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的语言特色
2010-08-15郑萍
郑 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都匀 558000)
《邓小平文选》的语言特色
郑 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都匀 558000)
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是其个人在语言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精神个性的表现。《邓小平文选》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文章着重从现代汉语修辞角度探究赏析《邓小平文选》鲜明的语言特色。
语言风格;精神个性;特色;探究;赏析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风格,是一个人的思想作风、生活经历、语言修养等因素集中形成的个人在语言上所特有的作风和气派。
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曲折而丰富,他性格内向但意志坚强,他沉默寡言而富有才智,他坦率勇敢、机智幽默且刚毅果敢。五十多年革命生涯,使邓小平同志养成了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作风,这一性格特征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作风和鲜明的语言特色。
《邓小平文选》博大精深,一至三卷共收录了邓小平同志1938年至1992年的文章和讲话共209篇,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大多是他在一定历史阶段针对特定的历史事件所阐述的立场、观点、意见和主张,是新时期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文选》中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魅力,堪称现代汉语口语的典范,其语言风格充分体现了老一代革命家邓小平同志讲实话、办实事,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本文拟从现代汉语修辞的角度探究和欣赏其鲜明的语言特色。
一、善用短句
在汉语里,短句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句式。其结构简单、形体短小,在语言中能够实现句子的简炼,使语言显得简洁明快、活泼有力。
据统计,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119篇文章中,10个字以下的短句就占了50%以上,例如:
1.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开会,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1]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
3.我们中国人是主张和平的,……什么样的和平方式?“一国两制”、“共同开发”。[3]
4.发展才是硬道理。[1]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6.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
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
以上例句都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出现的句式,这些例句中的“会议多,文章太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国两制”、“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都是形式简洁的短句,尤其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国两制”、“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现在已为人们所熟知,家喻户晓,广泛应用。
二、巧用四字格短语
现代汉语中以四个音节组成的词或短语,使用频率很高,这种语言形式音节结构相对稳定,语义表达简洁概括。汉语表达中运用这种形式,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能增强文采,使语言具有高度概括力。《邓小平文选》中四字格短语的运用很多,如:
8.总之,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6]一文有31个句子使用了四字格,占全文总句数的10%。尤其突出的是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出现的24个四字格连用:“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欺上瞒下、专横跋扈、拘私行贿、贪赃枉法”等,一方面给官僚主义画了一幅生动的画像,另一方面,使文章显得节奏明快,语言简洁,形式整齐,语言高度概括。
三、口语色彩浓厚,俗语、惯用语活用
语言必须接近民众。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来说,要使双方顺利实现沟通,说话人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贴近沟通对象……听众的语言。从文体学的角度来说,《邓小平文选》中的文章属应用文章,而不是文学作品,因此,文选所有文章中几乎没有一个生僻华丽的词语,也没有一个隐晦和刻意雕饰的句子,选词造句上更多地倾向于口语化,口语化突出是《邓小平文选》的一个显著语言特色。如:
9.有些同志……怕自己吃不开,因而对统一战线发生抵触。[7]
10.……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8]
11.还是搞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1]
12.这次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9]
邓小平同志是四川人,以上例句中的“吃不开、对头的、靠得住些”是典型的四川方言的口语形式,普通话的表达应是“没有势力、对头、才有保障”。这些活生生的方言口语形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倍感亲切。而例12中的“经、到、一路上、房子”等词语比“经过、到达、沿途、房屋”一类的同义词都更加大众化、口语化。
俗语和惯用语因其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而常被人们用来说明实力或表明态度,使语言表达新鲜活泼、明白晓畅。《邓小平文选》中这样的句子也有很多,如:
13.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10]
14.老虎屁股摸不得。[11]
15.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12]
16.他们在根本问题上,……犯了错误,栽了跟头。[13]
“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其寓意是强调实用价值。这是邓小平同志1962年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的讲话。1962年正是我国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了形象表达“那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那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这一观点,邓小平同志就用了这句四川俗语,非常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一俗语,对“老大难”单位进行了形象刻画、生动描绘,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犯了错误,栽了跟头”这些惯用语的运用,同样使语言显得通俗形象,简明扼要,新鲜活泼。
四、善于用典
通览《邓小平文选》,我们发现,他在通俗质朴的语言中,还善于用典,把一些文言词句,信手拈来,注入新的涵义、新的思想,来表现新时代、新人物、新风貌。如:
17.拿宗法观念来说,“文化大革命”中,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一人倒霉,株连九族,这类情况曾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甚至现在,任人唯亲、任人为派的恶劣作风,……。可见宗法观念的余毒绝不能轻视。[14]
18.后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15]
19.中国不是有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公故事吗,我们可能比关公还要过更多的“关”,斩更多的“将”。[16]
邓小平同志用“一人当官,鸡犬升天”这一典故,对“任人唯亲、任人为派”的恶劣作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强烈的抨击;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给假公济私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用“过五关斩六将”说明了改革的艰难和曲折。这些典故的运用,非但没有冲淡《邓小平文选》的政论文风,反而使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起来,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五、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修辞具有逻辑和形象双重的作用。《邓小平文选》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更增强了其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
20.现在我们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搞好团结,消除隔阂。……不能患急性病,来点“慢性病”没有关系。[17]
21.他们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党中解决,就会留下祸根,成为定时炸弹。[18]
22.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1]
23.“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各顾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统一不起来。谁能统一?中央!中央就是党中央、国务院。”[19]
例20中用“急性病”和“慢性病”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地阐明了民族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例句21中,把隐藏在党内、特别是盘踞在领导岗位上的所谓“三种人”比作“定时炸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党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三种人”的危害性,以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严重关注,从而提高警惕性。例22中用类似拟人的手法,把社会主义制度比拟为人,活泼新鲜,生动形象。而例23则综合运用了拟人、反复、假设、设问、间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沿海与内地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央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例句充分显示了邓小平同志对修辞方法和技巧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以上笔者着重从修辞的角度对《邓小平文选》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探究赏析。此外,《邓小平文选》语言风格的凝练美也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题极其精炼。笔者仔细分析了《邓小平文选》中各篇文章的标题,发现很多标题其实就是对文章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特别是第三卷的119篇文章中就有84篇文章的标题属于观点型标题,占了全卷的70.6%。如《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拿事实说话》、《一心一意搞建设》等等。二是文章篇幅短小精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1000字以下的文章就有68篇,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一文仅用了800多字,就非常清楚地论述了教育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
综上所述,《邓小平文选》的语言风格表现出了邓小平同志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无私无畏的思想品格,朴实无华、崇尚大众的创作作风。在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文选》的语言风格的同时,我们也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立场、观点、品格和作风,从而较好地促进我们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1,377,377,370-371,379,372.
[2]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3]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8.
[4]邓小平.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9.
[5]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A].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1.
[7]邓小平.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A].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6.
[8]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8.
[9]邓小平.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
[10]邓小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A].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3.
[11]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2.
[12]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8.
[13]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4.
[14]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5.
[15]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5.
[16]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2.
[17]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A].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
[18]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19]邓小平.中央要有权威[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
(责任编辑:王 林)
On the Language Style of"The 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
ZHENG P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Qian-nan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Duyun558000,China)
Language style refers to the spiritual character embodied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e,and"The 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distinctly shows the language style of Deng Xiao-ping's character.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language style of"The 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in terms of the rhetoric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style;spiritual character;style;exploration
A849
A
1009-3583(2010)-04-0033-03
2010-05-16
郑萍,女,重庆市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