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唐俗乐研究导论

2010-08-15王安潮

镇江高专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俗乐音乐史乐谱

王安潮

(1.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研究所,北京 100031)

0 引言

开放的唐代,俗乐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不仅得益于俗乐本身的发展,也得益于隋唐统治者对其偏爱并在宫廷音乐生活中重视其发展,还得益于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族音乐的传入并与其逐步融合。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西域周边的民族音乐及外族音乐开始成为宫廷“乐部”的正式编制。俗乐开始正式被统治者所接受,包括民间曲子、说唱、歌舞乐、寺庙音乐、琴乐等都成为俗乐的体裁之一,有时还杂用四方土舞、夷乐、散乐等,甚至祭神的雅乐中也融进了俗乐素材。如岸边成雄在《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中曾指出,玄宗朝时曾想复兴雅乐,但俗乐却实际上控制了唐代音乐,其所谓雅乐,实质上与胡俗乐相接近[1]。李石根在《唐代音乐文化的两大体系》一文中亦指出,“大唐雅乐”中包括了古代的雅乐传统以及各种俗乐与胡乐因素[2]。在唐代的俗乐之中,外夷音乐逐渐受到重视,和中原的民间音乐一起,构成宫廷乐部中的宴享音乐。

俗乐在隋唐两代获得发展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历史特点之一,由此成就隋唐朝为中古时期歌舞音乐之鼎盛期,俗乐是这一历史成就的重要组成基础,也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宋金及以后的俗乐和杂剧音乐等都从隋唐俗乐的发展中汲取了营养,表现有保留在杂剧、散曲音乐资料中的隋唐俗乐曲牌;明清俗曲和昆曲中保留的隋唐俗乐曲牌[3]。可以说,隋唐俗乐除了成就自身的辉煌外,还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因此,研究隋唐俗乐对认识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作用。而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领域,古代遗存的乐种(如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中还保留着隋唐俗乐的成分,甚至在日本的雅乐中都大量存留[4-5]。因此,隋唐俗乐研究对当今民族民间音乐和东亚音乐及其交流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现存学术缺失引发隋唐俗乐研究

仅有历史价值还不足以引发其研究的学术意义,学界对其眷顾的缺失才是问题促发的根本。目前,学界对“隋唐音乐”的研究多侧重于隋唐“雅乐”部分,如律吕制度、礼乐制度等,这可能和雅乐的记载较详备有关。礼乐制度方面的研究,如:岸边成雄于20世纪60年代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代音乐史的研究》[1]、孙晓辉的博士论文《两唐书乐志研究》[6]、任爽的《唐代礼制研究》[7]、左汉林的《唐代乐府制度研究》[8]、柏红秀的《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9]。雅乐律方面的研究,如陈应时[10]、李石根[11]、潘怀素[12]、岸边成雄[1]等学者针对唐雅乐律的论文。在俗乐研究方面,多集中于“乐调”(主要集中于“二十八调”)、“乐谱”(主要集中于“敦煌琵琶谱”)等专题研究上。此外,在词曲研究方面,有任二北、王小盾、李昌集等扬州学派在唐代音乐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在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中,有秦序[13]、关也维[14]等专家。

隋唐“俗乐”不是“燕乐”的代名词,其范畴有大小、新旧之分,所涵盖的范围较广,而历来的研究多集中于“燕乐”。隋唐俗乐有所属的多样体裁和自身独立的发展历史,它有专属的表现形态和呈现载体,它有流传的文本和鲜活乐种,甚至有大量乐谱留存[15]。隋唐俗乐在宋蔡元定之时倍受重视[16],它在“隋唐音乐”中乃至中国中古以后的音乐史中都具有突出的影响。

上述研究现状和趋势说明,隋唐俗乐的研究尚囿于较小的范畴,这与它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它亟待进一步研究,以再现其本来面貌。笔者以为,应在如下的领域加深、拓展其研究:由于对俗乐体裁研究还较少,因此引发隋唐俗乐体裁的考证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隋唐俗乐人在以往研究中的缺失,因此加强俗乐人的研究有助于拓展俗乐的研究范围;虽然唐乐谱、乐调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乐谱佐证于乐调和史料的研究也尚待开展,这使得乐谱和乐调的研究进入“瓶颈”状态,因此对乐谱和乐调的研究应开辟新的思路,而通过俗乐研究的介入,将有助于拓展研究境界;对隋唐俗乐的地下之文物、地上之文献和乐谱也未结合于相互论证之中,王国维所倡导的“二重论证法”运用于俗乐的研究程度尚不够;对俗乐发展的历史线索研究也未在历史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全景观照,致使隋唐俗乐研究的视野尚不够开阔,理应纳入宏观研究的方法于其内;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国内外诸法综合运用的现象,因此,在俗乐研究中应引进、借鉴国外或相关学科的方法,如相关学科的综合、互证,借鉴国外相关方法加强音乐本体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隋唐俗乐的方法论推展。

