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诗歌鉴赏的注释问题——以一则补注的误导为例

2010-08-15梅其涛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巴东一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无影悲苦词人

■ 梅其涛(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巴东一中)

2009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十一月联考的诗歌鉴赏题选用了北宋词人张先的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鉴赏试题附有注释:“张先,北宋词人。乙卯年:1075年,时年作者86岁。笋柱,指竹制的秋千架。”其中一则鉴赏题说:“‘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一句历来为人传唱,请结合词人的感情作具体赏析。”

对此句体现的作者感情,3/4的考生答案为“叹时光流逝年华衰老”或“年迈体弱生活孤寂。”这与参考答案“表现词人游乐一天后,心情格外恬适和舒畅”相去甚远。

我问学生,一首描写寒食节欢快热闹的词作为什么竟然读出了孤寂悲苦呢。学生说,注释里写得明明白白,此时词人 86岁,年老体衰,白天看过热闹,晚上歌歇人散,剩下一个人孤零零独立空院,加上月夜冷清静幽,杨花飘零,自然要生出悲苦的心情;而且,老师您看,“无数杨花过无影”与人生岁月一去无踪影不是十分相似吗?

看来试题下关于作者86岁高龄的注释帮了倒忙。

学生的读解犯了两个错误:一强调了读者的主观性,二忽视了解读的整体性。学生的逻辑是,既然词人年迈体弱,自然来日无多,既然来日无多,当然会哀叹愁苦。这是读者根据注释“86”强加给作者的,此为主观性。既然白天热闹让词人欢喜,晚上清寂当然会寂寞了;既然杨花这一古老意象与愁有关,并且,“杨花过无影”与人生岁月一去无影踪十分相似,那此一句就是表现悲苦的了,这又是断章取义,须知解读诗歌一定是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体悟情感要特别注意统一性和整体性。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的上阕先写白天寒食节热闹的景象,龙舟竞渡,鼓声震天,秋千频荡,笑声盈盈,呈现的是欢闹喧嚣。但上阕并非只有喧嚣。“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我们看到了词人的行踪,他从欢闹场抽身出来,去了郊野(也许独自一人,也许三五好友),踏青拾翠,在自然山水间,在和风丽日里,沉醉悠游,以致忘归。虽然周围陆陆续续有人来,但整体上不是喧嚣。由此可见,词人并不只是特别地喜欢热闹,反而是寻找人少处踏青拾翠,这似乎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喜静。而下阕呈现的全部是人群散去后的宁静,笙歌已放,山暝院静,月亮升上来了,一派清明皎洁,满世界都沉浸在朦胧银辉里,澄澈明净,词人置身院落,畅神写意。爱热闹也爱宁静,或者说爱热闹更爱宁静,这才是词人通过词句呈现出来的情感。从词句中读出悲苦是经不起推敲的:全词共八句,前六句都是喜爱欢欣,后两句却急转直下而悲苦,情感变化太突然,前后不谐调。如果说通过后两句的月色清幽和无影杨花挖掘出高龄词人的淡泊心境和闲适情怀,是可以的。

让学生误读的主观原因当然是学生自身鉴赏能力偏弱,客观方面无疑是那个画蛇添足的补注。如果没有补注,这首词文句浅显,我想学生通过想象,体悟词人在寒食节当天的喜悦,是毫无难度的。当然像这样蹩脚的补注并不常见,不过我们倒是可以探讨一下什么是好的、必要的补注。

首先是为什么需要补注?诗歌鉴赏要得分、得高分,学生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赏读能力和答题能力(主要是答题技巧)。这些年通过一线教师和试题研究专家努力,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模式,虽然较为死板,但还算有规律,学生只要依样画葫芦,就不会出大问题。真正让学生头疼的还是读解诗歌。读解诗歌的能力是由生活经验、百科知识、阅读方法等一起形成的综合素养。要鉴赏诗歌,先读懂诗歌,注释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读懂。当学生阅读理解出现障碍,教师最容易提供帮助、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百科知识。试题中的补注所起的作用就是给学生理解诗歌铺路搭桥。

