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升本”院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浅析

2010-08-15李华琴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专升本管理人员图书

李华琴

(遵义师范学院外语系,贵州遵义563002)

“专升本”院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浅析

李华琴

(遵义师范学院外语系,贵州遵义563002)

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使“专升本”院校的图书馆“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软件”即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及措施。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服务意识;心理素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不断推进,促进了高校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由于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图书馆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高校图书馆的条件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观。然而,图书馆中的“软件”,即“管理人员”的建设问题并未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一点在“专升本”院校中尤为显著,因为这些新兴本科院校的图书馆片面地追求大而全,因而“存在着‘太大,太老’和‘几许傲慢,固执与惰性’”等问题[1]。针对这一现状,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不同的建议与看法,如要有敬业精神,要提高馆员的修养,要提高馆员的待遇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仁智之见不太全面,未能揭示问题之实质,尤其没有把“专升本”新兴院校图书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其应付策略阐释得十分透彻、清晰。以下笔者将谈谈自己的浅见,以起到“瓦器微鸣,以待黄钟”之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专升本”院校处在一种转型期,即由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各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是显著的,而图书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一)素质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据《中国图书馆学报》的介绍,在我国几个大图书馆的在职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3%,专科学历占29%,高中专学历以下却占48%。[2]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低学历人员占大多数,这在刚刚升本的院校中尤为突出。此外,还有相当多的管理人员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更为甚者,很多人认为只要认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人就可以从事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也有不少人认为到了图书馆工作就仿佛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场所,无需再考虑知识的吸收、能力的锻炼也照样可以衣食无忧。为了改变现状以迎接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这些新兴本科院校也引进了一些人才(主要是硕士),然而多数人从事的是历史、马哲等学科的研究,而从事图书管理的专业人员却寥若晨星。此外,新兴本科院校图书馆对人才的配置也缺乏自主权,为了吸引高学历或紧缺专业人才,便于安排引进人才的家属,学校一般将图书馆作为“安置办”[3],这也是造成图书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一个原因。

(二)主动服务意识较差

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完全由学校提供,任何项目的开展也须由学校投资,自身一般没有创收项目。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之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较差,缺乏内在的原动力,工作积极性较低,只想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至于说积极主动去为读者服务,那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另外,由于这些新兴本科院校图书馆受专科时期管理模式的影响,“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等思想往往把读者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为了迎接评估,图书馆的设施建设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在管理上仍然是以更好地保证藏书、管理藏书为重点,在服务模式上呈封闭型、被动服务型、浅层文献服务型、公益服务型。以上原因从客观上造成了图书管理人员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甚至部分人员敬业精神较差,加之缺乏竞争环境及激励机制,导致图书管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较差。

(三)知识结构不协调

图书馆是体现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它的服务对象是承担着大量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还有在学海里探求知识的学生,服务内容较为广博,因而图书管理人员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多元化,应包括政治思想知识、专业知识、图书情报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学知识、职业道德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然而目前图书管理人员,尤其是新兴本科院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令人堪忧,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缺乏图书馆业务和专业知识。据资料显示,1986年至1988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或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各类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等传统的图书情报领域就业的比例高达92%,4年以后下降为46%,到1996年至1997年则已下降到17.4%,至今这一数字更低,不少图书馆多年来引不进一个图书情报或图书管理专业的高水平人才,图书馆专业人才资源近乎枯竭[4]。二是语文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对于读者的提问或需求,有些管理人员自身答不上来,有些明白其意,但难以很好地表达出来,这样直接导致了读者对读书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形象不佳的偏见。这种现象对于新兴的专升本院校来说尤为突出。

(四)缺乏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许多专升本新兴院校的领导,甚至包括图书管理人员自身在内,都对图书管理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肤浅程度,普遍认为只是一种修修补补、查查翻翻、收收藏藏、扛扛搬搬的,近乎于简单体力劳动的辅助性工作,对学历、素质和能力无需过高要求,加上学校对教学科研的辅助职能部门之一的图书馆经费的投入不大,意识层面的束缚和现实条件的局限等等因素都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鲜有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这样,由于得不到相应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管理人员的知识就得不到相应的更新,知识结构也得不到调整。简言之,由于缺乏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图书管理人员不仅掌握不了新的技术,其业务素质也得不到相应改善或提高,从而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进而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

