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2010-08-15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音色歌唱

康 乐

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康 乐

(周口师范学院音乐系,河南周口466001)

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收集法、教学实践法,分析近代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认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结构短小、音域适中,适合各个声部演唱,对训练学生准确的吐字发声、呼吸的自如运用、优雅的音乐修养具有积极作用,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声乐教学提供了广泛多样的教材。

艺术歌曲;声乐教学;教学作用;音乐修养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作为我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在声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自身的巨大价值。近代艺术歌曲的出现开辟了中国音乐发展的新篇章,确立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形式,解决了中国音乐创作发展中“诗”与“乐”的关系,开创了艺术歌曲发展的先河,奠定了声乐教学的基石。以青主、萧友梅、赵元任、黄自等为代表的作曲家带着对祖国人民的极大热情投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在作曲技法上大胆吸收西洋元素,在中西结合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把中国传统音调和民族和声运用得更加自如,同时又吸收了欧洲音乐文化的优点,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如《叫我如何不想他》《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问》《玫瑰三愿》《春思曲》等,为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艺术歌曲结构短小、音域适中,适合各个声部演唱,对训练学生准确的吐字发声、呼吸的自如运用、优雅的音乐修养都有积极作用。二是笔者发自内心对艺术歌曲的热爱。艺术歌曲作为诗歌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以其独特的艺术品质和内涵,被誉为歌曲中的“阳春白雪”。它华丽而不失含蓄、严谨中暗含着灵动,那种唯美、内敛的韵味对于提高演唱者的音乐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1]。所以,把中国艺术歌曲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其教学作用,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近些年随着我国声乐事业的长足发展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加,艺术歌曲受到政府部门以及文艺界的普遍关注。全国很多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师把它们当做学生必修的曲目,很多国际声乐比赛也把它们列为必唱曲目,更多的歌唱家把它们列为音乐会曲目,这些足以证明它们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法、教学实践法,以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为突破口,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唱及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歌曲的分析,对近代艺术歌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能力和音乐修养等过程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论证,希望能引起更多声乐教学者和演唱者对近代艺术歌曲的关注。

一、有助于提高演唱者的音乐文化修养

自古以来,凡是优秀的歌唱家,无不具有深厚的音乐文化修养。全面深厚的音乐文化修养是理解、把握歌曲内涵的基础。这里所说的音乐文化修养包括文学、美学、历史学、哲学、音乐理论知识以及音乐实践等的综合修养,又可把其分为文化修养和音乐修养两部分。

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特别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它的歌词大多来自古今著名诗人的佳作,其中包括唐诗、宋词、民谣等。它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应用到现代声乐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时,其自身的文化修养会直接体现在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上。这种创作本身就需要学生以文学、美学、历史学、哲学等文化修养为基础,对作品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从而使歌曲的二度创作更加符合词作者的本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除此之外,良好的音乐修养也是演唱好歌曲的关键,它包括对歌曲作品音高、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的理解,具体分析作品曲式结构,弄清乐句、乐段之间的力度、速度、表情变化以及全曲高潮的表现,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特征等[2]。例如在对歌曲《大江东去》进行二度创作前,就应当从文学、历史学等方面去理解歌词的内涵,明白歌曲《大江东去》是根据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创作的。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短短的几句话,将江山、历史、人物等尽收眼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生动形象。

由于古诗词里有很多的生词偏字,演唱前要对读音进行考证,以免闹出笑话。如公瑾(jǐn)、羽扇纶(guān)巾、樯橹(qiáng lǔ)、华(huā)发。演唱者通过对歌词的分析,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音乐文化修养,更好地理解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良好的音乐文化修养是歌唱者成功演唱的关键之一,如果演唱者缺乏这些基本的文化修养,仅凭一副好嗓子,是难以表达出作品精髓、感动观众的。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作为我国专业音乐创作的产物,在现代声乐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因此培养学生不应仅仅局限在歌唱技巧、表演方面,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音乐文化修养,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有助于加深演唱者对历史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

当演唱者拿到一首作品,要想唱好它,首先就要熟悉它,了解作品的背景。每一首歌曲都有其时代性和思想性,反映着时代变化、社会现象和历史风貌。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题材的选择、歌词创作上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在声乐教学中引用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不但能帮助学生在声乐技巧上有所提高,而且通过分析、演唱这些歌曲,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增强爱国情感。

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生了大变动,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历经战乱与变革,人民内受欺侮外受侵略,国无宁日,民不聊生。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同时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掀起了批判一切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学的热潮,使中国新兴文化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一部分要求进步的有识之士在思想和灵魂深处掀起巨大的波澜,一批先后留洋归来的专业作曲家,开始引进和介绍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然而他们的创作题材视角并没有完全带有西方作曲家的那种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是通过音乐形式来表达个人对社会与生活的关注,反映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歌曲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怀念三国英雄人物,抒发了作曲家对社会政治的感慨和细腻的个人感情。用音符含蓄地寄托了当时中国文人的理想,以及文人对黑暗社会现实萌生的诸多无奈,表现了一种伤感、惆怅、痛苦的情绪,带有明显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唯美主义艺术审美观,反映出了社会政治时局和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动荡局面以及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压抑心态,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首歌曲总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作曲家生活在这个背景中,受环境的影响从而在自己生活的特定背景中产生创作灵感,抒发感情、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因此,要想唱好一首歌曲,首先要做好案头工作,认真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全面地诠释歌曲,领悟歌曲的内涵。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学生通过演唱、分析这些作品,可以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的情怀。

