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研究

2010-08-15周峻伟姚卫海周爱国郭玉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10001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7期
关键词:真武汤五苓散小便

韩 旭 周峻伟* 姚卫海 周爱国 郭玉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100010 )

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研究

韩 旭 周峻伟* 姚卫海 周爱国 郭玉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100010 )

充血性心力衰竭;真武汤;五苓散

心衰属于急症。但是从我们临床来看,中药治疗心衰效果很好,而且具有不容易反弹的特点。许多西医医师,普通病患及家属,包括很多中医师,并不知道这一点。这一误区需要纠正。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

真武汤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即欲行以无主制,故泛滥妄行而有是证也。用附子之辛温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矣。白术之温燥,建立中土,则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于补水中寓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建土,于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而尤重在芍药之苦降,其旨甚微。盖人身阳根于阴,若徒以辛热补阳,不少佐以苦降之品,恐真阳飞越矣。芍药为春花之殿,交夏而枯,用之以极亟收散漫之阳气而归根。下利减芍药者,以其苦降涌泻也。加干姜者,以其温中胜寒也。水寒则肺则咳,加细辛、干姜者,胜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气也。小便利者,去茯苓,恐其过利伤肾也。呕者,去附子倍干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只当温胃以散水,且生姜功能止呕也。

1 《伤寒论》真武汤组方特点

真武汤在《伤寒论》中有2条:一条是太阳病篇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汗,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辟地者,真武汤主之。”

另一条是少阴病篇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前者为发汗过多,损伤阳气,外则不能解太阳之邪,内而伤及少阴之气;后者是少阴本经自病,阳虚水气内停证也。水的气化、温煦、统摄、输布等,主要依赖肾中阳气之蒸腾,如果肾中阳气虚弱,不能温化水气,则水便会成为致病因素而充斥于三焦,出现头眩、心下悸、气短、浮肿、畏寒肢冷、身痛,以及咳、呕等水气泛滥之证。真武汤正是为阳虚水泛而设,其方药不外乎扶阳与散水,即扶少阴心肾之阳,摄失约之水。方中用大辛大热之炮附子为主药,壮肾中之阳,使水有所主;辅以白术之苦燥,建立中气,使水有所制;佐以生姜温散水邪,更以芍药酸敛和营,使阳气归附于内,并可缓解附、姜之辛温,不使其伤阴。诸药相合,共奏温阳利水之功效。方名真武,盖取固肾之义。

2 真武汤治水三法

依据多年治疗心力衰竭的经验,提出真武汤为主方,配合使用《素问•汤液醪醴论》治水三法,即“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对控制心衰,有着积极的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中的病理过程,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变表现属中医“水肿”等范畴。水肿之病,根本矛盾是心功能不全,而心功能不全的形成,心肾阳虚是关键。选用温肾强心、宣痹利水之真武汤,正是取壮火制水之意,乃是治本之大法。但临床实践证明,单用本方治疗心衰,不如佐以治水三法为宜。

2.1 开鬼门法 鬼门,即汗孔。开鬼门,即宣肺透表,此法可使肺气得宣,营卫因和,以求“上焦得通,濈然汗出。”作用在肺,故以真武汤为主方,配伍越婢汤;肺热明显者,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2 洁净府法 净府,指膀胱。意在行水利尿,使水邪从下消散,作用在膀胱。若右心衰竭,见腹水,严重小便不利,可配合五苓散加车前子、沉香、肉桂。此法的变通方是清代陈修园的消水圣愈汤,即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一味,为治水名方。

2.3 去宛陈 法 日久为陈,淤积为宛,腐浊为莝。去宛陈莝,乃散结通络,活血化瘀之意。心力衰竭有紫绀证、肝肿大、静脉压增高、下肢浮肿、舌质紫暗等,均提示有瘀血存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十四》云“血不利则为水。”故必须在真武汤基础上,佐以去宛陈莝法,宜选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加藕节、苏木等药。或配以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

3 五苓散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文71条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4条云:“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五苓散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其病机为:太阳外邪不解而随经入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司,取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五苓散由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五味药组成,其中桂枝通阳化气,兼以解表;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猪苓、泽泻利水渗湿,全方共奏通阳化气利水之功。五苓散虽为太阳蓄水兼有表证而设,然临证时,不论表证有无,但见小便不利,便可选用,药证合拍,每每获效。本方原为散剂,临床应用可改为汤剂,收效更速。再之,五苓散中用“桂”的问题,历代医家有主张用桂枝,取其利水解表;有主张用肉桂,用其辛热,引入膀胱以化气。我们认为:一般有表证用桂枝,无表证用肉桂,临床上则桂枝、肉桂同用,往往疗效更佳。

4 讨论

西医理论认为: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此外,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一旦起始以后,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self-perpetuating)。顽固性心衰主要见于进入中、晚期的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年老体弱,病程迁延日久。

本病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等脏。证属虚实夹杂,虚主要表现为阳气不足,以心肾两脏为主,实则为血瘀、痰浊。病机较为复杂,由于体质及病理阶段的不同,病变脏腑可有侧重,血瘀、痰浊可有偏重,所以在临床应灵活辨证施治,方能奏效。我们认为本病多由心肾阳气虚衰,瘀血、水饮停聚为患,治宜温阳行水,活血化痰,泻肺平喘。方中制附子、肉桂、生姜温心、脾、肾之阳;茯苓之甘淡渗利,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脾之运化;泽泻、猪苓利水渗湿;白芍酸敛和阴,使阳气归于内,具有缓解附、桂辛热之性的作用。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阴寒水肿,阳虚。现代研究显示:附子具有对特异性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抗炎作用(可能附子本身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消旋去甲乌药碱等,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有强心作用,乌头碱、次乌头碱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强心作用,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抗凝,抗血栓作用。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现代研究显示: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增加心肌的营养性血流量;具有止痛作用。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用于脾虚,腹胀,痰饮眩悸,水肿。现代研究显示:具有强壮作用;利尿作用;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有血管扩张作用。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现代研究显示: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总抗氧化活性的作用;具有直接兴奋心脏作用,具有升压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现代研究: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反应作用;具有促进红细胞的造血功能。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肾虚作喘,阳虚眩晕,心腹冷痛。现代研究:具有免疫、抗炎作用;具有减少血管阻力的作用;增加冠脉流量;抗凝血作用;升白细胞作用;具有促皮质激素样和促儿茶酚胺释放作用;具有平喘作用。泽泻:具有利小便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高脂血症。现代研究:有降压、降血脂作用;有轻度降血糖作用;具有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及促进纤溶酶活性等作用。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现代研究具有利尿作用。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7.002

1672-2779(2010)-17-0003-02

* 通讯作

2010-06-28)

猜你喜欢

真武汤五苓散小便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五苓散治盗汗
找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