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利个人构念理论视野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

2010-08-15金丽蝶冯海英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凯利建构心理健康

金丽蝶,冯海英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凯利个人构念理论视野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

金丽蝶,冯海英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心理、生理在这一阶段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很多心理问题,文章主要从凯利个人构念理论角度来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个人构念理论;青少年;心理健康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那么,首先应该认识自己,具有健康的心理。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每个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对学习、对人际交往、对人生的困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的抉择,决定着他们以后的人生。笔者通过对凯利个人构念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对自己的将来能够准确预测,从而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一、凯利个人构念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内涵

(一)个人构念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凯利建立了一套心理治疗体系,为穷人和那些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受害者提供心理服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倾听那些人的烦恼,帮助他们发现他们能为自己做什么。”(Kelly,1969.)在实践过程中,凯利发现这些人最需要的是对周围事件的解释及对自己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的预测。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就是从这种思考中建立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利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了十九年,任该校心理学教授和临床心理学主任,在这段时期,凯利系统整理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人格认知理论和心理治疗方法,并于1955年出版了《个人构念心理学》。我们把凯利提出的人格认知理论,称为个人构念理论,强调人对自身主观世界主动地、认知性的建构。

(二)个人构念理论内涵

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个人构念(personal construct),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人构念自然因人而异,因此个人构念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知觉、分析或解释事件的方式,是对个体行为之所以如此的解释。构念一般都以语言来表达。凯利把个人构念确定为代表一个单一而二分的两极维度,例如“好—坏”的构念。也就是说,构念是它用以认识世界的两极性。

一个构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建构、解释、预见经验或赋予经验以意义的东西,往往表现为一个观念、思想或看法。一个构念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科学理论,人们把构念用于环境和各种事件之中,将这些事件以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测试,即用来对实在作出预言。如果从这个构念产生出来的预言被经验所证实,它就是有用的,如果不能被经验所证实,那这个构念就必须被修改或放弃。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建构为了预测未来,构念必须适合客观现实。因此,个人要获得一种同现实十分一致的构念系统,需经过大量的尝试与曲折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是由个人构念组成的多元统一体。

此外,凯利根据他的个人构念理论,发展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固定角色治疗。所谓固定角色治疗(fixed-role therapy),是指心理医生为情绪困扰者设定一个易于他目前自觉的角色,然后协助他去扮演。如此做法的目的,希望情绪困扰者在角色扮演时改变他过去不健康的观点。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只从旁协助,给予支持,不对情绪困扰者的行为施以矫正,只希望让他自己在认知改变中自行治疗。此一观念和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思想颇为一致。

二、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以及来自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一些青少年自然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而不健全的心理冲突必然会导致不适当的举止行为。当前青少年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概括起来表现为:

(一)自信心受损或严重不足,产生自卑心理问题。

由于学校教育尚未根本扭转“应试教育”的状况,当前一些青少年因为学习成绩差,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人,在情绪方面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自卑心理在青少年学生中表现最为普遍,因为在青少年心目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似乎是决定其优劣、等第的第一要义。因各种原因学习不好的学生,常常在成绩好一些的同学面前油然而生一种“不如人”的心理。

(二)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青少年反映较多的问题。

青少年所面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第一,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压迫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第二,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第三,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有些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从而造成孩子孤僻、专横性格。此外,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期,由于自身身体的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烦恼,心理不能适应身体的发育,从而产生焦虑、敌意、攻击、内疚和威胁等意念。主要表现为:第一,青春期闭锁心理。个体在外在表现上关闭封锁自己,不与他人交流,而内心活动却是丰富、复杂的。青少年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会使自己越来越矛盾,心理不健康发展。第二,情绪不稳定,时而兴奋、时而懒散等。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他们内心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第三,早恋。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青少年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以及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他们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产生早恋。

三、个人构念理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具有良好的、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及其对自己和社会的适应能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情绪稳定,能承受一定压力,能不断调节自我心理平衡;能正确认识自己;能面对现实,不管现实对自己是否有利,都勇敢面对,不逃避,不超越;具有爱和被爱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从容自若,应付自如,不卑不亢;有独立性,不依赖于他人,办事凭理智,有独立见解,并能听取合理建议;做事有计划性,有长远打算;有自我控制能力。

每个人使用的构念皆不同,且组织其建构的方式也不一样。构念系统一旦创建以后,人就受它们的制约。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生活受到他自己创建的构念的巨大影响。而心理健康又强调个人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这也就是说,个人的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受个人构念系统的制约。有些人对世界事物得出不可动摇的确信,并且其行动完全服从于这些确信。这种人只在范围较窄的、可以精确预测的实践中生活。另一些人则不同,他们生活的前景要广泛得多。他们根据灵活的原则生活,并不按照确定的规律办事。这种人的生活更为多样,因为他们的经验是开放的,而不是紧闭的。一个人依循开放式的或创建性的生活行事,还是依循紧闭、制约性的生活行事,这完全是个人自己选择的。同样,有些人积极地看待一种情境,而另些人则是消极看待,这也是个人自己选择的。可见,自身对构念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与自我和他人的交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不可否认,个人构念的形成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认知的内容包括自我和非我两个部分。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容易受个人选择建构的影响,导致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矛盾,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在形成构念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自由选择自己的构念,这种自由是绝对的自由,任何人和事都不能强加给构念主体。所以,选择正确的构念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就会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让学生成长为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

