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画书阅读与儿童非智力发展

2010-08-15王姗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小美图画书小兔

王姗

(遵义师范学院 初等教育系,贵州遵义563002)

图画书阅读与儿童非智力发展

王姗

(遵义师范学院 初等教育系,贵州遵义563002)

图画故事书是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当前,图画书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语文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但图画书如同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它除了对孩子的智力启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外,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习惯、性格等非智力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图画书;学前儿童;阅读

图画书一词来自英语“picture book”,在日本和中国台湾被称为“绘本”,我国通常称为“图画读物”、“图画故事”,也有俗称“画书”或“小人书”,现常称为“图画书”。它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其不同于其它文学形式之处,在于它是以图画为主,配合简单的文字,通过图文结合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独特的表达系统比较契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先生曾指出:“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1]图画书如同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它除了对孩子的智力启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外,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习惯、性格等非智力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学会感动,滋养身心

一本好的图画书,字里行间常洋溢着脉脉温情与浪漫诗意,不仅孩子甚至大人也常常会不自觉地被书中温馨的画面和文字感动。走进图画书,你会发现书中处处有爱的表达,表现亲情和友情的作品在图画书中随处可见,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瞬间常常都会打动孩子那敏感的内心。

玛格丽特·威尔士·布朗的《逃家小兔》就是一本让人着迷的图画书。温馨而动人的画面,简单而让人回味的故事。书中讲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兔子想知道妈妈有多么爱他。于是试探性地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小兔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一条小鱼,游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条小鱼,我就要变成渔夫,用钩子钩住你。”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渔夫,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帆船,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你要去的地方。”小兔说:“如果你变成风,吹着我,我就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树,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紧紧地抱住你。”

首先,这本图画书的文字就是一首妙不可言的幼儿诗,温暖亲切的情意,奇特美妙的想象,回环往复的节奏,读着就让人心生美感和暖意。同时,阅读这本书,你会惊叹于作者画面中充满爱意的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其中有一幅画面,小兔变成了一只鸟,长出了一对翅膀,可下半身还是兔子的形状,兔妈妈就变成了兔子形状的树,双臂伸开随时迎接着小兔子飞回家。这样的作品让孩子从小兔子和兔妈妈一次一次的对话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中,感受到无以言表的温暖和感动。

安妮塔·婕朗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表达的则是关于父爱的主题。该上床睡觉了,小兔子对兔爸爸说:“猜猜我有多爱你?”“我可猜不出来”大兔子说。“有这么多”他用力伸开双臂。大兔子的手臂更长,它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小兔子又是倒立,又是跳,但他总是比不过大兔子。小兔子困了,他看着天空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叶子铺成的床上,低下头亲了亲小兔子,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2]

爱本身是抽象的,是人内心的一种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表达爱,是让很多家长觉得有些头痛的问题。而此书,作者巧妙地用一大一小两只兔子,把生命中那种最原始的父子之情浓缩在短短的一段对话里了,爱的表达在书中是如此的具体、形象而生动。对“我有多爱你”的话题,小兔子和兔爸爸谁都不愿输给谁,用自己的全力表达着,但,爱如海洋,博大而深远,无论怎么表达都觉得不够。通过故事,孩子可以真切、形象地感受着彼此的爱有多深,当妈妈和宝宝一起在睡前阅读这样的图画书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动呢?

比起认识更多的字,背熟更多的诗,图画书对于生命真谛的诠释更为珍贵,好的图画书,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似“无声胜有声”,在这样一种温情的滋润和感染下,孩子的内心情感会变得越来越细腻、丰富。

二、扩充经验,健康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必须从一个完全依赖成人照顾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小小孩。他们要学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游戏、自己刷牙,要自己完成很多任务,对于孩子而言,在这些历程中所要面对的挑战及挫折的心情,是很需要被理解的。主题多元的图画书,刚好可扮演协助孩子学习各种主题、扩充孩子生活经验的重要角色,幼儿可由体验书中主角的经验,产生对自己的认同与喜爱;也能通过阅读书中主人公的经历产生更多勇气尝试新鲜事物。因此,幼儿大多喜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情节,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每个问题、可能有的种种感受在图画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或者得到共鸣。

日本作家筒井赖子和绘者林明子70年代创作的作品《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就描写了日本儿童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心理和生活体验。故事讲的是五岁的小女孩小美,因为妈妈要照顾小弟弟分不开身,突然被指派工作,去商店买牛奶。小美平时常常跟妈妈上街,但自己一个人去,还是第一次呢!小美和所有五岁的孩子一样,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事,她大着胆子接下了任务,兴奋地走出家门,但是越走心里越害怕,尤其一辆速度很快的脚踏车飞驰而过,让小美的勇气一点点消失。还好,这时遇到好朋友小毛,在小毛既惊奇又佩服的问话中,小美又找回了勇气。但是,要完成一件事,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前头还有不同的状况等着她:走到斜坡上,一不小心跌倒了,钱掉了,要赶紧找回來;好不容易走到商店,小商店里一个人都没有,小美深呼吸了一口气,想叫得大声一点,可发出的声音,谁也没听到。她又深呼吸一下,终于大声了一点,可身后却偏偏来了一辆汽车,汽车的轰鸣声盖过了她的声音,小美的心咚咚直跳。接着小美又被来店里买东西的叔叔和胖阿姨打断,等老板娘注意到她,她竟然委曲地掉下了眼泪,但又怕人家发現,拿了东西就跑,忘了妈妈叮嘱的记得找钱的事。

