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举措
2010-08-15郭占恒
□ 郭占恒
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举措
□ 郭占恒*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浙江有效破解多方面瓶颈制约,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市场需求、体制机制、结构失衡、资源环境、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和劳动力等方面的约束。下一步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深入研究和着力抓好三个问题:1.如何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块状经济等特色优势;2.如何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3.如何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区域统筹、陆海统筹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赢得机遇、应对挑战、防范风险,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做出的战略部署,是领导我国探索实践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也是引领评价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风向标”和“指挥棒”。
一、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精神新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党的十二大就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发展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九五”计划《建议》中提出:实现今后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果从最初提出转变的思想要求看距今已有28年,如果从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看也有15年的时间。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又根据形势变化和着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实践,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新分析,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举措,比较突出的有以下5点。
1.突出转变的科学内涵,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替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两个字,但寓意深远,意义重大。这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现在要实现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经济增长意义上的发展。经济增长强调的是速度和数量,经济发展不仅仅要求有速度和数量增加,更强调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各个方面。在发展道路上要求根本改变过去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撑的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调整方向和重点上主要是强调三个转变:一是在需求结构上,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产业结构上,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突出好字当头,用“又好又快发展”替代“又快又好发展”
“又快又好”的说法,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就有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解决温饱问题。为了生存,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好”与“快”的摆位上,长期以来一直把“快”摆在“好”之前。2006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这里开始把“好”字摆在了“快”字之前。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把“又快又好”改为“又好又快”,虽然只是前后次序的差别,却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由温饱到全面小康的阶段变化要求。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突出强调“好字当头”,他说“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3.突出“更加”和“加快”,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紧迫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提出多年,在实践上也有一定进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必须在认识和实践上进一步推动。在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六个更加注重的方针,其中第二条就讲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在谈到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中,一连用了“八个加快”: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说明,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关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突出“加快”二字,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4.突出全局性和系统性,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牛鼻子,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事关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思路和执政能力,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实施好这个重大战略,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是对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是对各地区各部门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因为这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各个方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加快”的要求,就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等,每一项都有非常丰富的方针指向、工作重点和政策内涵。温家宝总理在研讨班的重要讲话,更多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重视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国民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以及其他社会领域,提出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对此,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多做打基础、上水平、增效益、强后劲的事。
5.突出“风向标”的正确引领,建立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2009年6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在同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突出强调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010年2月中央在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要完善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业绩考核既要看发展速度和规模,更要看经济结构是否优化、自主创新水平是否提高、就业规模是否扩大、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人民生活是否改善、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增强。总之,要全面、辩证、公平的评价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业绩,使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风向标”,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自觉行动。
二、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0年3月6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的讨论时说:浙江在调结构、促转变方面是有基础、有优势的。几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调结构促发展。现在,更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评价和要求完全符合浙江实际。
一直来,浙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见事早行动快。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十届省委就率先推动浙江经济转型,明确提出把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1999年7月,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又明确提出“:加快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是我省跨世纪发展的紧迫任务,是我省经济再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选择。”在战略举措上,率先推进城市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建设工业园区,以及大力发展高校园区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十一届省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包括体制机制、对内对外开放、块状特色产业、城乡一体化、打造“绿色浙江”、开发利用山海资源、建设文化大省等,即“八八战略”。后来又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多次强调要以“凤凰涅般木”的勇气、“腾笼换鸟”的举措、“浴火重生”的气魄,坚持不懈地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实施加快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等战略举措。
2007年十二届省委以来,多次召开省委全会、省委工作会议、省委专题学习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深入研究部署经济转型升级问题,作出相关省委决定,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方针,确定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特别是在2007年12月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根据中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结合浙江实际较早地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着力研究解决“优化发展布局、突破发展瓶颈、强化先发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发展动力”等5大方面20个问题,核心就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形势变化,把保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提出“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思路和“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2008年9月省委召开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并作出《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再创浙江科学发展新优势”作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经过这两年多的努力,浙江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面前,走出一个漂亮的“影响早、下跌深、回升快、增长实”的V型反转。
