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大冤案数周瑜

2010-08-15周思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孙策东吴孙权

■ 周思源

在魏、蜀、吴三国中,最倒霉的是吴国。《三国志》尊曹抑刘,虽然没有提及吴国,但是既然不尊,至多只能第二或者并列第二了,但是由于曹刘对举,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吴国屈居第三。而《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又没有吴国的份,依然叨陪末座。反正历史上曹和刘都有人尊,就是没有尊孙吴的。这个问题《三国演义》特别明显,最为突出。其中最大的冤案是周瑜。为什么?这都是因为小说创作的需要。

为了陪衬诸葛亮,只得“牺牲”周瑜

由于《三国演义》是在史书《三国志》的基础上,并吸收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最后由罗贯中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已经不是历史,而属于艺术作品。尽管清代大学者章学诚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在重大事件、重要细节、重要人物评价这些最根本的问题上都是尊重历史的,但是长篇小说毕竟有自己的艺术规律,不能完全服从历史事实。一切都按照史实,小说就没法写了。所以只能在总体上真实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虚构,有时候就不得不在人物总体评价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重要人物的个性作一些重大改变。所以“三分虚构”也并不仅仅是对次要人物和细节进行艺术创作,有时候也涉及对重要人物基本色调的改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周瑜形象的处理。

小说要有矛盾冲突,矛盾双方要有主要代表人物。由于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第一主人公,是作者要极力歌颂的主要对象,虽然从刘备与曹操、与孙权两家相互之间的矛盾来说;首先是刘与曹的斗争;但是为了战胜曹操,诸葛亮提出必须联合孙权,建立孙刘联盟。于是在建立联盟,发挥与主导这个联盟的作用,以及赤壁之战胜利后利益的争夺上,双方的矛盾就越来越激烈与公开。于是小说中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对立面就成了周瑜,而不是曹操或曹操手下的某人。为了陪衬诸葛亮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高大形象,于是周瑜就不得不吃亏了。

历史上的周瑜 (175—210)一辈子都非常了不起。周瑜字公瑾,瑾和瑜都是美玉,他也没有辜负这么好的名字,不但“有姿貌”,是美男子,而且少年时代就有大志。十四岁时他结识了同岁的孙策,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正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孙策就相当于随军家属。周瑜和孙策成为好友,把家里的一所大宅子给孙策使用,而且拜孙策的母亲为义母,“有无通共”(《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以下不注明者同此),在财力上支持他。周瑜二十一岁(195)时,收到孙策的书信,要他到江东发展,周瑜就带兵来和孙策会合,协助孙策打下了长江下游和淮河以南的许多地方,是东吴的奠基人之一。本来袁术想用周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谢绝了,借口只要求当个地方官。那个地方在今安徽北部,靠近长江,离开袁术比较远容易摆脱忙于争夺中原的袁术。建安三年(198周瑜终于找了个机会,就过江投奔孙策了。孙策立即任命他为中郎将。周瑜多才多艺,“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共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所以滥竽充数者在周瑜那里绝对混不过去。“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这个“周郎”的“郎”,和我们在戏曲中常常听见那些少妇称自己的丈夫为“李郎”“赵郎”的“郎”可不一样。主要也不是因为周瑜年轻,因为在古代,女子十五岁男子二十岁就成年了,三十就是“半老”,不到四十就可以自称“老夫”,活到五十就算已享天年,哪像现在还算中青年!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都是二十多岁,都称为“大汉”,而后代,比如唐代和宋代诗人提到指挥赤壁大战的周瑜,都叫他“周郎”,其实那时候周瑜三十三岁了。当时被人们普遍称为某“郎”的男性,都是相当杰出的年轻人。据《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孙策年少时“士民皆呼为孙郎”,袁术常常感叹说:“(假)使(我袁)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孙策死时才二十六岁。所以周瑜这个“周郎”的称呼,不仅仅是因为他才二十四岁,而且和他雄姿英发,文武双全,又身为“中郎将”这个高级军官的职位有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漂亮周少帅”的意思。