由此可见,隋唐俗乐的研究尚有广阔的前景可展,表现之一是研究的领域众多,可突破的史学悬疑也多;表现之二是研究的应用价值颇高,可开拓新史学领域下的多学科综合,也可予以理论研究中对现实生活的关照;表现之三是研究的牵扯面较大,可以以“点”(隋唐俗乐)带“面”(中国音乐史),将中国俗文学艺术研究进行更广范围的纵向研究。因此,从理论上说,隋唐俗乐研究不仅对认识隋唐俗乐的历史与形态有着专题优势,不仅对梳理隋唐俗乐理论文献具有直接的针对作用,对乐调、乐谱的传承有理论的指导意义,还对认识隋唐音乐在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有参考价值。

而就课题对现实音乐领域的实践价值而言,俗乐是民间鲜活音乐的代表形式与体裁之一,是传统音乐的“潜流”,是中国传统中生生不息的火种。“乐失求诸野”,隋唐俗乐随着“安史之乱”等政治因素变化而流落到民间,在民间音乐中留下了历史踪迹。因此,其研究对认识传统音乐中唐乐遗音的形态及特征,以及对这些遗存的非物质文化遗存予以开发与保护,将具有实践参考价值。这不仅具有拓展现在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视域,还具有引入多元视角解读唐乐遗音的启迪作用。

2 古今乐史资料指引隋唐俗乐研究内容

有研究现状述评可见,隋唐俗乐研究既要进行个案的深入研究,把它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中重要的体裁进行的历史考证,对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奠定其基础并运用于现行史学教材,拓展历史的基础性知识点;也要注意历史线索的纵横关系梳理,纵向上要考察民间俗艺术流变的历史踪迹,横向上要考察它与雅乐艺术转化交融的过程,在研究中要适应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上的特点,结合文献、考古实物、乐谱解译等诸多学科成果对其解读。

从上述学术现状和研究中的内容缺失等状况,笔者以为研究中要解决的具体内容可分为隋唐俗乐“历史发展上的纵横关系研究”和“本体音乐形态分析论证”两部分,具体如下。

2.1 解决隋唐俗乐的历史考索

解决隋唐俗乐的历史考索,可分为3部分:1)隋唐俗乐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长线音乐踪迹,2)对隋唐俗乐涵盖下的体裁进行个案历史线索考源;3)隋唐俗乐艺人研索。

2.1.1 隋唐俗乐的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是认识音乐体裁上下演变的根本,就隋唐俗乐而言,其研究要以俗乐在隋唐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为中心,将之与先秦、魏晋、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俗乐作历史与形态的对比,探索出它在融合文化背景中的发展脉络及形态特点,使人们对之有较全面的认识。这其中将主要解决隐藏于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发展“潜流”的纵横关系及发展线索问题。

2.1.2 隋唐俗乐的体裁考源

体裁是细观乐种兴盛与否的基础,隋唐俗乐在当时种类繁多,据两《唐书》所载,唐都城内常有民间的杂耍之属戏游于集市,而繁盛的寺庙文化中也聚集着说唱、小唱之类,胡俗乐艺人集合于街市,切磋技艺,《乐府杂录》所载段善本、康昆仑斗技之事常为乐书所道。因此,对隋唐时期出现的各种俗乐体裁进行个案考证是深入研究其繁盛的基础部项。按照研究的现状,可将其分为歌舞音乐、民歌和曲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说唱音乐、四方音乐等部分来进行,其中还要探讨这些俗乐体裁与雅乐、外族音乐的交互影响的关系,力图探索出各种体裁的历史脉络。这其中牵扯到隋唐俗乐研究的范畴、体裁的时代特征及发展线索等问题。

2.1.3 隋唐俗乐艺人研索

学术的人文关怀将乐人研究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隋唐俗乐艺人有其特殊的音乐价值,对全面认识隋唐俗乐的艺术风采是有益而重要的补充。乐人研究将对有文献记载的隋唐俗乐艺人进行考索,对其在推动俗乐发展上的作用,对发展多元艺术交融、中外音乐融合中的历史作用,对俗乐宫廷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等进行缜密考述。这其中主要以民间文学的记载进行文献的辨析。

2.2 解决隋唐俗乐的形态剖析

要解决隋唐俗乐的形态剖析,可分为3部分,其中最后一部分的“形态”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入与展开。