高考诗歌鉴赏题附有补注十分普遍,2008年全国十八套题,有注释的占14套,2009年有12套。补注涉及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字词注释,二是背景知识。其中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生平、所属朝代、人生经历、政治主张等。

其实,试题中的补注除了帮助学生理解之外,命题者还有一个隐含的动机:便于阅卷。因为“诗无达诂”,学生多样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说,只有好与不好的区别,没有对与错之分。如果尊重学生的解读,他们的答案(虽然不是最佳答案)恐怕是丰富多彩的。

记得话题作文刚出来的时候,学生作文是否偏题,老师和学生往往各执一端,老师认为偏的学生并不认账,因为话题作文讲究话题与作文主题的“相关性”,而无论看起来多么遥远的话题与主题之间,总能通过语词间搭桥产生联系。老师觉得牵强,学生反而说这不是牵强,而是另辟蹊径。这样作文试题的严谨性就产生了动摇。命题者正是担心学生的解读没有边际又不是毫无道理,又为了降低阅卷难度、节约阅卷时间,于是加一些补注,让学生在补注的帮助下得出试题答案。而备考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早就对命题者这一招明了于胸。契诃夫说写小说的细节描写,第一节有把枪挂在墙上,那么到了第三节第四节就会把子弹射出去。学生的思路是抓住这把“枪”,就能轰开隐秘的诗歌情感的大门。因为找到了“86”这把解读的钥匙,学生就有了从“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得出了“叹时光流逝年华衰老”或“年迈体弱生活孤寂”的答案。

那么,试题需要什么样的补注呢?

生僻字词的注释是必须的。像《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笋柱”不注释学生就完全不明白句意。江西卷2009年 (以下所引试题均为2009年高考题)司空曙的诗“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蔡家亲”指“表亲”,不注绝大多数学生就十分费解,鉴赏考查的目的会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看不懂诗句而无法实现。

常见的重要文言实词不必注,因为恰好可以借此机会考查学生的阅读积累。比如上海卷考查了白居易的《早兴》,试题对“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中的“觉”有注释,实际上,沪教版教材里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觉”乃“睡醒”之意。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之“觉”,同样用是此意。把诗句里这样关键又常见的词语注释出来,难以考查不同语文素养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分辨不出水平的高低。还有福建卷诗歌题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之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之歌),广东卷诗歌题“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之“上弦”(上弦月),稍有文言常识的都知道其含义,如果连这样的基本文言常识都没有,所谓鉴赏也不过是乱说一气。自然这样的注释实属多余。

注释词人的生平经历和政治主张更要谨慎。如前所述,加注的好处是降低读解难度,但降低难度也意味降低了区分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注释的提示下按图索骥,这不能不说是解读捷径。就像日常的阅读教学,作品的写作背景介绍稍有不慎就让学生的读解变成了“主题先行”,阅读便成了印证式的。全国卷Ⅲ是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题目问,词的后两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因为试题的注释①是“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要答出“表达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一点也不难。又,全国卷Ⅰ诗歌是姜夔的《次石湖书扇》,“有人说诗歌后两句歌颂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这本是开放题,同不同意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因为有注释“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后归隐石湖;姜夔……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此诗为拜见范成大时所作”,绝大部分考生联系到访客和主人的特殊身份,会认为此处“人”指趋炎附势小人,不会去想到此处可泛指一般人。这样的注释让开放题有名无实。

由此可见,诗歌鉴赏注释需谨慎,否则,既可能画蛇添足误导学生,又可能降低难度让考试选拔失信。

猜你喜欢

无影悲苦词人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词人的职业
幸福
怪盗无影
来无影去无踪
大侠风无影
大侠风无影
林逋梅妻鹤子
母羊的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