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温州区域文化研究*

2010-08-15张宏敏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永嘉温州学报

张宏敏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3)

2009年温州区域文化研究*

张宏敏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3)

本文主要从温州历史文献整理、学术专著出版、学术论文发表、温州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等学术视角切入,力求全面、清晰、客观地反映2009年温州区域文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温州区域文化;文献整理;学术论著;温州民俗;文化遗产

为深入贯彻2008年12月召开的“温州文化大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温州区域文化理论研究工作者在2009年度通过编校古籍文献、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研讨等形式,“重视温州历史文化和历史名人研究”,深入挖掘温州区域特色文化,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方便温州区域文化研究开展计,兹对2009年度学术文化界公开出版发行的与温州区域文化相关的学术专著、期刊论集、课题研究进行盘点梳理,综述如下:

一、文献整理与学术专著

(一)古籍整理成果

温州先贤自古就有整理辑编乡邦文献的优良传统,近代温州出现过一场乡邦文献整理运动,孙衣言汇刊了《永嘉丛书》,冒广生辑成了《永嘉诗人词堂丛刻》,黄群刻印了《敬乡楼丛书》。2001年以降,温州学人历经六年耕耘,整理出版有温州地方文献《温州文献丛书》四辑40部48册。

2009年,《温州文献丛刊》的编校刊行工作逐步有序地得到展开。《温州文献丛刊》第一辑由合肥黄山书社陆续出版。卢礼阳编校的《蒋叔南集》收录了蒋叔南遗著,包括游记、杂著、序跋、诗词、楹联等。蔡克骄点校《王叔果集》对王叔果诗文集《半山藏稿》进行了整理。王妍点校的《王德馨集》收集了王德馨的代表作《雪蕉斋诗话》、《雪蕉斋诗钞》以及试帖、联语、骈文等。杨安利点校了《周衣徳集》。

《乐清文献丛书》第一辑十种《翁卷集笺注》《章纶集》《赵廷松集》《徐炯文集·徐德元集·徐乃康集》《黄式苏集》《洪邦泰集》《朱鹏集》《道光乐清县志》《雁荡山志》《乐清谱牒文献选编》等陆续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继《龙湾文化丛书》之后,《龙湾文献丛书》编纂项目启动。

许嘉璐主编《孙诒让全集》由中华书局出版有三种:《十三经注疏校记》由雪克据浙江大学藏手校本辑校整理而成,并在原整理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校订修改;孙启治点校的《墨子閒诂》得以再版;雪克、陈野对《札迻》十二卷进行了全面地校订和修正,是目前最为完善的整理本。

叶适的《习学记言序目》由中华书局重印出版。刘显曾整理的《刘节日记》由大象出版社出版。温州图书馆馆藏的《周礼正义》、《瓯海轶闻》等14种珍贵古籍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外,温州市图书馆和瑞安玉海楼也同批被确定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二)学术专著出版

2009年,学界专家尤其是温州学者出版一批有相当学术水准的专著论集,尤其是《温州研究集刊》、《温州乡土文化书系》的陆续出版,把温州区域学术文化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洪振宁编著《宋元明清温州文化编年纪事》(浙江人民出版社)详细、全面地梳理了宋元明清近千年以降的温州文化脉络与学理走向,可谓温州历史文化研究者的案头必备书籍。沈克成、沈迦的《温州话词语考释》(宁波出版社)作为一本研究温州方言的新著,共收录温州话特征词语一万多条,按普通话音序排列,每条词语均予以注音释义。

林亦修著《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从人、神互动的研究范式出发,揭示了温州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并对明清东南社会族群活动关系进行了大胆推测,从而总结出区域移民的内在规律。徐宏图的《南戏遗存考论》(光明日报出版社)作为我国第一部集南戏原生态与变异为一体的专著,为南戏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林华东主编《瓯文化研究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收集了30篇来自“首届瓯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优秀论文。金柏东主编《温州文物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选文58篇,集中展示了温州文物研究的学术成果。由温州市政协牵头组织编纂、结集175件传世书画精品的《温州馆藏书画选》也顺利出版。