2.2.1 隋唐俗乐的乐谱研究

乐谱是直接认识音乐形态的基础,唐传俗乐谱为此提供了可能,这将为杨荫浏先生所一直渴望解决的“哑巴音乐史”的音响开发提供基础,但历来的唐谱研究局限于节奏的争议而裹步不前。所以,这部分研究不以唐谱解译为重点,而以现有解译成果为基础。其中将牵扯到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方法问题,将运用笔者业已经过成功试验的“骨干音分析法”[17],对既有俗乐谱研究成果进行比对与研究。对有争议的节奏解译将引入舞谱在节奏解译方面的成果,对其进行新的论证。对尚未解译的古谱要按照较成熟的解译方法来进行,尤其将借鉴国外学者定量译谱方法,多角度地认识隋唐俗乐谱。

2.2.2 隋唐俗乐的乐调研究

乐调是古代音乐记载的重中之重,这为认识隋唐俗乐调提供了条件,但历来的“二十八调”争议局限于狭窄苑囿。所以,这部分研究将对文献记载中的隋唐俗乐调进行全面考证,针对当前已有成果,将结合译谱,进行综合论证。同时,结合现存乐种的曲例,运用“逆向考察法”,对乐调进行实例的辩证。这其中,将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成果对当前俗乐调研究中的“瓶颈”进行重点突破,不再将研究视野局限于“文本”的狭窄范围。

2.2.3 隋唐俗乐的形态研究

这部分将以乐谱、乐调的成果为基础,对文献记载中的俗乐进行结构、调式、旋法、韵拍等方面的音乐表现形态研究。这是以往研究缺失较多的部分,而如今相关领域内的成果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2.3 考察清楚隋唐俗乐的传承问题

传承问题不仅涉及到隋唐俗乐的古今关系问题,还将对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有益。鉴于此,可将这一研究分为两部分,主要从历史与形态的角度对隋唐俗乐所体现出的传承关系进行研究,而最后一部分的历史评价,则带有某种总结的意味。

2.3.1 隋唐俗乐的传承关系研究

隋唐俗乐不仅远播海外,也遗存于现存乐种中,其传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它在唐后期及宋以后的流向问题,它在中国与东亚诸国的留存形态问题,它在后世音乐中的演变形态问题,它在现存乐种中的表现形态问题,等。隋唐俗乐的研究就是从形态比对的角度对其传承关系进行源流学考证、分析与论证。

2.3.2 隋唐俗乐的历史价值

就目前资料初步分析而言,隋唐俗乐的历史评价主要将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1)对前朝“旧乐”的总结作用;2)对隋唐“新曲”等多部伎乐的推展作用;3)对后世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发展的影响。这其中不仅要提炼隋唐俗乐的历史脉络和音乐形态特征,还将对它的史学意义进行全面评价。

3 隋唐俗乐研究的历时性观照

学术内容的突破与研究方法的创新是隋唐俗乐学术价值的根本,这不仅要求笔者厘清主次、甄选方法,还要在学术内容和方向上获得突破。隋唐俗乐的诸体裁考证在以往的研究中多被忽视。那么,在研究中将需要通过文献文物的考证、现存乐种的逆向考察等方法,对俗乐诸体裁进行全面阐述,对其进行重点研究。“俗乐的历史与形态”是研究中的另一重点,突破的方法将以历代文献记载中俗乐的考证为主攻方向,对隋唐俗乐的历史纵横关系进行重新厘清。而在俗乐“形态”论证方面,将结合文献、解译的古谱、遗存曲调等资料,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经过如上突破而使研究凸显的创新之处表现在对隋唐俗乐在宏观脉络上进行全面考证,在论述范围上进行了深入整合。在隋唐俗乐不断变化的动态内涵中,按照比对方法,探索这种变化所反映出的衍变轨迹,而这一现象在以前的研究中并未被专家们所注意,其中,对隋唐俗乐传承关系的考索是笔者对近年来此领域研究的补充。

对于“乐调”和“乐谱”的研究不仅需要方法上的创新还需要研究视域的拓展,在隋唐俗乐的研究中将采用新的解译与论证的方法,特别要引入唐舞蹈谱等有关节奏的成果,对俗乐谱进行节奏的论证,这一方法将弥补乐谱文献的缺失;再结合“逆向考察法”、曲调(遗谱)及存曲(传统音乐中的遗曲)互证法,来综合论证古谱及乐调。笔者已在隋唐俗乐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文献积累,在古代音乐结构分析研究上也找到了一些新的论证方法。

论题的创新与突破来自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发展和整合。因此,在隋唐俗乐的研究中,将在基本思路上把具体考源、分析与宏观线索梳理紧密结合,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宏观的史学线脉,力图对隋唐俗乐这一古代音乐史中的重要体裁进行全面研究。尤其要在充分利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国内外新兴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全面考察隋唐俗乐在中古歌舞音乐中的独特生存方式和发展态势,将它放在中外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中考察其“文化触变”的历史过程。

