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的文风观
2010-08-15张立慧
张立慧
(西安政治学院 基础系,陕西 西安 710068)
论中国共产党的文风观
张立慧
(西安政治学院 基础系,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系统的文风观并表现在五个维度:在功能定位维度上,坚持文风就是党风;在价值取向维度上,坚持唯实求真;在生成路径维度上,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在表现形式维度上,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在培育维护维度上,坚持构筑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中国共产党;文风观;党风;唯实求真;调查研究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作了《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重要讲话,切中时弊、振聋发聩,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共鸣。重视文风建设,积极倡导和大力弘扬优良文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经过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倡导和践行,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风的基本原则和理论观点,构建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全方位的系统科学的文风观。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文风观,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文风的功能定位上:坚持文风就是党风
文章是高品位的精神食粮,历来被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章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文风。文风是文章的品质,表现为语言文字及文章的风格。文风反映主体的文化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体现主体的综合素质。文风通过语言文字体现出来,但文风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首先反映的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和读者的态度问题,是世界观方法论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是运用文件、讲话,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来传达贯彻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文风问题的重要性并对文风的功能给予准确的定位:文风、学风和党风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文风连着作风,反映着党风政风,影响着社会风气。文风问题绝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单纯的小问题,它是一个涉及文章作者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一个事关党风、政风的大问题,是一个党性问题,它事关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的兴衰。不良文风损害党的威信,影响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影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此,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深刻地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①,对文风的功能给予准确的定位。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实践中始终坚持毛泽东对文风的功能定位,始终从政治的高度、党性的高度认识文风问题,始终把保持自身优良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作风视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一种高度严肃的政治使命。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风问题和文风建设,积极倡导并为培养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而努力。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加强作风、改进文风做过明确的指示。从延安时期开始,党中央对于端正文风的要求就一直没有停止。延安整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整顿文风。毛泽东把党内存在的束缚人的思想、窒息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形式主义文风概括为:“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等八条,并对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对我国改进文风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邓小平历来注重务实,反对不实风气。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带头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党的优良文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大力倡导并率先垂范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江泽民非常重视文风建设。他在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现在,报纸上登载的许多报道,主题好,内容好,语言也很精彩,使人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但是也有一部分新闻作品,不讲究辞章文采,文字干巴巴的,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②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重要思想,一再强调要纠正不良文风。江泽民特别强调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思想文化建设也为文风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③。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④。可见,文风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中央始终把解决文风问题放到端正党风的高度来认识,以强烈的紧迫感,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二、在文风的价值取向上:坚持唯实求真
1、唯实求真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文风观的核心。文章的生命力、传世功能和大众化程度维系于它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力量。文章中贯穿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内在地规定了它的历史命运和生命力以及大众化程度。唯实求真的文风,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中国的民族形式结合起来,实事求是、追求客观真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就是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唯实求真“要求我们的文件、讲话和文章,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要客观、全面,既要指出现象,更要弄清本质;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⑤让人一看就懂、一说就清、一听就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文风的价值取向上历来主张唯实求真。毛泽东早在青年时期就十分强调:办事情,研究学问都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对“实事和真理”的研究,主张“踏着人生和社会的实际说话”,“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⑥,反对那种脱离实际的“空虚思想”和实际用处不大的研究,提倡“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实意做事,真心求学”⑦。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和报道中要向人民群众做真实的报道,力戒空谈,“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以真实事实为依据,反对弄虚作假。邓小平的文风观是“管用”。“管用”主要是指文章的针对性、实用性。只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理论和文章,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他主张“多做实事,少说空话”。他特别强调写文章“主要是要意思好”,“技术方面的问题是次要的”⑧。他文风质朴自然,平实易懂,“于平淡中见神奇”。他的行文和讲话力争“意则其多,字惟求少”,“言不在多,达意则灵”。“他文风朴实,不讲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⑨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迅速发展,党中央要求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把求真务实贯彻到治党治国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唯实求真作为党的文风价值取向广泛形成共识并逐渐成为理论自觉。
