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背景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再见了,亲人》教学谈

2010-08-15内蒙古鲍玉荣

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志愿军战士背景

内蒙古 鲍玉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里的“背景资源”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文本解读而涉及的有关作家、作品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源价值无穷,它有着铺垫引领、举一反三、烘托主题、增加情趣之功效。前几天我在执教魏巍的《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背景材料的导入进行了尝试。

一、课始导入 了解写作背景

“任何一篇课文的作者都不是为了我们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创作的,而是为了在自己的语境中向自己所实际面对的对象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而创作。”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一般来说,我们总是把背景资源的引用,设置在导课环节,这样的安排对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把握感情基调,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是有很大帮助的。

例:教师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学生根据朗读重音落点,齐读课题。

师:从文章的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感受?跟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1:我读出了亲人分别时,那种恋恋不舍的心情。

生2:我读出了送别亲人时,一种难分难舍的感情。

……

师:是呀,50多年前,在人类正义与和平遭到粗暴践踏,朝鲜处于生死存亡,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由中华各族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经过两年零9个月的殊死战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战后,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帮助朝鲜人民进行了5年的艰苦建设。当他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厚的感情而来临时,当列车即将启程,战士们即将远离这片土地,朝鲜人民怎能不依依不舍呢?

这样,学生就对作者的写作背景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后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课中引入 丰富感知信息

“既然是学习就不是仅仅重复自己已有的思想感情和话语表达形式,而是要通过对别人思想感情的感受和理解,扩大自己的思想视野和情感感受的范围和深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我们有必要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乘势插入背景资源,能保证学生面对重点、难点时,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习得的空间,促进学生“视野融合”。

例: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以后,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材料安排,懂得课文为什么只选取其中的三位朝鲜人(大娘、小金花、大嫂)作为典型重点事例来写,教师引入了相关的背景材料。

师:同学们,课文写了哪几位朝鲜人对志愿军战士送别的?

生: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位朝鲜人。

师:刚才,我们从送别的照片中已经看到,有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民去车站送别志愿军。那么本文的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其中的三位人物呢?

(学生各抒己见)

师:这篇文章是抗美援朝时的随军记者魏巍写的。魏巍曾经写过许多著名的战地文章,在志愿军战士即将回国之际,作者看到了如此让人感动的一幕:志愿军战士哭了,朝鲜人民哭了,作者哭了。作者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选取了最为诚挚、最有感染力、最具典型的三个人物来写,于是课文就出现了这样的材料安排。

由于背景资源的及时引入,不仅使学生停止了无休止争论,避免了“游离文本规则”和“过度诠释”之症的出现,而且还促进了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文本的融合,这就是“视野融合”。

三、课后插入 引导思考拓展

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是为了通过文章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继承美的东西,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我们的学生不知道所学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而让学生随意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作品,那么学生也许会有许多个人的解读,但这样的解读,就游离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了。

例: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体验到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谊后,有学生提问:为什么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有这样深厚的情谊呢?教师随即点击课件,切入背景资料。

师:你的提问非常有价值,老师为同学们提供几组数字,你们仔细对比一下这几组数据后,就会明白为什么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了。

(介入材料:我军为夺取战争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史》统计数字,我军在这次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有11.4万余人,光荣负伤的22.2万余人,非战斗死亡2.6万余人,失踪2.8万余人,共计36万余人,战士们和朝鲜人民共歼灭敌人109万余人。)

生1:透过这些数据,我仿佛看到志愿军战士为保卫朝鲜人民浴血奋战的场面,真是可歌可泣。

生2:正是因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献身才换来了今日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

生3:朝鲜人民目睹了志愿军战士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感谢,不去热爱,不去依依不舍地送别志愿军战士呢?

生4:因为志愿军战士的献身精神,所以朝鲜人民才表达出“不是亲人,犹胜亲人”的深情。

…………

这样的穿插补充,自然、贴切,与文本的教学水乳交融,不仅延伸了文本内容,而且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当然,“背景资源”的介绍可以根据课文需要进行选择。有的课文不必要介绍,而有的课文则必须介绍。同时,作者与背景的介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放在开头合适,有的需要放在中间,有的甚至根据需要可以放在结尾,怎样讲有利于课文理解就怎样讲。当然,背景的介绍也不一定由老师来介绍,完全可以请学生、请合作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或用各种媒体来展示。总之,“背景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学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语文老师都能合理地开发它,运用它,将能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猜你喜欢

志愿军战士背景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沙漠中的“战士”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超级战士要上网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