白庚胜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瑞安卷》(水利水电出版社),搜集有瑞安民间传说故事391篇。蔡克骄的《浙东史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有章节对叶适的史学思想、宋恕、陈黻宸的史学思想进行了论述。《胡雪冈集》(黄山书社)录有研究永嘉学派、南戏等论文50多篇。孙金波有专著《叶适事功思想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永嘉县侨办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海外永嘉人》(当代中国出版社)。反映龙湾永昌堡历史现状的《大堡深处》也得到了出版。

陈圣格著《泰顺药发木偶戏》(浙江摄影出版社),对泰顺药发木偶的生存环境、探源、艺术特征及其重要价值、制作、传承人及泰顺药发木偶戏的濒危情况和保护措施等作了详尽描述。刘淑婷、薛一泉的《温州泰顺乡土建筑》(浙江摄影出版社)对泰顺乡土建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工艺、装饰特色等加以阐述,并有仙居、泗溪等地的典型实例。吴松第、刘杰编著的《浙江泰顺历史文化的国际考察与研究》(齐鲁书社)一书,系统地展示了近年来中外学者对泰顺历史文化联合考察的成果。萧百兴的《灵明泰顺》(齐鲁书社)从人文、历史的角度介绍了泰顺的旅游文化知识。

二、学术论文与专家新见

温州建城如从东瓯王建国算起已有2200年,历史积淀雄厚、文化大家辈出,谢灵运、永嘉玄觉、叶适、刘基、高则诚、孙诒让、夏承焘、方介堪、苏步青、王季思、夏鼐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09年,专家学人们以温籍文化大家为选题,展开研究,成果丰硕,新论迭现。

(一)关于谢灵运的研究,主要探讨了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风格、理论特质,以及谢灵运与佛教之间的关系

李光哲《谢灵运诗“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考论》(《四川师大学报》,2009年第2期)以为:谢灵运诗用典极多,主要特点是从诗经、古乐府、古诗等中借用其字句或意境,而吸收其较为纯朴、典雅的风格;从楚辞、汉赋、以曹植为主的建安文人作品、以陆机为主的太康文人作品里,借用其字句或意境而承继其较为绮艳的风格。姜剑云、王岩峻合撰《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征辨说》(《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文。

渠晓云《谢康乐体论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文指出谢康乐体的独特性表现在:外无遗物的景物描写,剪裁精工的句式安排,经营而返于自然的风格。时国强有《谢灵运山水诗中的以理灭情》(《辽东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文。褚友翠有《试论谢灵运会稽时期山水诗的特色》(《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文。

林珍华发《佛教对谢灵运山水诗结构的影响》(《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第1期)文。李大伟有《谢灵运的佛学因缘》(《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文。王雷、杨静《未曾遗忘的顿悟成佛论之先行者》(《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文指出:著名文人居士谢灵运作为竺道生顿悟说的追随者和积极倡导者,对竺道生的新说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宣扬,并著《辨宗论》等文对顿悟成佛论所遭到的非议加以辩证和维护。姜剑云、王岩峻有《谢灵运与<大般涅槃经>的改治》(《晋阳学刊》,2009年第4期)文。

(二)学界基于永嘉玄觉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代表作《证道歌》的探究

华方田《永嘉玄觉与〈证道歌〉》(《三联竞争力》,2009年第4期)文对永嘉玄觉的人生经历、修行阅历、佛学造诣予以阐述,继而对永嘉玄觉的著述《证道歌》、《永嘉集》内容进行了说明。巩富才有硕士学位论文《永嘉〈证道歌〉思想研究》。达照法师编撰《永嘉禅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永嘉大师一生修学的经历为主线,详实讲述永嘉大师结合如来清净禅和南宗顿悟禅的禅法理念,系统介绍世间禅法的禅修境界,叙述了大乘佛法的禅修理论和方法。