当然,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只是开了一个好头,还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还不能评价过高。因为,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自三股力量的汇集,首先是内生的叫内有需求,其次是中央决策部署叫上有要求,再就是外需发生变化叫有外有压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资源环境性矛盾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市场需求约束加大、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等矛盾交织在一起,面临“硬约束更硬、软约束趋硬”的局面,使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全国更加迫切,任务更加艰巨。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浙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浙江在今后二三十年能否继续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内在要求,也是浙江能否有效破解多方面瓶颈制约,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些说,是破解以下六大制约因素的要求:
1.破解市场需求约束的要求
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更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了商品到货币面临惊险的跳跃,商品卖掉了,物化在商品中的价值才能实现,经济才能发展。现在,浙江经济发展面临两个方面的市场需求变化:一是内需市场升级。2009年浙江人均G DP达到6490美元,进入人均G DP由6000—10000美元发展的阶段,全国人均G DP也接近3700美元,进入人均G DP由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引发消费结构的升级,衣食住行的要求都会发生变化,由此又必然引起生产结构的调整变化。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在人均G DP超过3000美元后,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亚洲国家在人均G 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进行相似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二是外需市场挤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过去一个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消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制造、以中东地区等为代表的资源富集国提供原材料的国际分工格局,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美国等正在改变负债消费模式,提高储蓄率,降低消费率,改变贸易逆差,主张贸易“平衡论”,实施“再工业化”等,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浙江资源、市场两头在外,又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外贸大省,经济外向度超过70%,过去那种靠廉价商品放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大省转变,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由简单制造向比较复杂制造转变,由低附加值制造向较高附加值制造转变,简单说就是由卖得多卖得贱向卖得少卖得贵转变,这样资源消耗少了,环境污染少了,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2.破解体制机制约束的要求
过去浙江的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改革更具有先发性,较早形成了专业市场、块状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竞争优势。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浙江的改革不如一些兄弟省市胆子大、办法多、步子快,感觉有些滞后了,有些落伍了,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二是微观经济主体制度建设“不规范”,现代产权制度、信用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放宽民营经济准入“不彻底”,许多方面存在着“玻璃门”;四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改革“不协调”,影响城乡区域的统筹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五是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政府职能转变进展迟缓,宏观层面改革相对滞后;六是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步”,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七是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对出口依赖过大;八是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整合利用国内外先进资源要素促进省内产业升级的效果不够明显;九是“走出去”的环境支撑“不完善”,企业对外投资面临人才、融资、信息、中介以及政府配套政策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问题既是体制机制问题,也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以解决。
3.破解结构失衡约束的要求
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失衡问题,包括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的不协调。从浙江看,比较突出地反映过于单一的“轻、小、民、加”带来“小、低、散、弱”的先天不足,重化工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高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使浙江经济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发展阶段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这也是浙江这几年发展滞后于江苏、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重要原因。比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827.4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1∶51.9∶43,服务业比重低于上海的59.4、广东的49.1。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比重偏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依赖低成本、低价格形成的竞争优势已明显弱化。从企业规模看,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2009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6.2%,而山东、江苏、广东分别增长了14.9%、14.6%、8.9%,河南都超过了浙江。浙江虽然“块状经济”特征突出,多数产业集群虽然实现了企业聚集,但个体特点和竞争优势并不突出,同质现象严重,竞争大于合作,按产业链配置资源和社会化分工协作的水平还不高。所以2009年初,我就提出要以“重、大、国、高”优化提升“轻、小、民、加”,加快推进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4.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要求
经济发展无法做到“无米之炊”,离不开资源要素投入和环境容量保障。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浙江本来就稀缺的要素资源和有限的环境容量更加短缺,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进一步凸显。目前,浙江能源对外依存度在95%以上,能源缺口很大;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30%,人均耕地仅为全国的1/3,可用于建设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低,资源性、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均不同程度存在,2008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855.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680.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在第16位;废弃物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基本达到饱和, 2008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达35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7632亿标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达20.1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785.1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58.5%、1.7倍、47.5%和1.6倍。每产出亿元生产总值的废水、废物、废气排放量,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基于这样的省情,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确实难以为继。
5.破解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约束的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为什么这几年浙江经济增长波动大,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抗风险能力弱,根本原因是缺少自主创新这个核心竞争力,基本还是延续假冒、仿制、复古式的生产路子。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不强。2009年,我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771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8%。2008年,全省R&D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l.61%,仅高于全国l.54%的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不仅与发达国家一般占G DP的3%相比差距较大,而且低于上海2.59%、陕西2.09%、江苏1.92%的水平。我省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比是1∶0.2,与工业化中期日本、韩国的1∶5至8相比差距非常大。相应的专利、品牌、标准也大大滞后。对此,我们必须抓住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的契机,深入实施专利、品牌和标准战略,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6.破解人才和劳动力约束的要求
人才是第一资源。浙江虽然不乏敢想敢干、勇于创业创新的经营型人才,但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级技工人才、通晓国际规则的专门人才等还是十分短缺的。人才总量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仅占3.9%,低于全国5.6%的平均水平。每百万人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广东的78%、江苏的58%、辽宁的56%。尤其是浙江的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要靠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低来支撑。更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2009年初是缺订单,企业大量裁减农民工,2010年初是有订单,企业又招不足农民工。而且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逐渐退出,农民工的子女在岗位选择、待遇要求、价值取向已与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可能很快就会遇到没有过去意义上的农民工的现象。因此,浙江必须要早点谋划没有农民工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
