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路径选择
2010-08-15葛素华
□ 葛素华
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路径选择
□ 葛素华
政治合法性与执政绩效是现代政党政治的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路径,必须做到借鉴各国执政党执政的经验与历史教训,寻求和把握现代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不断优化执政环境、合理利用与开发国内外各种有效政治资源;不断转变执政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大力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
政治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 执政绩效 路径选择
自从政党出现以后,任何政党的有效统治都离不开政治合法性的支持。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1](P239)让马克·夸克认为:“政治合法性是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及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它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是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条件主要与赞同、法律和规范有关”。[2]政治合法性是被统治者对政治权力以及政治权力发挥作用的政治体系的认可。它是指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合理性,是指“国家在社会中获得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权威正当性的资格与权利。”[3](P211)它标志着民众对政治系统的支持、认同和忠诚程度。政治合法性是政治系统稳定、持续、有效运转的基础和前提,是政治体系赖以存续并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基石所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政治系统的执政力量。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包括意识形态合法性、程序合法性、经济绩效合法性、民意合法性以及民族共同利益的合法性等。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有效执政的重要基础,提升党的执政绩效是党执政后的一项重要性建设。因此,在新时期,党要长期有效地执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并增强党的政治合法性,就必须在提升党的执政绩效上下功夫。
一、借鉴各国执政党执政的经验与历史教训,寻求和把握现代执政党的执政规律是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理论前提
1.执政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教训是党的宝贵财富
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政党政治,其政治运作都是通过政党来实施的。虽然各国政党的情况千差万别,他们的性质、纲领、执政理念、执政模式等都不相同,但是应该看到,在各国政党执政中,形成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如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政分开,提高政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注意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有力控制公共权力等。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政党执政经验的相互吸收和借鉴是必然的。我们不但要借鉴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还要吸取世界其他各国执政党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要具有开放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思维,善于学习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防止故步自封和思想僵化。
在当前的形势下,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民主化发展迅猛,一些执政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政党的现代化建设,加大自身建设力度,成效显著,在这方面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连续蝉联执政,其政治地位牢不可破,就在于其根据本国国情和特点,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国的发展模式。人民行动党在遏制腐败的问题上做得非常成功,远远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通过这一举措,人民行动党为自己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形象,从而保证了人民对它的高支持率。世界各国执政党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以使我们党少走弯路,避免执政失误,降低执政风险。
2.寻求和把握现代执政党的执政规律是党的价值诉求
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政治的普遍现象,其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具有一般规律可循。政党执政的优劣是受执政规律制约的。“政党执政规律可表述为,执政党在控制和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反映政党政治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规律。”[4](P5)政党执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贯穿于政党执政的各个领域中,具体包括政党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执政党与民众的关系、政党与政府等等。违背执政规律的任何一种,都会使执政党受到严重的惩罚。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不清、理解不到位,就会使党蒙受重大损失,甚至丢失执政地位。前苏联共产党的垮台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要想提高执政绩效,就必须处理好党与民众的关系,这一规律尤为重要。“执政党的地位是由它所能代表和实现多少民众的利益决定的。”[5]一个成功的执政党必须具备有效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政党一旦执政,就不能仅仅考虑本阶级的利益,它必须代表民众的利益,得到民众的支持与认同,提高执政绩效,从而保证其执政的合法性。
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的规律仍在探索之中。由于各种原因,自党执政以来曾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导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步履维艰。之所以会失误,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执政规律。“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能否取得良好的执政绩效,关键要看其对政党执政规律探索和把握的程度。”[6]
总之,借鉴各国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寻求和把握现代执政党的执政规律是提高执政绩效的理论前提,而提高执政绩效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
二、不断优化执政环境、合理利用与开发国内外各种有效政治资源,是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资源路径
1.执政环境的涵义和作用
所谓执政环境,是指对执政党及其执政行为和过程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诸因素的总和。执政环境是执政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和依托,它既是一个动态的内部环境,又包括执政系统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执政能力、执政方式、执政目标、执政水平等等;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国际环境等。不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执政环境,影响和制约着执政目标的实现和执政绩效的提高。而且执政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执政环境不但制约执政方式和执政党的决策,而且影响着党的执政绩效。衡量党的执政绩效的高低不能脱离具体的执政环境,环境对执政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或影响执政绩效或影响执政效果,或影响执政全过程。良好的执政环境,有利于执政目标的实现,并取得所要达到的效果;反之,执政环境恶劣的话,即使主观上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根本难以取得应有的执政绩效,有时甚至出现某些负效应。党的执政环境的优劣,已经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绩效以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性因素。新时期,国内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国外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执政绩效归根结底体现在她能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上。尤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党的期望和要求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执政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扩大和丰富人民群众对自身的认同,这个过程也是优化执政环境的过程,一定可以为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创造重要条件。
因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环境和科学地利用环境,不断优化执政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国内、外各种有效政治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党的执政绩效,从而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适应和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努力推进执政环境的不断优化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89年的风风雨雨,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证明她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能力。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新问题和新考验,中国共产党只有做到不断优化执政环境,适应和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才能持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进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增强党的政治合法性。