(三)关于“永嘉四灵”即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的学术研究,集中在对他们名士情结、风格特征的思考之上

刘春霞《论永嘉四灵的名士情结》(《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文指出:永嘉四灵具有深厚的名士情结,追慕东晋名士雅怀,追求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情趣化,体悟超脱尘世的情怀,并通过“苦吟”诗歌标榜名士精神。杨笑宇《论永嘉四灵的风格特征》(《科技信息》,2009年第8期)文以为:四灵诗在整个晚唐体诗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在于“敛情约性,因狭出奇”。任占文有《论“永嘉四灵”对江西诗派的借鉴》,《山西农大学报》,2009年第1期》文。

(四)关于南宋永嘉学派研究论文,主要体现为对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

关于薛季宣研究。张平《艮斋诗初论》(《海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文以为:薛季宣诗歌中的历史情怀既有“务通于今”的功利性,更有世事幻灭的超越感;其诗歌中的现实情思既有用世之志,复多退守之想。作为“学人之诗”,这两对非均衡性矛盾表面上对薛氏“事功之学”似有所疏离,但实质上乃是其学术心态的诗学折光,反映了其诗情与学思的同构,同时使艮斋诗在审美意蕴上颇具某种程度的“风人之诗”的抒情特质。

关于陈傅良研究。俞兆鹏有《论陈傅良的民本思想》(《南昌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文。郭庆财《南宋“永嘉文体”考论》(《阴山学刊》,2009年第3期)文提到:“永嘉文体”开创者陈傅良等浙东士人在科场中的成功,使“永嘉文体”大盛,其程文作品被奉为范文在士子间漉传,使科举文风趋于熟滥,而陈傅良后来悔其少作,体现了永嘉事功之学与科举虚文的深刻矛盾。此外,徐逸龙有文《从永嘉地方史研究看陈傅良作品的价值》(《永嘉文史资料》第18辑),值得关注。

关于叶适研究。何俊《叶适论道学与道统》(《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文试图通过对南宋道学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与代表人物叶适有关论述的梳理,呈现道学的多层面内容,以及他在儒学思想上与朱熹所确认的道统截然不同的建构。何俊还有《叶适的士风与学风》(载董平主编《浙东学术》)文。麻尧宾有《从“中庸之德”看永嘉水心学的心性进路》(《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文。刘煜瑞发《试论叶适的吏治思想》(《民族论坛》,2009年第6期)文。张玉霞有《叶适法律思想诠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期》)文。蔡克骄《叶适〈宿觉庵记〉解读》(《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文对叶适与佛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论。周梦江《我的叶适缘》(《温州日报》,2009-1-17)文回顾了自己一生的治学历程与叶适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

此外,曲国明撰文《温州模式蕴涵的永嘉哲学思想探讨》,(《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第4期)以从其“事功哲学”的角度来诠释温州模式。沈善洪、费君清主编的《浙江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有文对永嘉学术传统进行了研究。陆敏珍《王开祖及其观念:濂洛未起前的道学思想》(《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3期)一文对永嘉学术鼻祖王开祖进行了论说。

(五)关于王十朋的文学思想、戴侗的文字学研究,学者有论

张业志、沈伟飞《王十朋“刚气论”意蕴探析》(《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文以为南宋王十朋论文力主“刚气”,其“刚气”理论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鉴赏中,这一论述开拓了“文气论”的美学新领域,具有广阔的哲学和社会意蕴。张其昀《声训之源流及声训在<广雅疏证>中的运用》(《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文中提到:戴侗等人运用声训把词的语源义探求与同源词揭示结合起来,拓宽了声训的用途。

(六)关于刘基研究,也有一些论文发表

俞美玉、陈守文合作撰文《钦建诚意伯庙楹联匾额之解读》(《浙江工贸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张宏敏《刘基道学思想研究》(《弘道》,2009年第1期)文对刘基与老庄道家、道教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刘日良发《试论刘基<郁离子>中辩证的艺术风格》(《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 3期)文。刘定卿《话说刘伯温》文连载于《温州都市报》(2009年8、9月)。王立群译著《郁离子》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孙红华有文《刘基的漏算与失误》(《联谊报》,2009-9-5)对刘基晚年的遭遇进行解读。