孙策去世后,周瑜忠心耿耿地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建安七年(201),曹操打败袁绍以后,威势大震,想要吞并东吴,写信给孙权,让他把儿子或弟弟送去当质子(人质),实际上就是要他死心塌地地俯首称臣。孙权召集群臣商量,位居文臣之首的长史张昭等犹豫不决。孙权不愿意将质子送去,就让周瑜一个人陪他去看母亲。周瑜详细分析了春秋时期楚国由弱变强的历史经验与东吴的有利形势,说:如果“质一入”,就不得不与曹操周旋,“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受对方控制)。极(地位到顶)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质子),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孙权的母亲说:“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孙策)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当时周瑜二十八岁。可以说,在事关东吴命运的多次重要关头,周瑜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他一锤定音。周瑜建安十三年 (208)大破曹军时只有三十三岁,三十五岁(虚岁三十六)因病去世。他有两个孩子,女儿嫁给了太子,儿子娶了公主。由于孙权特别长寿,活了七十一岁,他那个当太子的儿子死得早,周瑜的女儿没有成为皇后。

周瑜第一冤

一说起周瑜,人们就会想起《三国演义》中或是戏曲舞台上那个心胸狭窄、最后被诸葛亮气死的东吴大都督来。《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实在是很受委屈,周瑜之冤主要是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赤壁之战的头功被剥夺。

从《三国演义》来看,赤壁之战大胜从头至尾主要是诸葛亮的功劳。从对曹军作战的策划开始,到关键的一招借东风,立头功的都是诸葛亮。最重要的是,周瑜的计谋总是不如诸葛亮,不是被诸葛亮识破,就是慢半拍,差一步。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初步说服孙权之后,孙权紧急召回在鄱阳湖训练水军的周瑜。东吴的文臣基本上都是主降的,主要武将都主战,也有的主降。周瑜想再试探一下诸葛亮究竟是否真的打算和曹操打一场大仗,就故意说:“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说得似乎经过深思熟虑,连鲁肃都吃惊得批评周瑜忘了孙策关于外事问周瑜的托付,他这是 “从懦夫之议”,两人争辩起来。“孔明只袖手冷笑”,鲁肃问他为什么,诸葛亮说鲁肃“不识时务”,周瑜决定投降曹操,“甚为合理”,可以“保妻子”“全富贵”,东吴国运变化(灭亡),那是天意,没什么可惜的。气得鲁肃大怒。然后诸葛亮用激将法说,也用不着派遣使者献上江东六郡的印信,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只要派一个使者坐一只小船,送两个美女给曹操,他的百万大军就会退了。曹操是个好色之徒,他以百万大军南下,就是为了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为此他修了个铜雀台,让他小儿子曹植写了一篇《铜雀台赋》。这赋就说的是他家该为天子,一定要得到二乔。周瑜说,这赋你记得么?诸葛亮说,我喜欢那篇赋的文辞华美,就私下记住了。周瑜说,念念。诸葛亮就将《铜雀台赋》背诵了一遍。里面有“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毛宗岗在《三国演义》四十四回回前总批中说:“《铜雀旧赋》云:‘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蝃栋(古书上指彩虹)。’此言东西有玉龙、金凤之两台,而接之以桥也……孔明乃将‘桥’字改作‘乔’字,将‘西’改作‘南’字,将‘连’字改作‘揽’字,而下句则全改之,遂轻轻划在二乔身上去,可谓善改文章者矣。”诸葛亮故意改了几个关键字句,把连接左右双台的两座桥说成是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诸葛亮故意说:当年匈奴单于率大军入侵,汉朝天子许以公主和亲,现在何必可惜两个民女呢?周瑜说,你不知道,大乔是已故孙策将军夫人,小乔是我的妻子。诸葛亮急忙装出一副“惊恐之状”,表示自己实在不知,“失口乱言”,连说“死罪”。周瑜说:“吾与老贼誓不两立!”而且说刚才我说投降是试探你,我北伐的决心早就下定了,决不改变,“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于是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本来是诸葛亮去东吴求救,希望东吴助刘,现在反过来周瑜和东吴向刘备、诸葛亮求助了,周瑜被诸葛亮蒙了。

不过两座桥变成“二乔”也有文字上的原因,因为大乔、小乔姓的“乔”本来就是桥梁的桥,而不是乔木的乔。后来这事可能成为民间传说了,至少到唐代已经由桥梁的桥变成了乔木的乔了。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名篇《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里用的就是乔木的 “乔”,而不是桥梁的“桥”。不过杜牧的诗倒是证明,赤壁之战胜利的头功确实应该归于周瑜。诗里说得明明白白,是东风帮了周瑜的忙,而不是诸葛亮帮的忙。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能证明至少到北宋末年大家还都认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指挥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笔下的周瑜在指挥赤壁大战时没穿军服,没有穿着盔甲直接在前线厮杀,而是儒生打扮,戴着头巾,摇着羽毛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由此可见,在苏轼生活的北宋年间,在人们心目中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还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而且周瑜是戴着儒生的头巾,摇着羽毛扇,没有亲自上阵,而是在指挥部里从容不迫地夺取了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胜。只不过苏轼说“小乔初嫁了”,时间不对。因为周瑜娶小乔是建安三年(198)的事,当时他和孙策攻下皖城,得到桥公的两个非常美丽的女儿,孙策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至于“二桥”怎么变成了“二乔”,本书“子虚乌有乔国老”有专门分析,此暂略。

