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
2010-08-15胡蕙芳
胡蕙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1 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背景
所谓专业群就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专业群各专业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以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并且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群,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在职业高中或中专学校进行,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专业群建设的思想也被引入高职领域,并在部分高职院校中自发地进行实践与探索。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教育部启动的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就是要通过建设一批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带动高职专业建设,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与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设置时要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构建要考虑企业岗位的设置背景,需要针对某个行业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群,以满足企业岗位群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围绕区域或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规划专业群布局。笔者所在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前期调研、分析等工作,即从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办学基础条件出发,结合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寻找、确定了若干个行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通过建立商务专业群、理财专业群、物流专业群、机械专业群、电子专业群 、计算机专业群、外语专业群、国际合作专业群、建筑专业群、设计专业群等十大专业群,形成学校整体专业框架的支柱。
2 专业群建设的经验探讨
2.1 有利于共享实践基地与师资等核心资源
专业群的优势之一是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投入,就专业群内的相关相近专业建成实训体系以供各专业共享,以满足群内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众所周知,实验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而又非常紧缺的两大资源,如果专业设置过于分散,一方面会相应造成资源力量的分散,加大高职院校在这两大资源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带来资源重置等问题。相反,从专业群的角度出发考虑专业设置,易于在基地、师资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促进群内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进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计算机专业群建设过程中,以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网的形式,整合6门核心平台课程、3个岗位系列课程及15个教学项目、15个技能项目等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加强了由商务信息、网络工程、软件设计、数字媒体及技术支持等岗位技能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和宁波亿时代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宁波金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企业实践基地等资源的共建共享,近两年,先后共有60余名学生在企业实践基地实现了就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2 利于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正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应智国等学者所指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涌现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调整。进行专业群建设,专业可以形成合力,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专业集群”建设,集聚了相关专业的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基础与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学校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往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拓展。近年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号召,在专业群设置和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时,了解专业群所对应的行业区域发展趋势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结合各专业自身发展历史和特点,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线和发展措施,使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
以设计专业群为例,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专业群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宽基础,大口径,淡化专业,突出素质和能力”等改革思路,修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实施了压缩学时数,以为学生留下更多的社会实践时间;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等措施。
2.3 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有着根本的区别,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专业,正是由于这一不同,使高职的专业设置具有自身的规律。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或龙头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这些核心或者说是龙头专业一般是专业群内师资力量强、办学基础好、教学条件较完善、有着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与成果、已经初步形成特色优势、辐射作用大的专业。专业群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要发挥核心专业的辐射作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和促进,形成合力,带动群内专业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以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商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围绕市场营销核心专业,带动和提升整个专业群的发展。市场营销专业着力构建“基于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以“教师营销职业教育能力提升”为重点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成立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并把它建设成为集生产性实训、社会技术服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对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基地。市场营销专业通过课程、师资、实训基地建设,带动了商务专业群中其他专业的发展。2008年学校新增国际贸易专业,2009年国际商务专业被批为浙江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2.4 培养岗位(或专业)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现代生产和技术的综合化趋势不断增强,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岗位内涵不断丰富往往是综合性的,常常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社会迫切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群技术平台拥有多专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而且相对稳定,有利于培养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是专业群建设的目的。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加强了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二产类专业与三产类专业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相融合,形成以电子产品为主攻对象市场营销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国际商务专业相融合,形成以机电产品为主攻对象的国际商务专业等,这些专业群的建设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调整专业群设置时须考虑专业跨分院、跨学科组群的情况,当然,有的专业还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专业群。
此外,专业群建设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现代社会,人们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能够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专业群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平台,专业群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迁移能力。学校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有了2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浙江省重点专业,5个浙江省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分布在6个专业群中,发挥着核心专业建设功能。2009年,学校成为浙江省高职示范性院校,示范校6个重点建设的专业覆盖了6个专业群的21个专业。通过示范建设专业(群)和重点专业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推动了学院的内涵建设和质量工程建设,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结构调整与布局、校内实训基地的科学规划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群的管理与运行存在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把专业群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从机制上建立了专业群,但实际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专业建设的思路上。对专业群的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待遇薪酬等专业群的管理与运行方面考虑欠缺。比如没有完善相关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专业群负责人权力责任不明,处境尴尬,无法充分发挥专业群负责人作用。另外,如果突破资源共享、专业灵活调整等专业群建设单一目的倾向,以更开放、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专业群建设,则可能会出现专业跨分院、跨学科组群,甚至有的专业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专业群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专业群应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管理,则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笔者认为专业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形式,才能保证其持续、平稳、健康地运行和发展。可以由专业群里的龙头专业主任兼任专业群负责人,专门负责专业群建设;或者专门设立专业群主任岗位,建立教学部门负责人领导下的专业群主任负责制。
3.2 专业群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依据、计划、实施过程和成果的具体化体现,专业群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合理的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高职教育领域的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起步晚,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现在还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有专业群这一教学机构称号,但还是按专业在建设,关键是专业群的评价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按一定周期进行考核,不仅能促进专业群建设,而且对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有提升作用,更主要的是能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笔者所在学校已经连续2年组织开展了专业群建设进展情况评比,评比内容主要涉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技能比赛、教学成果奖、教研教改论文等八大项内容。评比收到较好的效果,导向作用明显。但是,这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其一,项目组设计的只是专业群年度建设评比计分标准。还没有构建专业群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且现有部分评价指标和分值的确定都是经验总结,其科学性有待检验。其二,这次的评比把项目都量化成分数,如何用定性的方法设计指标的分值、权重还需探讨。其三,有些专业群大小(专业数、教师数)相差悬殊,如何更合理的体现公平性。
3.3 专业群的专业划分合理性不够
专业群建设可以说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并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所以属于同一专业群的多个专业应该具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且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从这些专业内部来看,由于有共同的职业基础、资源、技术和社会基础,其内部存在共同的课程基础,如存在共同的基础理论课程、共同的技术课程,甚至存在共同的核心课程。但是,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划分不够科学合理,很牵强地把一些不相关的专业划分到同一专业群里,造成资源不但没有得到共享,反而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当然,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比如核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如何使专业群具有经营专业的功能,如何充分发挥专业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质性融合,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摸索。
综上所述,专业群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顺应了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具有诸多优势。同时这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打破了我国一直延续的按专业设置来组织教学和管理的传统模式,对学校的管理和组织架构、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具体过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等诸多方在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实施过程中碰到种种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坚定信心,确定阶段性重点突破的目标,不断的总结经验,克服困难,推进专业群建设的平稳有序进行。
[1]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4).
[2]贾宝勤.建设专业群推动专业建设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1997,(3).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4]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