(七)关于晚清温州维新知识群体的研究,学界也有力作

宋恕研究。何志明《宋恕县政改革思想管窥》(《天中学刊》,2009年第3期)文指出:宋恕在他的地方基层政权改革思想中,把设立县议院放在核心位置,进而将该机构的职能辐射到其他如纠察、地方财政、推举地方贤能、教育及服务性行业管理等领域。然而,由于对议院政治认识上的缺陷,他的这种改革思想并不能解决当时基层存在的诸多弊病。

陈虬研究。符必春《陈虬的陆防思想》(《兰台世界》,2009年第5期)文以为:面对中华边疆危机的艰难处境,陈虬在1892年著的《经世博议》中提出了筹海筹边的军事防御主张,充分展现了他丰富的陆地边防军事思想。

陈黻宸研究。齐砚奎《陈黻宸与〈新世界学报〉》(《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文指出:陈黻宸于1902年离浙赴沪担任《新世界学报》总撰,《新世界学报》不仅在学术领域具有影响力,还是第一本中国人创办、在国内采用两面印刷、洋式装订的杂志。张声和《文章事业启后人》(《温州日报》,2009-11-24)文对陈黻宸一生的治学成绩与政治、社会活动进行了总结。

黄体芳研究。尤育号《黄体芳社会交游考察》(《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文提到:黄体芳的社会交游十分广泛,他与张之洞、张佩纶、何金寿等清流士大夫基于同年、同事以及朋友、姻亲关系而构建的人际网络,因清议活动而具鲜明的政治色彩;他与孙衣言、袁昶、张謇、王仁堪等江南士人的广泛交游,更具文人之间人际交往的传统色彩。

孙诒让研究。翟锦程、杨岗营《〈墨子閒诂〉题名疏证》(《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文以为:《墨子閒詁》的简化版在当前存在两个不同的、使用率都很高的版本,《墨子闲诂》《墨子间诂》,通过考证原作者署此书名时的真实意旨,还原《墨子闲詁》的本义,并给出其简体版本的合理答案即《墨子间诂》。李娟《孙诒让的普及教育思想》(《丽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文对孙诒让的教育理论进行解读。

(八)关于近现代温州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学界也有专论

徐定超研究。徐逸龙《浅论徐定超对民国浙江的贡献》(《永嘉文史资料》第19辑)文对徐定超在浙江任职期间的事迹诸如监督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候选浙江都督、调和浙江政局、提调浙江通志局等,进行了详细地考订,说明了徐定超对民国浙江的贡献。

蒋叔南研究。卢礼阳《蒋叔南和〈雁荡山志〉》(《温职院学报》,2009年第2期)文指出:蒋叔南作为民国时期知名的旅行家,为雁荡山的经营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客观评价其历史贡献,整理出版《雁荡山志》,对于当今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周予同研究。武少民《周予同论清代今文经学》(《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文认为:周予同在清代今文经学研究领域贡献卓著,他从清代辑佚学成果的间接推动、清代学术的“内在理路”和“外缘影响”等方面来探寻清代今文经学兴起缘由,客观而全面;周予同充分认可清代今文学者的创造勇气、怀疑精神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并肯定其对转变期中国新史学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郑振铎研究。陈振文《论郑振铎在校勘上的贡献》(《三明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指出:郑氏在校勘上的贡献对于做好文献校勘工作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陈振文还有《论郑振铎在版本学方面的贡献》(《莆田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近十年郑振铎研究综述》(《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文。刘进宝、王睿颖有《郑振铎与俄藏敦煌文献》(《南京师大学报》,2009年第3期)、《郑振铎1957年甘肃行记暨敦煌考察报告》(《丝绸之路》, 2009年第4期)文。

