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设疑的有效方法

2010-08-15邰雨春

中学语文 2010年21期
关键词:祥林嫂项链孔乙己

邰雨春

一、走向课文问,投石问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心理学角度看,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才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在正式讲课之前,设计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引起他们在认知上进行自我调节的需要。

1.问题目

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很快引起读者的注意。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解题问。接触文章题目时,设计一些较小问题,对文章进行浅层次的探究。

《药》:什么叫药,它分为哪几种?身体不好的人要吃药,身体好的人要不要吃药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呢?

变题问。把题目换成主人公的名字或说明的对象,从另一个角度探讨文章的内容。《最后的常春藤叶》能否用《贝尔曼》?《祝福》改成《祥林嫂》可不可以?《南州六月荔枝丹》换成《荔枝》行不行?

改题问。根据阅读、理解需要,改换一些词语,从理解主题方面,作深层次探究。《多收了三五斗》改成《少收了三五斗》行不行?《像山那样思考》改成《善待自然》那一个好?

2.问背景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的,而社会环境就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孔乙己》:孔乙己姓孔吗?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急切地看书,想赶快从书中找到答案。《阿Q正传》:课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类?阿Q属于哪一类?

3.问文眼

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者先达到全局在胸,然后才能高屋建瓴。在文中找“眼”,从而产生“一字贴切,则全篇生色”的效果。抓住文眼设疑,才能统领全文,给学生一个较大的阅读空间,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阅读上的自主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理解、概括能力。鲁迅的《〈呐喊〉自序》一文中多次出现“梦”字,抓住这个文眼设疑:《呐喊》是作者年轻时候做过的梦中那‘不能全忘的一部分’,那么这些梦究竟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就比较容易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选材的意图。

二、走进课文问,紧紧相逼

通过阅读,学生对一些浅显的问题有了感性认识,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再设计一些具体而较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作进一步探讨,从而全面的理解课文。《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他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这种设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智力得到锻炼和强化。

1.问疑点

在一些记叙文的文章里,作家往往把深刻的思想感情包蕴在对具体事物的描述里,在事里找“点”,在“点”中设疑。这个“点”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或是一个物等等。在这些关键处设疑,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守财奴》:选择“一个梳妆匣”问,“梳妆匣”是怎么得来的?里面装着什么?葛朗台为何对它如此感兴趣?从中看出这个人怎样的性格?这个“梳妆匣”结果怎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择“一个酒葫芦”问,文章是怎样围绕“酒葫芦”展开故事情节的?它对刻画林冲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药》:选择“一个人血馒头”问,什么叫人血馒头?它跟药有什么关系?文章是怎样围绕它展开情节的?哪些人的命运跟它紧紧相联在一起?它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2.问重点

课文重点,既是作者构思的精妙之笔,又是读者理解文章的困惑之处,在这里设疑,能架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鲁迅在《祝福》中,运用“笑中寓悲”“泪中含愤”的笔法,刻划了祥林嫂这个具有独特个性和鲜明共性的人物形象。抓住“三笑”、“三哭”设疑,让学生体味文章的主旨。祥林嫂哭了三次,每次的哭反映了她内心怎样的痛苦?(第一次,婆家抢人时的“哭喊了几声”;第二次,强嫁给贺老六时的“一路只是嚎哭”;第三次,叙说阿毛被狼吞吃后的“淌下眼泪来”)。祥林嫂笑了三次,每次笑的背后隐藏了她怎样的内心感受?(第一次,初进鲁家之后,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第二次,与柳妈对话,柳妈问她“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她笑了”;第三次,捐门槛回来,顿时“神气很舒畅,高兴似的对四嫂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3.问难点

课文的难点和各种矛盾的交会处,往往是阅读理解需要突破的关键。找准突破口,组织学生讨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些粗心的学生往往会认为,《项链》中的主人玛蒂尔德为了在局长所设的宴会上展露风采,怎么会连借来的项链是假的也辨认不出?她既然已经把假项链当作珍贵的真项链借来了,又怎么可能会在舞会上丢失?丢失之后,为什么竟能含屈忍辱地长期从事她所认为低下的劳动,以致损失了她容颜的美丽与魅力?这一切是否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作者塑造这个艺术形象有没有破绽?是不是成功?学生经过认真阅读课文,充分开展讨论后,大多是可以引出正确结论的。

三、走出课文问,留下悬念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课文的结构、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较明确的了解,并对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有了较透彻的理解,理性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此时,适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再一次激起他们思维的波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正问

《我的叔叔于勒》:假使于勒从美洲发财回来,“我”的父亲和母亲的态度会有怎样的变化呢?用这个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我”父母的态度与金钱的直接关系。《守财奴》:为什么写葛朗台时而忧,时而喜,时而如虎,时而如狼,时而十分粗暴,时而非常温顺,时而不顾妻子和女儿的死活,时而肉麻地叫着“小乖乖”和“好妈妈”?这个问题能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他们从葛朗台身上看到了人为金钱所累的悲剧。

2.反问

《装在套子里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住生活了吗?套住思想了吗?套住婚事了吗?套住别人了吗?《项链》:要是女主人公项链没丢,或者丢了去赔时,项链主人告诉她那挂项链是假的时,她的结局会这样惨吗?

《一件小事》那车夫搀着老妇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应该是越走越远,背影越小,为什么课文里说“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呢?以疑引思,使学生更加了解作者创作意图。

3.串问

《雷雨》:周朴园有没有一点人性?蘩漪是否值得同情?侍萍有没有反封建的意识?四凤和周萍是否可能真正相爱?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类人物?《一碗阳春面》: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这母子三人早已离开了札幌,为什么时隔十年还要专程赶来吃阳春面?《套中人》中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这样的人是一个,还是一群?课文结尾,写别里科夫死了,而“套中人”还大量地活着,耐人寻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今天,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假使你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对待他?紧紧抓住套子设问,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下课前设疑,布下悬念,能承上启下,形成一个高潮。它不仅能使学生保持探索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智力激动因新的刺激而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之中,为接纳新知识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祥林嫂项链孔乙己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滋嘎嘎做项链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真心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