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

2010-08-15江苏

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雷阵雨特产美文

江苏 郑 梅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教学论述中,强调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揭示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叶老说:“有些人把阅读与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从叶老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的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书读了不少,但仍然写不好作文。这正说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鸿沟,需要我们老师帮助他们在读与写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句,在阅读中去领会写作技巧,从而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写作,实现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搭建读与写之间的桥梁呢?笔者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串珠拾贝广积累

1.积累字词句

字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阅读,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作读书笔记,把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优美词句、段落或一些名人名言抄下来,并争取把抄的内容背下来,为写作准备素材。还可以引导学生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读书笔记要定期评比,其中一些优秀的读书笔记,要在班级甚至在学校内展览。在展评的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的字词句得到共享和推广,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累。

2.积累美文

所谓美文,指的是思想健康、语言精美的文章。沉浸其中,我们可以享受湖光山色的灵秀,可以感悟哲理故事的深刻;品读之,使我们思想愉悦,灵魂升华。古人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美文积累得多了,写作时自然文思如泉,出口成章,信手拈来,为自己的语言增色。另外,学生和美文长时间接触,慢慢可以培养出一种气质,受到文学的熏陶和感染。

3.积累写作方法

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通过对文章层次和写作顺序的分析,让学生领悟文本表达方法的精妙。既得“意”又得“言”,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只是关注了“写什么”,而很少关注“怎么写”。其实,“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我们常说“教是为了需要教”,事实上,孩子们最难发现的也是最需要老师教的就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秘密,所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方法,才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牵线搭桥巧链接

1.学会引用

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中好的东西,在自己的文章中直接引用。如名人名言、古诗名句、典型事例及生活中所蕴含的哲理等。有一位学生在《春天来了》这篇习作中,描写了一段自己在菜地里抓蝴蝶的场面,经过教师的引导,他巧妙地用上了古诗名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使文章骤然添彩。

2.懂得要准确生动地遣词造句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自然段时,有这样一段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段话中用了一连串的动词“飞过、穿过、越过、赶到”,非常准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学会遣词造句。

3联系生活

生活是一座桥梁,联系着读与写,没有这座桥梁,读与写往往是无法结合的。有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写《雷阵雨》一文时,先让学生读了一篇题为《春雨》的文章,学生充分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了春雨的特点:长、多、细、密等。紧接着,老师要求学生回忆自己观察过夏天的雷阵雨,说说它的特点。最后老师引导归纳出夏天雷阵雨的特点是:急(来得急、下得急、去得急)、大(雨点大、雨量大)响(风声、雷声、雨声交织)。要求学生学习《春雨》的写法,设法把雷阵雨的特点写出来。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了解了景色的特点,经过反复体会,最后学生就把《雷阵雨》这篇文章写出来了。

三、由仿到创活运用

1.仿写是基础

著名学者李海林先生说:“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的运用。”对于写作素材积累少,语言功底差,构思谋篇能力弱,思路混乱的学生,仿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关键是对范文的选择,宜选用同一学段学生的优秀文章作为例子。因为是同一学段,所以范文作者与仿写者的生活视野、心理认知、情感评价、价值倾向等基本接近。通过这种“临帖”、“临摹”式的“涂鸦”,仿写者认真反思、潜心揣摩,逐渐找到自身写作中的问题症结,然后逐一化解。我们苏教版所用的教材中的习作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而设计的。另外,学生的仿写可以更多地通过课外作文来进行,当然这种仿写是纯粹意义上的“学步”、“练笔”。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极大地消除仿写者“独立作文”的畏难情绪,逐渐培养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来。

2.创造是归宿

模仿不是目的,我们引导学生仿写是为了达到自能为文,让学生写出充满自己个性的文字。学生的创造往往源自于教师精彩、精致的点拨和引领。苏教版国标本十一册习作五,要求学生收集资料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启发学生除了用例文的(罗列)方法以外,还可以用哪种方法向我们介绍你了解的家乡特产,有学生提议可以把特产当作人来写,通过特产自我介绍的方式来写,有的学生提议可以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还有的说可以通过特产评优会的方式来介绍多种家乡特产。孩子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习作更是令我耳目一新。有的孩子假想了一个茶叶展销会,介绍了家乡的各种名茶。有的孩子以“我的生命历程”为题,在介绍了海产品梭子蟹的出生、游玩、被捉、被煮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梭子蟹的样子、种属,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还有的孩子干脆以“××的自述”,向我们展现了家乡特产的品种、特点和营养价值,可谓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雷阵雨特产美文
美文欣赏
雷阵雨
美文阅读
江阴特产——马蹄酥
突遇雷阵雨怎么办
欢迎订阅《中国林副特产》
为什么夏天常有雷阵雨
雷阵雨
《特产研究》2014年总目次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