三、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举措
关于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举措,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做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尤其是2009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得很清楚了,可以说思路已经清晰,目标已经明确,重点已经突出,措施已经有力,关键是要在率先上下功夫,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落实上下功夫,在见实效上下功夫。2010年3月6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的讨论时又帮我们进一步梳理了思路,提出了“四个突破口”的要求。他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善于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就浙江来讲,要注重在大与小的结合上寻求突破口,既充分发挥浙江民营经济实力和活力,又重视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升级;要注重在城与乡的结合上寻求突破口,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加快调整城乡结构中形成转型合力;要注重在陆与海的结合上寻求突破口,深入推进具有浙江特色的“山海协作”工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及时修编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坚持海洋、海岛资源依法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重视搞好无居民海岛规划,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在内与外的结合上寻求突破口,着力在自主创新、体制创新上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同时还要认真研究浙江出口总额占比超过全国出口总量10%后如何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推动浙江率先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3月5日,张德江参加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的讨论时提出“浙江要率先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文章”。
结合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下一步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深入研究和着力抓好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即关系到当前转型与发展,更关系到今后5年甚至更长远一个时期的转型与发展。
1.如何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块状经济等特色优势
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块状经济,以及传统产业、专业市场、中小企业等比较发达,是浙江的先发优势,也是浙江转型升级的基础。经济转型升级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调整,使这些优势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比如,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支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融合互动混合发展,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再比如,如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拉长区域产业链、建设区域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区域企业质量联盟、打造区域品牌等,大力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又比如,如何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把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产业链,把小企业做精做专。还有,如何通过强县扩权和扩权强县,进一步发挥县域经济活力,尤其在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中发挥好规划、建设、管理等作用,提高城市化的发展水平。
2.如何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坚持把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作为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积极抓好一批事关全局、带动力强的产业集聚式的大平台,培育和提升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大产业,实施一批事关长远、经济支撑力强的大项目,做强做大一批具有行业龙头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切实增强我省经济的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这“四个大”,既是促进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现实需要,又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当然,这“四个大”是从全省讲的,也是相对的,各地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落实,既不要简单照搬照套,也不要盲目攀比。
在大产业建设上,主要是发展带动性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空间集聚度高的产业,能够引领和支撑浙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省里主要是抓好11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同时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大项目建设上,省里考虑2010年安排政府主导性投资2367亿元,力争完成“三个千亿”工程投资1750亿元,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200亿元。积极申报各类国家专项资金,继续抓好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编报衔接工作,努力争取国家对我省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进一步做好与央企的对接工作,扩大合作领域,推动签约项目落地。
在大平台建设上,省里将从省级战略层面来统筹规划,尽快编制出台大平台建设总体规划和政策意见,明确全省大平台建设的总体布局、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省领导联系大平台建设工作制度,积极推进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其中,沿海地区将以丰富的滩涂资源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若干个新平台;浙中地区以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为基础,结合浙中城市群建设,规划建设若干个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全国战略意义的产业基地。
在大企业培育上,重点是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尤其是中央大型企业,重点做好目前已经确定的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作。同时,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走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之路。大企业要做到大而强。
3.如何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区域统筹、陆海统筹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抓好这“四大统筹”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浙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城乡统筹主要是抓好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这两轮互动。在新型城市化方面,重点是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全面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大力推进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建设,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积极引导城市组群化发展。二是注重发展总部经济等新型城市经济业态,提升大城市功能和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三是继续加快中心镇建设,注重农房改造与中心镇建设的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推动扩权强县向中心镇延伸,提高中心镇规划管理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加快发展成为小城市,进一步提升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农房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新农村建设机制,重点是在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这是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举措。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一是可以盘活农村土地存量资源,促进农民集中居住、优化农村布局;二是可以促进农村要素资本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农民利用住宅产权等进行融资抵押创造条件;三是可以扩大农村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初步估算,如果浙江在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几年全省每年可增加1000亿元的农村建设投资。
区域统筹主要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重点是鼓励支持欠发达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碳汇经济、林业经济,走自我积累和借力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深入开展新一轮“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库区和海岛经济社会发展。
陆海统筹主要是加快推进“海上浙江”和“山上浙江”建设。海上浙江建设方面,重点是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目标,抓紧完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推动沿海产业带建设和沿海地区加快发展,促进东海门户的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着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临港大工业、海洋服务业尤其是港口物流业,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和全省港口联盟发展,完善港航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山上浙江建设方面,主要是扶持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
经济社会统筹主要是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力度,包括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这方面浙江有很好的基础,今后主要是把握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增强改善民生的可持续性。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统筹,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责任编辑:吴锦良)
F121
A
1007-9092(2010)03-0005-07
郭占恒,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