2、唯实求真的文风价值取向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品格决定的。文风是主体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文风映照着政党品格。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其指导思想的理论品格和其宗旨意识决定了其求真务实的价值追求和政党品格并进而在文风的价值取向中体现出来。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鲜明特点。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追求真理,认识规律,把握和运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美丽的一般表现。”⑩他们强调“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⑪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⑫其次,求真务实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理论主体的入世态度是一切价值问题的立命之根。中国共产党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国家实现了独立和富强,人民获得福祉。
3、坚持唯实求真的文风,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良文风的实质是背离客观实际,背离人民群众。遏制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关键在着力解决两个背离。第一,文章要触及实际问题并有针对性。文章是党实施领导的一种形式,是要解决问题的,必须管用。邓小平认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⑬要围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提供有价值的思想。第二,文章必须贴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群众的需求、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写文章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切共产党员,务必最周密地关心群众一切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福利,即使是最微小的事情,也必须予以关心”⑭。“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⑮。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做好“人民的勤务员”,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本要求,讲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讲管用的话,讲贴心的话。
三、在文风的生成路径上: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总结群众的实践和创造
1、调查研究是进行革命理论创造的基本途径。所谓调查研究,就是人们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以求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自觉活动。研究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实际出发就必须系统地周密地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深度是决定文章优劣的重要因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穿透社会的表层,展示社会生活的本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社会调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必须进行调查研究。他们认识到“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⑯“一个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个社会的运动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⑰。“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述和发挥”。⑱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深入的调查,对以往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批判继承人类全部的思想成果,终于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的鸿文巨著《帝国主义论》,就是列宁通过长期的深入调查,掌握了有关帝国主义的大量情况后而撰写的。他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就有摘录、札记、提纲、评论以及各种各样的统计表格,共800多页,60多万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培育优良文风树立了榜样。
2、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人从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高度认识调查研究并把它看作“做好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用于实际,他们在决定指示和方针的时候,不是在历史上相同的事情和相像的事情中去求得,而是由调查研究周围的情况中去求得。”⑲“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开头”⑳。毛泽东一贯反对那种“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硬写’的宣传家”,号召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迈开双脚,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扎扎实实地做调查工作”。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论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㉑1961年3月,他在广州工作会议上讲解《关于调查工作》一文时说:“民主革命阶段,要进行调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㉒刘少奇深表赞同,他认为“毛主席的文章提得非常尖锐:调查研究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必须坚持的”。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不仅把它作为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把它作为领导工作的一种根本方法。胡锦涛提出:“要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㉔在党的历史上,每当革命、建设和改革面临重要转折关头,实施重大举措的时候,我们党都要发动全党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从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
3、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假话、空话、大话和官话的有力武器。优良文风只能从调查研究中来,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来。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就能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
四、在文风的表现形式上: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倡导短、实、新,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1、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根本原则。任何文章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其思想内容的,其质量如何,从其内在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上反映出来。语言是思想的工具,不同的思想体系必然形成不同的话语体系。我们党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话语体系和文风。这种话语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论述为基础,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思想文化和语言文字的土壤之中,同时融入了我们党长期以来的创造和贡献,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2、准确、鲜明、生动是中国共产党对文风表现形式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3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㉕。准确性是指思想表达必须准确无误。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语言的准确是优良风格的基础”。语言是思想的化身。中国共产党的文件、报告、讲话等承载着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于全党的学习、宣传、研究和实际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工具。准确性是第一位的。必须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洞悉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善于对客观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一语中的地阐述观点。鲜明性是指文章主体的立场。共产党人是无所畏惧的唯物主义者,在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上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人一向坚持立场鲜明,理论彻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必须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要坚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的责任。党的理论和包括党报在内的一切宣传工作必须尖锐、泼辣、鲜明,毫不吞吞吐吐,在重大问题上不回避矛盾,不模棱两可,特别是对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不说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套话、空话,确保理论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生动性是指语言文字的风格要新鲜活泼。理论文章比较容易严肃枯燥,使人望而生畏,这就要求我们力求把理论文章写得生动一些,把深刻的思想观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之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要把理论的严肃性深刻性和表现形式的通俗化大众化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语言要接近群众,要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要形成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此,写文章、发表演说和谈话时,一是要明确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语言表述形式。二是写文章要注意合逻辑,合文法,并且有较好的修辞,严禁说空话,反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三是语言一定要丰富生动。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㉖他批评当时党内存在党八股的文风:“乏味得很”,因而,“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喜欢看,他们的演说,也就没有多少人喜欢听。”㉗