其一,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是优化执政环境的关键。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适应新环境,把握新形势,采取新对策,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才能始终保持其先进性。面对新环境,一是要加强党的权威建设。党已经树立了在全国人民中的领导权威,但是随着执政环境的不断变化,党的领导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加强党的团结,维护中央权威,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江泽民同志曾讲到:“像我们这样一个有五千多万党员,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有十二亿多人和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又在从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这样伟大艰巨的事业,如果没有党中央的领导,就不可能有全国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一事无成”。[7](P50)因此,加强党的权威建设,这是新时期对优化执政环境的要求。二是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政党作为现代化政治中的主导性政治力量,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党的建设如何,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就是说,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完成反腐和民主这两大任务。所以,党必须加强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促进党员素质现代化,党的制度现代化,党的作风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推进党的执政环境的优化。
其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是优化党的执政环境的重要条件。执政同样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要创造执政的良好的国际环境,就要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而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压力。而且还要从维护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出发,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政治和舆论环境,我们要尊重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的多样化,在竞争比较中长期共存,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三、不断转变执政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大力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主体路径
1.转变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提升执政绩效的有效路径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国家权力机关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表现为政党控制公共权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绩效,因为科学恰当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意味着执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是一种良性的辩证关系。执政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大众授予的,而不是自己私有的或被侵吞的权力;人民大众手中的权力是通过执政党来实现的,执政党只是民众行使权力的一种政治工具;执政党对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和有效控制可以博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巩固民众对执政党的授权,从而使执政党具有合法性。科学恰当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可以处理好执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各种关系,如避免以党代政,党政分开,避免公共权力的滥用,保证民众对权力的监督,等等。毋庸置疑,正确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提升执政绩效的有效路径。
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一党执政,我国也不例外,主要是通过政府控制公共权力来实现。这种领导和执政方式在党执政的初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这种执政方式又暴露出其弊端,如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等,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实践证明,政党不能包揽政府的所有权力,即变成政府和国家权力本身。对此,毛泽东的理论却有正确的认识,因为“毛泽东尤其强调国家政权的人民性,不允许其他反人民和远离人民的阶级和势力染指人民政权,如果政权的人民性面临威胁,他将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来挽救真实的人民民主。”[8](P227)但是由于我们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的不完善,“毛泽东用以挽救人民民主的手段又多是革命时期的经验和传统做法”,[9](P227)所以权力的人民性也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历史的教训使我们看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需要转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转变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有条件的,但是通过这一举措来提高执政绩效是普遍现象。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转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是自身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努力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而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
2.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党提升执政绩效的必然选择
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党组织自身的主观素质,主观条件,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前提是执政党必须具有执政合法性。合法性就是人民群众对党的心理认同度和忠诚度。党如果不具有执政合法性,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就无从谈起。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丰富和扩大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政治工程。执政能力建设和执政合法性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合法性基础和提升执政能力的结合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表面上看来是党和公共权力的关系,本质上却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失去人民群众认同、支持的党,执政能力建设根本无从谈及,执政绩效的提高就更不可能了。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最终目的是代表人民的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的,同时也是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合法性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和目标上的统一性,这个方向和目标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10]因此,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执政的根本目的所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高了,一定可以促进党的执政绩效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增强党的政治合法性,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四、不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是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根本路径
1.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对党的时代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对发展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P1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坚决不能动摇。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党务必要抓牢经济这一关。这是历史和现实对我们党的时代要求,我们党一定要不辱使命,切实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在科学发展经济的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党要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和目的性。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不断改革创新,加快关键领域的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是党在新时期提升执政绩效的明智选择,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且可以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创新的辉煌。
2.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它也是党的核心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其执政的目的只能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到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12](P335)要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不断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我们就能做到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党执政绩效的高低,通过提高党的执政绩效,让人民群众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深化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做到了把党的执政理念与党的指导思想的统一,在党的执政理念上使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发生深刻变化。”[13]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是对我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是我党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政党长期执政要有足够的政治合法性,执政理念是政治合法性中最重要的基础,因而从根本上说,执政理念直接影响着执政效果,影响着政权的稳固程度。”[14]所以,为了提升党的执政绩效,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执政理念,从而增强党的政治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6]杜艳华.论影响政党执政绩效的几个关键要素[J].学习与探索,2005(4).
[7]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9]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吴海燕.合法性视角中的执政能力建设[J].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1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辛鸣.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3]祝福恩.以人为本:我党执政理念的核心[J].理论探索, 2008(3).
[14]张衍前.执政理念与政治合法性[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6).
(责任编辑:杜洪梅)
book=216,ebook=216
D26
A
1243(2010)05-0046-05
*作者:葛素华,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邮编: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