夏承焘研究。毛兰球有《夏承焘<韦庄年谱>生年续考》(《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第1期)文。吴蓓主持的《夏承焘日记》文献整理得到2009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立项课题资助。

刘景晨、刘节研究。张宏敏有文(《温州日报》,2009-9-1)对刘景晨与马一浮之间的交往关系进行了简要梳理。陈其泰《刘节先生及其<日记>》(《淮阴师院学报》,2009年第3期)文以为:《刘节日记》记载了先生数十年的学术经历和心路历程,尤其是生动地表现出他以惊人的毅力潜心钻研学术的精神,以及关心学生、热心提携后进的高风亮节。

王季思研究。徐继虹撰文《王季思注本<西厢记>中“喒”字探究》(《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提到:在王季思注本《西厢记》中,使用了第一人称代词“喒”字,从而就此注本《西厢记》中的这个字进行举例分析说明。

唐湜研究。吴剑《论唐湜的后期诗作》(《绵阳师院学报》,2009年第1期)文认为唐湜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方法只有在他的南方风土故事诗中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有着“赤子”情结、“幻美”追求和童话思维的特点,并认为唐湜的所谓“潜在写作”并不能避免受到当时主流写作的影响。

三、温州民俗与文化遗产

关于温州区域的民俗文化、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学界专家们集中围绕南戏研究、温昆、温州鼓词、民间民俗信仰、温州方言、古村落文化等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关于南戏理论与各剧种研究

南戏理论研究。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南京召开,与会代表共提交学术论文70余篇,就南戏和中国戏曲史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刘丽丽《试论南戏的史诗本质》(《大众艺术》,2009年第2期)文从情节艺术、文学基奠和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对南戏加以探讨,最终把南戏的本质归为史诗。俞为民有《明初南戏考论》(《浙师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文,俞为民还与刘水云合著有《宋元南戏史》。

《张协状元》研究。张艳《<张协状元>中的近代口语词例释》(《淮北煤师院学报》,2009年第2期)文选取《张协状元》中数例近代口语词,溯源讨流,描写它们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以体现出《张》在近代汉语语料中的重要价值。徐振贵《南戏<张协状元>新论》(《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文判定《张》的主旨是根据宋元理学的“名利观”,通过“求名”与“守己”观念对立与统一的婚变故事以揭露“伪儒”的忘恩负义。蓝文思有硕士学位论文《<张协状元>量词研究》。

《白兔记》研究。谢真元《南戏<白兔记>与藏戏<朗萨雯蚌>主人公悲剧命运比较》(《重庆师大学报》,2009年第1期)文以为:《白兔记》的主人公李三娘、《朗萨雯蚌》中的主人公朗萨,分别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和封建农奴社会家庭暴力下妇女的悲剧命运。李代宽有《<白兔记>:从故事原型到南戏》(《现代语文》,2009年第6期)文。

《琵琶记》研究。杨宝春专著《琵琶记的场上演变研究》从主题、人物、剧情和结构等几方面,探讨《琵琶记》的演变规律与特征,揭示其久演不衰的原因。杨宝春还有《论调腔<琵琶记>的演变》(《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文。刁国利《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悲剧意蕴》(《现代语文》,2009年第1期)文认为:高明作南戏《琵琶记》有意改变传说中蔡伯喈的负心汉形象,无意中却加深了这个形象的悲剧意蕴。徐大军有《<琵琶记>情节纰漏成因探析》(《杭师大学报》,2009年第3期)文。

(二)永嘉昆剧、温州鼓词、瓯剧研究

叶长海《永嘉昆剧与海盐腔》(《浙师大学报》,2009年第3期)文指出:南戏在温州一带产生后,很快就传播到浙江各地及邻近的江苏、福建许多地区,并且出现了以这些地方为名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早的是海盐腔。海盐腔滥觞于宋末而盛行于明代嘉隆以前,一度成为一切南唱的代表。孙崇涛《“温昆”的历史启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文。徐宏图主持的《浙江昆剧史》研究成为2009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立项课题。