三、对策及措施

(一)图书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图书管理人员形象是图书馆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读者进馆最先接触的是为其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因此,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以及敬业、爱业等职业道德最易在读者中产生一定的印象。为了使图书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我们应把社会主义服务价值观作为图书管理工作的灵魂所在,具体而言就是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原动力,若没有这些基本的价值准则为指导,图书管理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当然,这也是图书管理人员首要的基本要求。此外,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人员,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锤炼,努力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做到爱岗敬业,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甘于默默奉献,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文明用语”、“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注重仪表服饰,在服务过程中努力寻找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合格的图书管理人员,要把图书管理事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这不仅是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更是“专升本”新兴本科院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必备要素。

(二)图书管理人员应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是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没有读者图书馆便成了藏书楼,图书再多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为读者服务是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愿望和职责,也是为图书管理事业献身的具体实践。此外,读者也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内驱力,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在。故牢固树立“读者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是图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核心,同时也是考核图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重大标准。这样,图书管理人员就应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及责任心,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明确服务意识,具有为读者服务的满腔热情,文明礼貌、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服务;要“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之家”、“读者天堂”。简言之,要把为读者服务作为工作核心之所在,在平日的工作中做到微笑服务、用语文明、服务周到,使读者对图书馆有“宾至如归”的感受。这一点对于新升本的高校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三)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来说,提高图书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以及知识结构尤显重要。这些院校在专科时期的工作中心是以教学为主,因而容易忽视图书馆的作用与功能,造成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及知识结构的相对滞后;升本之后,其中心任务在逐渐发生变化,有的院校偏向科研,有的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笔者所在院校(遵义师范学院)则提出了“强本争硕”战略发展目标。总之,升本之后,“科研”已日益重要,院领导对图书馆的发展也日益重视,注重其发展的信息化、多元化。因而,图书管理人员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必须广学博览,不但应熟练掌握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学、文献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还应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多种学科知识,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如: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以及计算机管理等知识。也就是说,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当有坚实的核心、紧凑的相关和广阔的外围三部分。

(四)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和科研素养

随着专升本院校职能的转变,从“教学型”转为“科研型”或兼而有之,图书馆的图书存储量及功能也日益扩大,不仅成了资料信息中心,还强调信息的前沿性及多元化。在这样的“动态”语境下,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强化信息意识,具备快速准确搜集信息、分析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与图书馆特有的功能协调一致,产生最佳的服务效果。同时,由于新兴院校的职能日渐向“科研”型转变,强调科研的重要性,校园里的“科研”热也会随之日渐升温,再加上大四学生也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即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才能毕业。因此,对图书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应的科研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这样才能找到与服务对象的结合点。可见,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和科研素养也成为专升本新兴院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注意力、意志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在能有效地了解、控制、整顿、激励自己的情绪,并了解周围人的情绪,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5]。图书管理人员由于受分区大框架的工作环境影响,难免会出现单个人长时间从事单一的图书排序、上架或长时间独自思考或独处的情况,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减弱,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只求满足现状,不愿学习新知识。此外,由于处在“专升本”转型时期,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管理人员又不得不一边坚持正常工作,一边学习新知识,因此,心理上、精神上的压力自然会增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调整能力及坚强的意志力,才能承受和消化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较好地协调周围的人际关系;另外,在同事之间、部门之间也要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造就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这样有利于构建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是“专升本”院校图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束语

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图书馆服务发挥的作用中,图书建筑物占5%,信息资源占20%,而图书馆管理人员占75%[6]。可见,图书管理人员的作用何等重要,它不仅能直接体现图书馆的形象,还是图书馆发展与否的一个决定因素。目前,“专升本”院校的图书馆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如何全面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应该是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全面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新兴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图书管理人员才能不断充实及完善自己。

[1]叶群英,张翠英.浅议新世纪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7.

[2]张志莹.谈谈图书馆人才资源的管理 [J].河北科技图苑,2002,(1):49

[3]蒋娟.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J].岱宗学刊,2008,(6):118.

[4]周广学.从专业教育变革角度看当前图书馆人才危机的原因[J].人大复印资料,2001,(4):53-55.

[5]沈凤善.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构成及提高途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6):124.

[6]任湘,袁冬.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45.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the Quality of Librarians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LI Hua-qin
(English Depart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In the context of the education assessment of universities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facilities of libraries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but there exist a certain number of problems about the quality of librarians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And this paper will endeavor to propound some solutions after analyzing these problems.

librarians;quality;service awareness;psychological statement

G251.6

A

1009-3583(2010)-04-0126-03

2010-04-05

李华琴,女,贵州思南人,遵义师范学院外语系资料室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及教学秘书等研究。

猜你喜欢

专升本管理人员图书
图书推荐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