、形成和巩固三个环节,实施《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概念的有效教学。
(一)导入环节
1.形象直观引入
教师可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采用实物和幻灯演示,也可让学生动动手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出问题,逐步抽象出概念。为此,教师课前分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的“利润表”,教师让学生事先自行观察,上课时便于学生勾起概念“物(务)”和“义”的联系。通过形象直观引入,其目的就是教师力图凭借中职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学生建构起学习会计学基本概念的支架,产生学习基本概念的源动力。
2.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
有些概念和学生原有的旧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概念知识基础上加以引伸,导出新概念。本节课,教师就可从复习“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幻灯片上出示“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即“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并标出相应的“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会计报表”四个关键词,假设它们中的“特定日期”、“财务状况”替换为“会计期间”、“经营成果”,便可引出本节课“利润表”的概念这一教学重点。这样,这种“抛锚式”的概念建构方式,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到了新概念,使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明朗化、清晰化、系统化,使学生成为探索新知的先行组织者,开展有意义的概念学习。
3.创设职业情境导入
教师可假设本班张力同学,中职毕业五年后自主成功创业,成了一家服饰专卖店的老总。月末,他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财务人员要提供什么报表呢?张力又如何才能看懂报表呢?教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当学生积极思考时,同时板书:利润表,并提出“首先大家要知道清楚什么是利润表。”这样,教师不仅调动起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概念的动力和情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是有助于中职学生社会行为的构建,树立社会服务意识,渗透创业和理财意识,也体现了会计学概念的社会性和合理性,实现了其社会应用价值。
(二)形成环节
教师使学生形成概念、落实概念,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笔者在讲授“利润表”概念时,引入了“利润表”的初步概念后,结合幻灯上或实物投影上展示“利润表”实物,分析该报表反映的是某企业2008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经老师的点播和调试,学生根据固有知识,通过观察利润表的结构和项目,对照幻灯上利润表,结合教材,不难找出“一定期间”、“经营成果”、“报表”和“项目”四个关键词,于是便自然而然地给出了利润表概念的内涵。
同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利润表概念的外延讲解,也是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利润表概念的理解。例如教师要讲解清楚,利润表反映的是该企业2008年12月份和2008年全年的财务经营状况,“会计期间”不同于“一定日期”,因此,利润表是“动态”报表,不同于上几节课所学的资产负债表,其主要功能是要反映该企业2008年12月份和全年的“财务状况”,利用企业现有经济资源实现利益的体现,最终是盈利还是亏损,金额各是多少。所以,利润表又可称为是“损益表”或“收益表”。教师还需告知学生,企业不同与行政机关和非盈利的事业单位,如机关、学校、医院等,这些会计主体就不需要编制利润表,但资产负债表报表和利润表都是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观察利润表的结构,简述“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接下来学习“利润表的编制”这一会计技能,做了很好的铺垫。
所以,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想办法,讲深讲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起来也不乏味,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参与了形成概念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以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系统讲解了利润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资产负债表等概念群的联系与区别,学生才会对利润表概念有更深层的体验和把握。
(三)巩固环节
从认识的过程来看,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不同概念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采用多管齐下的手段组织概念教学。如巩固“利润表”这一基本概念教学时,通常,从教学方法来看,有熟记(记忆)、应用(练习)和建立概念系统(归类)等方法;从教学环节来看,可从课内练习、课堂总结和课外作业等教学环节实施;从练习形式来看,可以是口述、填空、选择和判断改错等题型;从课堂互动来看,可以是教师自行解说、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等形式。总之,巩固会计的基本概念,教师切忌引导学生课内不求甚解,课外单一死记硬背概念或题海战术等的错误做法。如在课堂演练纠错环节,教师发现同学对自编的“利润表”说明其作用时,许多同学不能用独自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回答,仅是复述着利润表概念中的几个关键词。此时,教师马上意识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还需加强,便趁机因势利导,采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的形式,最终,由一位同学自荐总结陈词,本节课教学任务得以完成,难点得以成功落实和突破。
由于会计学是一门社会应用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程度之需求而改变,其理论也会随之发展,会计法律和法规也会不定期出台或修订,人们对会计基本概念的认识也随之深化、随之发展,对教师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教师要使中职学生将《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解透彻、到位,并非是件易事,不仅要求教师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到会计学基本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而且在教学手段也不能简单模仿、移植其他某些专业课(或学科)的概念教学,如淡化概念、完全采用探究式和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身教育教学和会计专业知识的自身修炼,不断探索会计基本概念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为抓手,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过程,将会计原理、会计理论、会计技能和会计文化传播给中职学生,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
[1]葛家樹,陈伟清.基础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三版.
[2]于中伟.浅谈《基础会计》中的概念教学.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第7期.
[3]周建勋,冯云霞.数学概念教学必须揭示其本质属性.中学数学月刊,2002年10期.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成林.普通逻辑学.中央电大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作者单位: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