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言悟文,以文证言
——文言文“言”“文”关系的思考

2010-08-15葛云杰

中学语文 2010年3期
关键词:词义现代汉语文言

葛云杰

多年来,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多将重点放在字词讲解上,很少甚至不进行文章的用词、技法等方面的教育。新课改以来,如何看待、处理文言文教学“言”与“文”的关系,渐为人们关注。在今年暑期的山东省“十万教师大培训”中,这个话题成为研讨的热点。

在这个语境里,“言”指的是文言字词、语法等基本知识,“文”则是指文章的阅读鉴赏。本文拟就这个话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方家。

在笔者看来,学文言文的目的大概可以定位为:理解基本知识,阅读古代典籍,汲取文化精华。“理解”是指不但要知道文言语言知识,而且要熟练运用。“阅读”是指不但要读懂字面意思,更要体味、领会文章妙处。“汲取”是指不但要吸纳古人的智慧结晶,而且要创造性地运用于今日的生活。这不同维度的三个目标是一个整体,相得益彰,只有因人而理解程度的不同,却不能人为地分割。简言之,就是“以言悟文,以文证言”。

“以言悟文”是说要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理解语句含义,领会文章意思。

依据本人的经验,文言知识的核心内容依次是词类活用、通假字、词义演变、特殊句式和“六书”。之所以选择这五方面内容并这样排序,是从文言学习的实际出发的。我们知道,学习文言的障碍主要在于字词的正确理解,更准确地说是对古今字形相同而意思不同的字词的理解。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明白,阅读文言文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并不是对生僻字句的理解,出错的往往正是我们自认为认识、熟悉的字词。比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中没有一个字是与现代汉语的字形不同的,但是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就会闹出笑话——把“十分悲伤”(大戚)理解为“显赫的亲戚”,把“流眼泪”(出涕)理解为“流鼻涕”。

为什么会这样呢?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作前摄抑制,这种干扰是由于神经过程的负诱导规律而产生的抑制的结果。具体到文言文学习上,就是先学习的现代汉语知识对后来的文言文学习的干扰。上文中的“戚”在现代汉语里常用的是“亲戚”的含义,“忧愁、忧伤”之义仅存于“悲戚”、“休戚与共”里,而文言文常用的则是“忧愁、忧伤”、“家人以外的亲属”,基本上属于词义演变中的词义缩小现象。“涕”在今天指鼻涕,在文言里却是指眼泪,是典型的词义转移。如果这两个字是生僻字,相信读者会老老实实地去查字典,去找正确的解释。但是,偏偏这两个字是大家都认识的,是大家自以为很了解的,于是就按照学过的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翻译了,于是前摄抑制就发生了,于是就出现了错误——文言文学习的难处也就在这里。

从语言学习方式来说,我们学习现代汉语先是习得——耳濡目染,不自觉地学,逐渐形成习惯,然后是学得——有意识地、主动地学,以语言理论指导、规范语言活动。由于使用频率、语言环境的限制,文言学习的主要方式只能是习得,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学习,要在语言理论的指导下学习。所以,在文言文学习中,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是绝对不能 “淡化”的,要“淡化”的只能是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要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形成一种语言的理性自觉,才能较好地克服前摄抑制。

从具体内容而言,“词类活用”是词义变化的重要途径,“词义演变”是词义变化的现象概括,“通假字”是文言误读频率较高的区域,“特殊句式”是将文言翻译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的基础,“六书”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从字形推知、理解词语的含义。总之,这些是文言学习的基础,如同英语的26个字母一样,不可遗漏,也难以跨越。

要特别指出的是,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绝对不是单纯地为了记住一些名词术语,而是为了用其解读文章,这也是新课改所强调的。所以,学习的方式一定不能是孤立的讲解,一定不能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将其放在活生生的语言活动中去讲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分析中发现、理解、总结、归纳。方式要多样,方法要灵活。比如可以以今类古,来帮助理解文言现象。例如名词作状语的问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来分析。曲阜方言里往往用 “蜜甜”一词来形容某种水果如何甜,“蜜甜”就是“像蜜一样甜”,这不就是典型的名词作状语吗?又如使动用法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以从现代汉语兼语句的特点,甚至可以让学生用英语中学过的谓语动词可以带宾语、非谓语动词不能带宾语的知识去理解。总之,一定不能将结论生硬地灌给学生,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大量的、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得出结论。这样做,一来学生是有兴趣地主动地去探索,而不是被迫记住条条杠杠,二来学得的语言知识是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有鲜活的语言场景的,更容易内化为读解能力。