许多读者在读到“羽扇纶巾”时都不大明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写得清清楚楚,曹操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当时是三九大冷天,怎么周瑜还摇着羽扇呢?这会不会是指诸葛亮呢?就是周瑜。这摇羽毛扇可不是为了图凉快,而是儒生风度需要,成了儒生的习惯。就像现在有些围棋高手下棋时总是拿着一把折扇一样,屋里有空调,一点不热,也照样拿着。据说,这里头还有心理学上的讲究。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开三巨头会议时,有时候斯大林一边注意地听着别人发言,一边同时用铅笔在一张纸上写着,有时候自己说话时也写这个细节自然立即被美国人和英国人注意到了他们的情报人员想方设法弄到了斯大林写的这些纸。只见上面涂得乱七八糟,怎么也破译不了后来请来了心理学家一起研究,最后心理学家说,有些人在做非常重要的事时,有一部分余遗(剩余)精力需要排遣,那样才能更加集中精力因为开会主要是动脑子,用心听,小心说,手没事可干,于是就在纸上乱画,这就是一个排遣余遗精力的办法。三国时折扇还没有出现,所以周瑜拿的是羽毛扇,作用就是让舞刀弄剑的手能够活动活动,排遣剩余精力,以便使自己脑子的精力更加集中于指挥,有时候也成为一种习惯或风度需要。后来,尤其是在戏曲舞台上,“羽扇纶巾”成了诸葛亮的专利了,这样就显得更有学问和计谋,更加成熟。周瑜就更加吃亏了。

所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当然是指火攻。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想到了火攻,但是诸葛亮也想到了。这是周瑜和诸葛亮在智慧较量上唯一一次打成平手。其实,根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记载:火攻这个高招是周瑜的部将黄盖提出来的,他说:“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当然,《三国演义中也写到了黄盖建议用火攻,看来似乎是忠于历史,但那毕竟是在诸葛亮和周瑜都决定火攻之后,它的首创价值已经失去了。

说到火烧赤壁,许多读者都有一个疑问:怎么似乎有两个赤壁,究竟是怎么回事?三国时发生赤壁之战的赤壁在今湖北南边洪湖地区紧靠湖南省的蒲圻市,长江边有赤壁山。杜牧《赤壁诗写的应该是这里。另外,在湖北东部的黄冈(现在的黄州市)长江边有一座突出的高大岩石,形状险峻,大概远看像个大鼻子,颜色赤红,名叫赤鼻矶。后人误以为就是当年大战一场的赤壁,还说颜色发红是当年火烧赤壁时留下的。越传越神,成了名胜古迹。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贬官到黄州,自然要到那里去游览、凭吊这个古迹一番,还写下了著名的散文《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还有千古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他说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这个赤壁,本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由于苏东坡名声极大,又留下了几件千古名作,成了读书人必读之作,苏轼离开现在已经八百年了,这个赤壁也成了真的古迹了。因此黄州赤壁又叫东坡赤壁。黄州的东坡赤壁比蒲圻的周郎赤壁更加有名。其实这两个赤壁差三四百里地呢。