3、短、实、新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文风表现形式。写文件、作报告、发表文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需要短实新的文风。短:就是精炼简洁,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实:就是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不着边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没用的话,讲经过自己消化理解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新:就是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新在探索规律、认识真理上有新发现、前人没有讲过;新在解决问题上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在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新在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生动活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都是短实新文风的模范践行者。他们的文风对中国的文风具有极大的示范、感染和引领作用。
五、在文风的培育维护上:坚持构筑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优良文风的培育和弘扬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长期性的努力和维护。
1、弘扬优良学风是培育优良文风的前提和基础。学风是文风的基础,文风是学风的体现。从学风入手抓文风建设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把学风问题看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㉘要求全党全国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延安时期,通过整风运动,党内形成了一种科学的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全党真正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邓小平强调:如果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从本本出发啊”,“就要亡党亡国”。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㉙党的十五大特别强调学风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应用于写作、演讲说话的实践中,形成了文风上唯实求真的科学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文风的重要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风最核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弘扬优良文风,首先要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端正党风是培育优良文风的根本保证。文风与党风相辅相成。文风是党风的折射,党风对文风起着导向作用。文风不正的主要根源,是政治思想作风不正,即党风不正的问题。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风,必须着力于党风建设,切实改变某些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待群众和下属的错误态度和观念,着力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作风,使领导干部从心底里尊重群众的人格尊严,真诚地为人民服务,使他们在讲话、撰文时推心置腹、平等交流、言行一致。改进文风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实践观,牢固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优良的文风不是简单的压缩讲话、精简公文,而是让语言来源于鲜活的实践,切实反映群众的意愿。只有如此,才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有力。
3、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培育优良文风的关键。领导干部是群众的榜样,是社会的一面旗帜,其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邓小平多次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江泽民同志也不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当好“上梁”、“中梁”,为全党做出好样子。优良文风是带出来的。领导干部是正确文风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培育优良文风,必须自上而下,从领导做起,自觉行动,层层带动,层层跟进。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积极倡导、大力弘扬优良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身体力行、勉力而为。党中央、国务院率先示范,密集地到现场、到基层、到事发地点的调查研究,已经为各部门、各地方作出了榜样,已在社会各个层面留下深刻印象。优良文风是以领导干部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条件的。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培育优良文风中的关键作用,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党性修养。领导干部只有勤奋学习,功底扎实,才会有讲真话、新话的本事,才能反映出与我们的事业相适应、深受群众欢迎的文风来。
4、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培育优良文风的重要条件。文风是表象,背后是作风问题,作风问题产生的深刻根源是体制机制问题。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倡导独立思考的风气,敢讲真话的风气,努力创造鼓励讲真话、提倡讲新话、允许讲错话的社会环境,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营造一个上级倡导、同级支持、下级欢迎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①㉘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 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7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⑤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学习时报》,2010年5月15日。
⑥《湘江评论》,临时增刊1号。
⑦《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81页。
⑧㉕《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 125、407 页。
⑨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⑩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285、284 页。
⑬《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381-382页。
⑭⑮《刘少奇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98、275页。
⑯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71 年版,第 311、380 页。
⑪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7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433、433 页。
⑲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371-372页。
⑳㉑《毛泽东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1页。
㉒《毛泽东文集》,第 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页。
㉓《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11页。
㉔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32页。
㉖㉗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749、794 页。
㉙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26-627页。
责任编辑:许如江
D261.4
A
1671-2994(2010)05-0073-05
2010-08-13
张立慧(1970- ),女,陕西蒲城人,西安政治学院基础系政治学教研室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