杨古侠《温州鼓词的音乐形态探析》(《音乐探索》,2009年第2期)文从温州鼓词的调式、旋律、方言演唱、表演形式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探究其音乐形态的特征。赵雷《关于温州鼓词的几点思考》(《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文指出:传承温州鼓词艺术,不仅是保护温州的民间艺术,更是重建温州人文形象与精神内涵的需要。

郑群《初探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瓯剧》文(《科教文汇》,2009年第11期)通过对瓯剧的形成、发展、艺术特征、生存之路等方面的概述,希望有更多的温州人来了解本土的民问特色音乐,保护和传承温州民间音乐,唤醒民众为宏扬我国的民间音乐。瓯剧《酒楼杀场》在参加全国地方戏展演中获得文华大奖,新编经典瓯剧《高机与吴三春》完成了二度创作,深受群众喜爱。

(三)温州地区民间信仰研究

林孝暸《温州地区祠神的类型与特征》(《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文以为:在温州地区的祠神中,人而神的民间祠神占了温州地区祠神的绝大多数,他们或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或是传说中的人物;温州本地神灵占有统治地位,其次是汉民族普遍信仰之神与周边地区传入的地方神。邱国珍等《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文指出:温州龙湾区“汤和信仰”是地方民间信仰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分析了汤和信仰在历史上曾属于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的特点,阐释了汤和信仰申遗成功的背景、策略和意义。

(四)乐清细纹刻纸、黄杨木雕与苍南夹缬研究

9月30日,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乐清细纹刻纸作为中国剪纸一个类别也得以成为“世界非遗”。阮静《乐清细纹刻纸》(《浙江档案》,2009年第4期)文提到: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的“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刘瑞坤编著《乐清黄杨木雕》(浙江摄影出版社)概述了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其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工艺流程和雕刻工具。王业宏《苍南夹缬遗存印染工艺研究》(《东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文指出:浙江苍南夹缬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蓝夹缬之一,是夹缬的活化石。

(五)温州方言研究

郑娟曼《温州方言的疑问句》(《浙师大学报》,2009年第2期)文以描写和比较的方法从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角度讨论温州方言中的疑问句,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温州方言疑问句的特点。盛爱萍、朱赛萍《瓯语语汇中语法层面的变调构词现象》(《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文从瓯语语汇材料入手,结合《广韵》和古汉语用例,从语法层面分析了变调构词现象。郑薏苡的《温州童谣研究》成为2009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立项课题。

(六)永嘉楠溪江古村落文化研究

盛建峰、金远迈《楠溪江古村落整治规划探讨》(《小城镇建设》,2009年第3期)文以永嘉县埭头村为例,对楠溪江古村落整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黄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文以楠溪江苍坡古村为个案,认为在保护、展示古建筑的同时,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应该合理传承、完整展示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胡伟生著《温州楠溪行》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继永嘉岩头镇入选“第四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后,2009年11月,楠溪江五个村落入选“中国景观村”,并荣获“楠溪江古村落群”称号。12月,为了合理开发楠溪江古村落文化旅游资源,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共永嘉县委、县政府联合启动了以“永嘉耕读文化研究”为选题的“院地合作”项目。

The Research on Wenzhou Areal Culture in 2009

ZHANG Hongmin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This paper will illustrate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Wenzhou areal culture in 2009 completely, clearly and objectively on aspects of Wenzhou history documents collection, academic works publication, research papers publication, Wenzhou folk culture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etc.

Wenzhou areal culture; Documents collection; Academic works; Wenzhou folk customs; Cultural heritage

G122

A

1672-0105(2010)01-0084-07

2009-12-20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09B76);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科技创新活动资助课题(S090109)。

张宏敏(1982- ),男,河北邢台人,助教,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浙江区域文化。

[责任编辑:张苗荧]

猜你喜欢

永嘉温州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父辈们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我们一定会胜利
致敬学报40年
难忘九二温州行
“深入浅出”,以题载法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