实际上赤壁之战周瑜的作用要大于诸葛亮。首先是因为周瑜一贯主战,而且实际掌握东吴兵权,他对曹军实力的分析比诸葛亮故意虚张声势要准确得多。周瑜说曹操号称八十万,其实不过十五六万,而且远来疲惫,又不习惯水战和南方气候,不少人生病;刘表部下新降,并不忠诚。“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孙权亲切地抚摩周瑜的后背说,你的话完全符合我的心意,只有你和子敬(鲁肃)和我的想法一样。五万士兵一时难以集中,我已经选拔了三万,“船粮战具俱办”,你们先出发,我会继续调集兵马粮草,“为卿后援”。你们能够取胜最好,如果失败,就回来,我要和曹操决战。《三国演义》中基本上用的就是《三国志》中的原话。因此尽管诸葛亮在说服孙权参战上作用巨大,但是促使孙权最后下决心的是周瑜。所以后来孙权称帝时说,当年要是没有周瑜,我当不上皇帝。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引《江表传》说,当时诸葛亮去东吴还没有回来,而曹操大军日益逼近,刘备非常惊慌,每天派人到江边看望孙权的军队来了没有。一天,有人骑马来向刘备报告说,望见周瑜的船了,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不是曹军的船呢?那官吏说,我看船就认出来了。刘备派人请周瑜来,想慰劳他。周瑜说,军务在身,走不开。如果你能够屈驾光临,那就再好没有了。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既然他请我,我如果不去,就显得不像结盟的样子了。于是就坐了一只小船前往。刘备问,你有多少士卒?周瑜说,三万。刘备说“恨少”。周瑜说,这就足够了,你看我打败曹操。他信心十足。但是刘备并不完全相信用瑜一定能够战胜曹操,只给了关羽、张飞两千人,配合周瑜作战,主力由自己控制,以免一旦失败,自己会全军覆没。不过另外一条注认为此说不可靠,因为当时刘备“雄才”,但几乎到了灭亡的地步,求救于东吴而获得帮助,不会这样做。这种说法是吴人想美化自己(编造)而已。

其次是周瑜训练和指挥的东吴军队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此战孙刘盟军的主力,尤其是水军在辽阔的长江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三国演义》之前史家与文人普遍的看法。即使《三国演义》流传之后,历史学家和具有历史知识的文化人,也都明白周瑜的首功作用。刘备方面只有关羽指挥的一万人是精兵,另外只有刘表的大儿子刘琦部下万把人。再说,火攻和黄盖诈降,历史上都和诸葛亮没有关系,这些都是为了突出诸葛亮这个主要人物而作的改动。

周瑜第二冤

《三国演义》中周瑜之第二冤是器量小,嫉妒心极强,多次想杀害诸葛亮未遂,尤其是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监造十万支箭出来,而且在人员、材料上故意刁难他,存心要置诸葛亮于死地。而当东风刮起来时,周瑜立即派人去杀诸葛亮。这简直是恩将仇报,品质恶劣!最后周瑜反而被诸葛亮气死了,人们往往对周瑜不表同情。这个问题比第一个冤屈更加严重,因为那终究是功劳大小而已,可这是品质问题,所以必须弄清。

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个虚怀若谷、胸怀博大的谦谦君子,根本不是小肚鸡肠者。《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说,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很得人心),唯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说:“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陈年美酒),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毛宗岗在四十四回回前总评评点周瑜的忌妒时有几句话讲得非常精彩:“周瑜非忌孔明也,忌玄德也。孔明为玄德所有,则忌之,使(假如)孔明而为东吴所有,则不忌也。观其使诸葛瑾招之之意可见矣。”他说,庞涓忌孙膑是因为他们同事一君之故,所以庞涓想杀孙膑,那是为己,是个品质问题。而周瑜想杀孔明是为了东吴国家利益,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不是品质不好,所以“周瑜真爱孔明之至耳”。小说为了使人物个性鲜明,对比强烈,过于突出了周瑜的心胸狭窄,电视剧也基本上是这个路子。当然作为艺术形象,气量狭窄的周瑜也是很成功的。

在戏曲中周瑜就更加吃亏了。其实诸葛亮比周瑜小六岁,但在戏曲行当中属于老生,挂髯口,一看就老成持重,似乎那每一根胡须都体现了智慧;再加上拿羽毛扇,更显得足智多谋。而周瑜属于小生,唱腔用的是小嗓,在诸葛亮面前简直像个晚生后辈,一看就没有诸葛亮成熟。

所以我一直认为,把周瑜写成心胸狭窄是《三国演义》最大的冤案。不过这是艺术需要,没有办法,不能平反昭雪,也没有必要平反,大家知道成功的艺术形象周瑜并不等于历史上的伟大统帅周瑜,就行了。电视剧里唐国强演的诸葛亮演得很好,就是形象老了点。刘备比诸葛亮大二十岁,结果电视剧里好像岁数差不多似的。由于戏曲中的诸葛亮都是老生扮演,留着髯口,电视剧的导演和演员大概先入为主了。

猜你喜欢

孙策东吴孙权
赛雷三国
东吴·名家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孙策缘何英年早逝?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孙策缘何英年早逝
PHOTO FINISH
任用拆台的人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