三、有助于增强演唱者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自信心,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程度。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为自信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是进行歌唱训练的主要工具,完美的歌唱技巧、良好的教学效果都要通过声乐作品来体现。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声乐演唱作品的选择带有盲目性,不结合实际、好高骛远地追求难度大的曲目,认为只有唱难度大、技巧高的曲目才能显示水平,特别是对一些著名曲目的盲目崇拜,不顾声音条件、技巧限制拿来就唱,不但唱不好,还会损伤声带,造成心理障碍,影响歌唱的自信心。因此,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地选用声乐教学曲目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演唱能力和要解决的技术要领来引导学生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曲目,了解学生声音发展趋势,掌握声乐训练的一般规律,有针对性的、灵活选择曲目。有时可选择略低于学生现阶段演唱能力的曲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现有的歌唱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旋律优美、简单、淳朴、深情,演唱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歌曲的调式变化不大,曲式结构简明、音域适中、音程跳动不大,音乐布局短小精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初学声乐的学生有效克服发声的障碍、稳定喉头位置、稳定气息和调节各部位发声器官及共鸣器官的协调运作,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曲目。例如萧友梅创作的《问》(易韦斋词)共有两段歌词,全曲并没有华丽的音乐语言和复杂的创作手法,而是用极其简练的材料,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旋律起伏、流畅、潇洒,情绪较为平稳,音域只有9度,是一首比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在声乐教学中采用这种结构简单的歌曲代替单调乏味的发声练习,既可以使学生在发声练习中呼吸、发音、共鸣等问题得到解决,又可以解决学生咬字、吐字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声乐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声乐的热情。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不同难易程度,适应了不同水平的学生。水平高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的艺术歌曲,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作品的能力;而水平低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不大的艺术歌曲。这些艺术歌曲体裁广泛、内容丰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选择曲目的要求,可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声乐的自信心。

四、为声乐演唱基本功训练提供广泛多样的教材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曲目丰富,有难易程度不同的作品,每个声乐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声部和嗓音特点的曲目。在声乐教学中,我们通过这些声乐作品能训练平稳流畅的中声区,增强气息的控制能力,帮助学生美化音色等。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就曾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3]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加强气息及控制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歌唱的呼吸与日常生活呼吸在人体内部构造上来看是一个系统,但在歌唱控制呼吸机能方面有较大的区别。我们日常的呼吸是浅而平静自然的呼吸,歌唱中的呼吸则要求比生活中的气息要吸得深、用得长,就像京剧里要求“气沉丹田”一样。吸气时要兴奋、积极,千万不能僵硬像“打哈欠”或“闻花香”,整个人的状态应是放松的,表情是自然的。在歌唱中气息要随着音乐的长短变化而调整,所以气息控制直接影响演唱声音的长短,音调、节奏和音直接影响演唱的效果。初学声乐的学生对歌唱呼吸的认识体会比较肤浅,这就需要用一些练声曲和短小的歌曲相结合进行由浅到深的训练。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结构短小、音域适中,可以作为练声曲使用。如萧友梅歌曲《问》,赵元任歌曲《秋种》《听雨》等,可以将歌词用五个基本的发声母音代替进行练习,帮助学生进行气息的训练。

音色在歌唱中是指对音质的控制,也就是说它是歌唱者在演唱时,在某种歌曲或某种乐句某个音符中所采用的不同描摹声音的形态。具有多种表现力的音色是中外歌唱家追求的目标。本世纪最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世界级“歌剧女王”玛丽亚·卡拉斯,她的音色幅度极宽,从轻巧的花腔女高音到最壮实的戏剧女高音都能胜任。她的歌声可以愤怒得如同熊熊烈火,也可以哀伤得叫人心碎。她主张技巧服从于表情,声音的美服从于戏剧的真实。她说:“只有悦耳的歌喉是不够的,这意味着什么呢?”她解释说:“在演唱一个角色时,你必须有上千种不同的音色去表现幸福、欢乐、悲伤和恐惧……只有悦耳的歌喉怎能做到这些呢?有时你甚至可以用沙哑的声音去演唱,这也是表现的需要。”[4]完美地表达歌曲内容不仅包括声音的技巧,而且还要求运用不同表情的音色。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音色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歌曲对学生进行不同音色的塑造。如歌曲《玫瑰三愿》,全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对玫瑰花形象的描写,声音把握上要突出高雅的音调,音色要清澈、明亮;下半部分音乐拟人化地表现出玫瑰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而真诚地发出三个愿望,情绪激动,演唱时可适当地夸张,音色上的表现则是充满热情和渴望的。具体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音色进行训练,可以让一些声音比较尖、亮、挤的学生演唱这首歌曲,引导他们把气息沉好、用上胸腔,使用浑厚、圆润的音色来表达乐思。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感情细腻、简单流畅,在演唱中更是注重用细腻多变的音色来表达情感,因而成为声乐教学中美化音色练习的重要训练教材。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我国音乐和文学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追求的音乐精神与创作理念引领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方向,确立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形式,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之先河。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广为流传,被应用于声乐教学中,成为我国近些年声乐教学运用最为广泛的曲目,奠定了声乐教学的基石。从中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演唱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对训练学生扎实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情感和声音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增强爱国情感。作为声乐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发挥这部分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而作出贡献。

[1]杨海源.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与教学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138-140.

[2]姜楠.论舒伯特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57.

[4]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97-199.

G623.71

A

1671-9476(2010)06-0142-03

2010-09-01

康 乐(1980-),女,河南周口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音色歌唱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歌唱十月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浅析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