据此,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运用王国维等所倡导的“二重论证法”进行了史学考论外,还将借鉴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如“定量分析法”、“逆向考察法”、多学科综合论证法等进行综合运用。值得一提的是,课题将借鉴舞谱研究中对节奏的分析成果,对俗乐古谱解译中的难点(如“节奏”问题等)进行新角度论证,以为更好地考源俗乐而努力。

笔者的博士论题曾以唐代的大曲为研究对象[18],据此积累了相当多的唐代俗乐文献史料。在“隋唐俗乐”的研究中,笔者又从文献的角度对涉及于此的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发现了这一领域文献的见存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这些文献资料的较好准备,为课题做了第一步基础性资料工作。

为解决隋唐俗乐研究中的问题,研究者已进行了如下工作:

1)针对俗乐人的历史贡献进行了全面考源,由此对隋唐俗乐人的活动及对音乐交流、演变的作用及其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进行了考论,对他们在传习中原民间音乐、接受西域、边地音乐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进行了恰当的评价[19]。

2)在乐调的问题上,笔者从流动、“文化触变”的角度,对唐代乐调的形成及在东亚语言间的流动进行了比对(东亚乐律学国际研讨会参会论文)[20],这为认识唐俗乐调提供了思路,即:从旁证入手提供了全面认识俗乐调的角度。

3)在唐代音乐史料的特征方面,结合赵维平等前贤的相关研究,对这些史料的特征进行了归类与研究[21]。

4)针对唐代经典文献进行的研究,如《唐六典》的研究上,笔者将它与《周礼》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它在设置管理唐俗乐的建制上,有些是利于俗乐发展政策的(《〈唐六典〉与〈周礼〉音乐史料的比较研究》拟将近期发表)。

5)对文献记载中的“俗乐”进行了较全面的考证(《从俗乐的历史沿革看隋唐俗乐的历史地位》拟将近期发表)。

在此基础上,为更好突破隋唐俗乐研究,笔者拟将做如下的工作:

1)继续加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校释工作,为全面掌握俗乐文献资料做进一步努力;

2)对遗存的俗乐谱进行了搜集、整理,并进行了一些谱式的分析与解译;

3)对现存古代乐种进行一些调查,尤其对现存乐种中的乐谱与遗存古谱将进行谱式的比对,对已经译为现行五线谱或简谱的,拟将进行音乐形态的分析。

4 结语

隋唐俗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重要基础概念,其历史价值不仅表现在体裁上,也表现在形态特征上。笔者通过对其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途径的分析,全面论证了其研究的学术性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案,导引其研究进入新的阶段。也希望以此文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学者参与到这一基础而庞大的课题研究之中,丰富与拓展中国古代音乐史理论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1]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3:2-3.

[2]李石根.唐代音乐文化的两大体系:大唐雅乐与燕乐[J].交响,2003(4):9-14.

[3]徐元勇.明清俗曲流变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2002:33-34.

[4]李健正.长安古乐调与日本雅乐调的比较研究:上[J].交响,1997(1):19-21.

[5]李健正.长安古乐调与日本雅乐调的比较研究:下[J].交响,1997(3):28-30.

[6]孙晓辉.两唐书乐制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7]任爽.唐代礼制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2005.

[9]柏红秀.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研究生部,2004.

[10]陈应时.“八十四调”新解[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4):4-9.

[11]李石根.关于郑译与万宝常的两个八十四调:评《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J].交响,1990(1):3-6.

[12]缪天瑞.怀念潘怀素先生:潘怀素先生诞辰百年祭[J].中国音乐学,1995(2):5-9.

[13]秦序.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关也维.唐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5]秦序.“燕乐”并非唐代音乐的一种恰当分类:隋唐乐舞的分类问题[J].交响,2006(3):24-27.

[16]郑荣达.蔡元定乐律理论研究(之一):兼论宋俗乐犯调说[J].中国音乐学,1995(1):32-37.

[17]王安潮.唐大曲结构分析[J].交响,2009(4):17-23.

[18]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2007.

[19]王安潮.隋唐俗乐人考:兼及其在中外音乐发展中的作用研究[A]//赵季平.首届汉唐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西安:西安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0]王安潮.唐代大曲宫调理论的形成及其在东亚乐调发展中的影响[J].文化艺术研究,2009(6):140-149.

[21]王安潮.唐代音乐史料的特征及分类研究[J].黄钟,2010(3):23-32.

猜你喜欢

俗乐音乐史乐谱
山之高
是你一直想着我
乐谱:放飞梦想
俗乐题材:李杨故事主题矛盾多样性生成之因
孔子论郑声之背景浅析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