学习的第二步就是“以文证言”,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语义,体味语言,感悟古人撰文的妙处,进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由于在竹简等坚硬的载体上书写困难等原因,古代汉语十分讲究语言的精练,用词简洁、精准。如,我们现在常将“疼痛”、“官吏”、“贫穷”并称,不加区分,而古人则分得很清楚。单说“疼痛”吧:“疼”从“冬”,一般是指急性发作的、烧灼感的、开放发散的、尖锐刺激的疼痛的感觉,要用“冰敷凉遏”之法来治疗;“痛”从“甬”,甬为道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一般指慢性的、长久持续的、憋胀的、钝挫的疼痛的感觉,就要用温暖开通之法来医治。规范的中医问诊一定会仔细地询问患者:是“疼”,还是“痛”?是“饥”,还是“饿”?是“疲”,还是“劳”?用词相当严谨,精细入微。(参见徐文兵《字里藏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由于对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区分、把握得十分精准,古人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就表现得非常精当传神,常有一字不易(更改、替换)之说,遂有很多“炼字”的美丽故事。且不说“僧敲月下门”,也不说“春来江水绿如蓝”,但说一句极为平常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句中的“暖”就不可用“热”来替换。“暖”从“日”,是太阳的光芒给万物带来的温度提高的变化,是渐变的、自然的,而不是突兀的、猛烈的,因此,“暖洋洋”、“暖和和”就是一种渐渐升起的簇拥全身的感觉,是那么的惬意和舒适,十分享受。“热”从“火”,是由于燃烧而造成的温度的升高,不是温和的、缓慢的,而是突然的、猛烈的,因此,“热辣辣”、“热烘烘”就是一种猛然而至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感觉,是那么的令人烦躁焦灼。

在这个句子中,“春江”指明了具体的时令。在这个季节里,冰消雪融,惠风和畅,万物复苏,生机初现,温暖的信息从大地深处慢慢地传来,告知各种生灵新的生命季节的到来,用台湾作家张晓风《春之怀古》的描叙就是:“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此时,在清澈的水中,“拨清波”的“红掌”也必然会领先性地感知大地体温的变化,必然会将这种暖暖的期盼了一个漫长难熬的冬天的快感迅速地传遍全身,告知身体的每个器官、每个部位:“春天来了!”不但如此,压抑不住的内心的欢乐又变为愉悦的鸣唱,欢快的扑翅,惬意的拨水,把春天的消息,把心中的喜悦告诉整个世界!

由此,我们想一想,体会一下,“春江水暖鸭先知”描绘了一幅多么有趣而又充满了生机的画面啊!一个“暖”字又是何等精妙!

又如,这次培训中好几位老师执教的《鸿门宴》,其结尾是:“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咋一看,这句话很浅显易懂。在平常授课时,我们也都一般将其一带而过,简单翻译为“刘邦回到军中,马上杀了曹无伤”。单就授课而言,这样解释并不算错误,但从文言文教学来说却很是粗糙的。

我们知道,在文言文中,“诛”、“杀”并不是一个双音词,而是各有其义、各负其责的两个不同的词语。“诛”从“言”,是责问、谴责,后引申为讨伐、杀死,侧重于语言的审判,所谓“口诛笔伐”是也。