对于一个只有5岁的孩子“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无异于是一次冒险之旅。这个故事十分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作品生动而细腻地描绘出小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遇到的种种情景,作家将买东西的整个过程,从小美接受任务的兴奋,执行中的小心、专注、紧张、担心、慌乱,直到最后包含复杂心情的眼泪流出,把人物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许多小读者在读了这本图画书之后,开始尝试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了,而读过这本书的孩子,上街买东西时心中自然有小美的影子,遇到同样的情景就会更懂得如何坦然应对。

图画书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人、事和物,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幼儿阅读图画书时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的世界,并在与图画故事书的接触中扩展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着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对学前儿童而言,阅读即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已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无形中扩展了自己的经验。[3]

三、学会倾听,养成习惯

学会倾听,是获取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良好品质,常言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然而,幼儿天生活泼、好动,个人意识比较强,喜欢表现,不习惯倾听。要让这些以个人为中心的幼儿学会倾听实在是不太容易,用说教和强迫的方式显然又不可取。什么样的方式更人性、更合理呢?我想阅读图画书,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不错选择。

图画书是“亲子共读”的最好材料,有利于亲情的连接,有利于进行温馨的文学启蒙。幼年儿童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幼儿园和家庭,其阅读活动也自然在这两个环境中进行。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在家庭中的阅读常常有父母的陪伴。父母和孩子一同阅读图画书,共同完成对故事的解读。[4]幼儿在这种与父母近距离接触中聆听故事,逐渐养成倾听习惯。因此,图画书往往不是把书买来让孩子自己看,而是大人读,小孩用眼睛看图画,用耳朵听大人读,这是最正确的读法。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把他抱在怀里给他读。等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就握着孩子的手给他读。父母每天都能用半个小时静静地、有感情地读书给孩子听;不断用书中充满爱心的语言对孩子讲话,幼儿在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下,自然而然就会养成倾听的习惯。

当然,学会倾听不只是孩子的责任,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有时会对书中的画面,展开联想,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家长或教师,也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说出他的想法时,不要急于去评价对与不对,而应去想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无论孩子的想法是一气呵成还是断断续续,都不要随意打断,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他耐心倾听别人提供了心理基础。

四、爱上阅读,享用一生

读图画书时,孩子们常常被打动,或如痴如醉,欢呼雀跃;或入情入境,潸然泪下,这就是图画书的魅力。当它把愉悦带给孩子们时,也就把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5]我们要让孩子们通过快乐阅读去打开那一扇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要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阅读中健康发展。

图画书阅读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能带给幼儿积极的、快乐的情绪体验,娱乐幼儿的身心。每当孩子阅读时,他会移情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情绪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波动。这对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发展幼儿的社会化情感是非常宝贵的。[6]而且阅读本身就能带给幼儿莫大的快乐,我们从孩子看图画书时脸上兴奋的表情,从孩子嘴里发出的各种配合画面的“音响效果”,就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快乐。正是由于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幼儿才会不厌其烦地要求老师给他讲同一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不断得到升华。每当孩子沉浸在图画世界中,当他一次又一次地翻阅让他着迷的图画书时,图画书阅读便带给他无限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这种快乐体验为他们将来的人格发展播下了快乐、自信、积极向上的种子。

新西兰图书馆馆员多罗西·怀特在《关于孩子们的书》中曾说:“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也是孩子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因此,了解书的内容只是让孩子读书的目的之一,让孩子喜欢读书,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变成小书迷,才能让孩子享用终生。

总之,“受到图画书滋养的一代人,会因为它的影响,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甚至是人生态度都会有所改变……至于它的内容,它的呈现世界的方式,对一个人的作用就更大了”。[7]受过图画书熏陶的儿童,精神世界将更开阔,生活也将更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1]〔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季颖译.长沙:湖南少儿出版社,1997.

[2]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3]孙丽丽.与书为伴——婴幼儿阅读行为的发展[J].幼儿教育,2006,(18).

[4]方为平.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袁晓峰.让孩子去热爱与渴望——“绘本快乐阅读”课开发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人民教育,2006.

[6]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7]梅子涵.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徐国红)

Picture Book Reading and Children's Non-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WANG Shan
(Depart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As the first book for children in their life,a picture book is a starting point for pre-school children to read.Nowadays,picture books have played a certain position role in cultivating children's abilities such as observation,imagination,aesthetic taste and philology,which has been accepted widely.However,the picture book,a"living encyclopedia", along with some positive effects produced upon children'intellectual enlightenment,may exert some effects upon children's non-intellectual aspects like emotions,attitudes,habits and characters,which can not be neglected.

picture book;pre-school children;reading

G613.6

A

1009-3583(2010)-01-0077-03

2009-11-17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05211)

王姗,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小美图画书小兔
第一本图画书
图画书
褪色的玫瑰
推理:小美过生日
蜡烛跷跷板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帮小兔逃跑
花是一本图画书
骄傲的小兔
小狐狸开百货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