(一)从个人构念理论分析

凯利认为,行为的差异大多源于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不同。上面所谈到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尽管其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主要还是学生构念系统出现问题。

1.青少年自信心不足,意志力薄弱,主要是因为不能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个人构念中的自我构念片面,极端化。

凯利认为一切构念都是双极的或两分性的。例如,高是相对于低而显示其意义的;美是相对于丑显示其意义的。人们肯定会说那两个人是美丽的,因为他们具有某些特征,而另外一个人因为缺乏某些特征所以是丑陋的。同样,如果没有女子气质这个概念,男子气质的概念就失去意义。所以对于凯利来说,一种构念就是一种析解那些与其它事物既相似又不同的事物的方法。因此,中学生在认识自己的时候要全面,进行自我构念的时候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更要从积极的方面去建构,构念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同时任何构念都有两级,青少年应该选择自信的构念去建构自己的构念系统。

2.不能从他人的立场、角度看问题,正确建构对他人、自己的构念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不管是与老师的关系还是与同学和家长的关系,都存在一个互相认识理解的过程,是否能够从他人的立场、角度看问题,正确建构对他人、自己的构念是关键。

在这里用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来理解就是:学校是一个微型的小社会,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种社会关系。凯利个人构念理论中的“社会性推论”就为个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依据。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关键在于这个人能析解他人的构念到什么程度,能够在交往过程中扮演一个同这个人有关的角色到什么程度。即是否站在他人的构念角度,扮演他人角色,去认识他人,建构自己的构念。

3.青少年对自己的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不能接受,不能建立新的构念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会走过青春期,都有过青春期的烦恼与矛盾心理,从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来理解,青少年之所以会产生封闭心理,不愿与外界进行交流,出现早恋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青少年对自己的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不能接受,不能建立新的构念认识自己,而现实的状况又与自己旧的构念系统相矛盾。青少年的核心构念体系混乱,所谓核心构念是指在预期中那些一贯被证实为正确的构念,即通常所说的信仰系统的核心。当这些核心构念不再被证实时,人们就感到威胁。凯利阐述了焦虑、敌意、攻击、内疚和威胁等概念。凯利通过对这些概念的解释,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调整自己的心理认知,构建新的构念体系。

(二)改变构念,重塑青少年健康心理

个人构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独特的构念系统,有自己的构念方式。因此,针对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应该从构念的角度去治疗、调节构念体系,使其适应新的环境和事物。

凯利说过“一个人不是他过去事件的牺牲品,但是却有可能被他对过去实践的理解所束缚。”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挫折,自信心受挫,不要盲目悲观,产生自卑心理,应该对自己重新定位,全面认识自己,任何建构都是两级的,应积极乐观地构念自己。

1.改变构念,利用固定角色疗法,重新塑造中学生的健康心理。

固定角色治疗体现了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的心理治疗特色。凯利认为,能够使患者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方法,就是要他们装扮成不同的人。在角色治疗中,治疗家向病人勾画出一种个性类型的特征,然后要求患者去把他表演出来,就像一个演员扮演一出戏中的一个角色一样。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这位患者去扮演同他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角色扮演的时间通常为两个星期,在这期间患者要像他所扮演的角色那样生活,而治疗家在这期间就要像所规定的配角那样对患者进行应答,要对患者正在经历的新的构念系统不断地提供鼓励与肯定。治疗者必须给予患者足够的勇气去克服因放弃旧的核心建构和发展新的核心建构而带来的恐惧。

2.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情感方面,可采用精神治疗的方法。

凯利把感情的问题看作是认知的问题。要解决认知问题,就必须让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事物。精神治疗就是通过鼓励患者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事物的过程,治疗者只有这样做,才有希望把焦虑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我们当前所要培养的人才是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这个健康不仅只限于身体方面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理健康。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有很大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调解学生在青春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问题。

[1]Kelly.C.A.A theory of personality[M].New York:Norton, 1963.

[2]陈会昌.人格心理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陈少华.新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6]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the Maintenance of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from Kelly's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JIN Li-die;FENG Hai-ying
(Education Institut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

Adolescence is a special phase,during which great changes take place in students'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assuming many a psychological problem.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mental problems of teenagers from Kelly's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and then,using the same theory,analyzes teenagers'psychological problems with a view to maintaining the teenagers'psychological health.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teenagers;psychological health

G445

A

1009-3583(2010)-01-0068-04

2009-12-02

金丽蝶,女,安徽淮南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冯海英,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凯利建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跌宕起伏的19世纪——乔治·凯利的滑翔机
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