不妨引领学生思考一下:话说刘邦南征北战,历尽千辛万苦,刚刚入咸阳,立足未稳,局势未定,鸿图未展,猛然间就传来项羽大军即将齐临城下的噩耗,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舍出身家性命,前去应付“天下最难吃的饭”,他心中的懊丧、愤怒就可想而知了。不承想,刚一见面楚霸王就把底细全交出来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可以想见,就在这一瞬间,刘邦就不由地在心中大骂,恨得咬牙切齿,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这个奸细!所以,当其不惜留下张良作人质,“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回到军中的第一件事肯定就是要拿曹无伤问罪,必杀之而后快,曹无伤必死无疑。但是,眼看人头就要落地,左司马肯定要为自己辩解——即使他不辩解,坦然服罪,刘邦也要召集众将,慷慨激昂,细数罪状,一一道来,大加斥责。一来,让曹无伤死死个明白;二来晓谕部下,以示警戒;三来,倾诉心中之痛,化解内心之忿。言至激愤处,群情震怒,义愤填膺,呼声啸天,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于此时,刘邦一声令下,只见寒光一闪,人鬼两分,端的是大快人心,何等解气!

而这一切,岂能只用“马上杀了曹无伤”来简单释之!又岂能将“诛杀”等同于“杀”。就词语选择而言,在这个语境中既不可只“杀”不“诛”,更不能只“诛”不“杀”,必须而且只能是“诛杀”,二者缺一不可,且词序不可颠倒。

又如,这篇文章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较多,要结合具体语言的分析,在阅读鉴赏中,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刘邦在项伯连夜赶来报信时,为与之结成“统一战线”,马上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即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项伯,尊之为大哥,甘愿屈为小弟。见面后,更是“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毕恭毕敬,趁热打铁,结成了联盟。这样,才会有后文的“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伯才会不惜自己的性命,像鸟用翅膀一样拼命地遮挡刘邦,保证他的安全。一个“兄”字表现了刘邦在大事面前的机智、忍让,一个“翼”字表现了项伯对沛公安危的关心、呵护。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语法就不再是枯燥僵化的条目,而是形象言语生成的基础,言语也不是死守规则的刻板教条,而是语法催化下的连珠妙语。

如此精研细读,教师怎会有文言文难教、文言文没有教头的感叹呢?如此细细品味,学生又怎会有文言文难学、文言文枯燥的感觉呢?

说到这里,必然有老师会说:篇篇都像你这样去讲的话,一个学期下来能讲几篇课文呢?

这的确是个实际问题,也是我们最容易出现认识错误的地方。

我在日常教学中基本是精讲,学生则是精练。也就是说,要通过准确详细的分析引领学生进入古代文学的殿堂,交给他们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用语言的理性自觉去指导语言分析,在具体言语活动中感悟言的规律。因此,对手中的教材就要大胆地取舍,完全没有必要每一篇都去串讲——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唯恐学生学不会文言文,于是就多讲,拼命地讲,每一篇都细细地讲,结果学生听得累,老师讲得累,大家一起烦——而是精选篇目,讲深讲透。一般而言,一个学期我只精讲4—6篇文言文,一篇平均讲4—5节课,前两节课学语言知识,分析语言规律,后两节课学语言运用,欣赏文章写法,与学生讨论、对话,让他们写赏析性文章。用这样的方式来教,用这样的方式来学,学生可以几乎对一篇篇范文烂熟于心,熟练掌握,举一反三,就可以在早自习、课余时间很轻松地读懂、领悟其他课文,效果比稀里哗啦通讲十多篇二十多篇要好得多。我们整天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是面对教材却是唯唯诺诺,不敢有半点自主选择;或是懒得去想,顺着教材讲就是了,时间充裕就多讲,课时少了就少讲,能讲几篇算几篇,讲到哪算哪。这样下去,师生必然就会共同倦怠,共生厌心。

具体到选文的标准问题,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首先,语言点要集中,让学生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掌握文言语言现象。其次是结构严谨、文笔优美,让学生既能够体味行文之妙,又能验证、巩固基本知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上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结构。考虑到语言的典范性和写作技巧的学习借鉴,从文体而言,我认为可以古代散文为主要载体,具体从年代来说就是,高一以《史记》、诸子散文为主,高二以唐宋八大家为主,高三则以桐城派为主,细细研读,形成梯次,逐步提升。

总而言之,我觉得文言文学习之要义就在于“以言悟文,以文证言”。“言”与“文”实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依傍,相得益彰,二者不可偏废。

在笔者看来,就本质而言,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建立这样的观念:让学生走进一个个活生生的言语生命,而不是接触一个个僵硬的语言标本。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真正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词义现代汉语文言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