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
2010-08-15何杨
何 杨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论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
何 杨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从矛盾的哲学本义考量,邓小平处理矛盾的艺术可以简单概括为“和而不同”。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它涵盖邓小平理论的诸多领域,是邓小平治国安邦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他诚恳的包容性、坚定的原则性,科学地正视社会矛盾;借鉴他鲜明的务实性、创新性的灵活应对新矛盾;借鉴他“不搞争论”的工作方法,努力化解现实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邓小平;矛盾;和而不同;和谐社会建设;借鉴
一、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思想渊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最早见于《论语》,不过孔子的“和而不同”仅仅是一种明礼修身的道德准则;而邓小平则把其升华为“形而上”层面的治国之“道”。其基本内涵是:在矛盾统一体中,认可并维护元素的多样性,力戒整齐划一,保持元素的相对独立;同时淡化不同元素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减少元素间的摩擦和对抗,矛盾各方求同存异,互尊互让,取长补短,和睦共存。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既有其思想渊源,又有其现实依据。理论渊源之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向往和平的民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古训流传甚广,以“和”求“兴”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也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源所在。邓小平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一直以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而倍感自豪。他始终主张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是他常用的工作方法和领导风格。理论渊源之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矛盾的观点和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战略家的邓小平更是体会深刻,经验丰富,运用自如。在对矛盾的把握上,因为在长期的战争与革命实践中,他目睹了斗争造成的灾难和混乱,特别是在实践中亲自见证了片面强调斗争所带来的深刻历史教训。文革结束后,他第三次复出当政,恰逢和平与发展时代的来临,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放弃片面斗争哲学,选择“和而不同”也就成为必然的逻辑结论。
二、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的运用与表现
尽管邓小平从未提及“和而不同”,但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说的最多的话是“中国不允许乱”、“稳定压倒一切”。“不许乱”和“稳定”的内在要求,首先是必须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矛盾,特别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关于矛盾的基本观点和实践方法。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认真梳理,可以发现“和而不同”思想其实渗透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各个领域中。
(一)经济领域的“和而不同”
1、基本经济制度的“和而不同”。邓小平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但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有效的发挥。单一的公有制对生产力发展十分不利,解决资金不足和就业难题迫切需要广开门路,利用国内外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与此相适应,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必须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能是社会唯一的分配方式。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状决定了还必须允许和鼓励经营收入、资产收益、利息股息等非劳动收入的存在,真正做到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
2、经济发展手段的“和而不同”。传统思想认为,计划和市场是绝对对立的,属于社会制度范畴,舍此才能取彼。对此,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不正确。”“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①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他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据此,党的十四大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为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样,计划和市场不是水火不容,而是共生共存,既提高宏观经济的效益,又及时调节供求,实现经济有条不紊,活而不乱。
(二)政治领域的“和而不同”
1、各党派的“和而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各民主党派虽然不是执政党,但他们都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督工作,尽管同共产党在纲领章程和指导思想上不完全相同,但他们都是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亲密友党。他们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国家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邓小平主张,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应该相互信任,做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各民族的“和而不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西方敌对势力对民族的分化等状况的现实存在,使民族工作非常复杂。邓小平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继续实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对所谓的“民族自决”和“大汉族主义”。指出要充分照顾少数民族的物质利益,特别强调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即使有一些愚昧落后的地方也不必过于强求,千万不能靠行政命令以求“一统江山”,而应该由少数民族自己逐渐去加以改革。他号召各民族相互尊重,优势互补,共谋中华民族的发展大计。
(三)思想文化领域的“和而不同”
1979年,在给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辞中,邓小平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观点:“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让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③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也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讨论。“提倡摆事实,讲道理,允许批评,允许反批评。”坚决反对那种一听到不同议论就要打击压制的恶劣作风,做到“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四)祖国统一上的“和而不同”
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实现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中最为浓彩的一笔。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时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④按照邓小平的构想,虽然大陆和台湾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分歧,但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内地和港澳台和平共处,互相促进,为两岸四地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共同的努力。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途径,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五)外交领域的“和而不同”
1、与外国党的“和而不同”。作为中苏论战中并非“无足轻重角色”的人物,邓小平对中苏两党关系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回过头看看,我们过去并不都是对的。”因为“一个党评论外国兄弟党的是非,往往根据的是已有的公式或者某些定型的方案”,但“各国情况千差万别,人民觉悟有高有低,”用固定的模式强加于人,“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所以,“各国党的国内方针、路线是对还是错,应该由本国党和本国人民去判断”,“归根结底由他们的实践作出回答”,“即使错了,也要由他们自己总结经验,重新探索。”总之,“任何大党中党小党,都要互相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经验,对别的党,别的国家事情不应该随便指手画脚”。⑤
2、与其他国家交往中的“和而不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邓小平把老一辈领导人“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各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国与国之间应当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反对把本国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人,动不动就制裁或威胁别国的霸权行径。在处理同印度、前苏联的边界争端及钓鱼岛和南海诸岛归属问题时,呼吁搁置争议,建议双方保留不同意见,共同开发。1989年,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敌视和制裁中国,加紧推行和平演变的时候,邓小平对美国总统特使说:“中美不能打架(笔头上和口头上)”“美国的制度中国不能搬,美国制度究竟好不好,美国人自己说,我们不干预。两国相处要彼此尊重对方,尽可能照顾对方。”⑥,面临极端严峻的复杂形势,他要求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同苏联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美国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⑦
三、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⑧深刻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和而不同”思想可以为我们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遵循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中诚恳的包容性和坚定的原则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客观存在的矛盾
邓小平的“和而不同”思想高瞻远瞩,胸襟开阔,他处理矛盾时总是希望“团结一致向前看”,而不是纠缠旧账。当国内有人对外资和港澳台资本主义产生疑虑时,他说:不要怕,无非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一点,改变不了我们,影响不了的。对中日历史问题,印度边界问题等都能抱着宽容的良好心态积极谋求合作,对中美关系,邓小平说:“哪怕是分歧,吵架也没关系。”1989年9月,邓小平在给新领导集体的政治交代中郑重要求他们“要相互容忍,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相互补充”,⑨反映出他一贯包容对立面的处事原则。当然,包容也不是毫无原则、一味的委曲求和,做“和事佬”。在多元并存的矛盾统一体中,邓小平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牢牢坚持着一元主导的原则底线:他多次重申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基本路线的重中之重;他主张“双百”方针,但同时强调:思想文化界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决不允许搞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对香港,可以高度自治,但决不允许其搞独立。对台湾主张和平统一,但也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出现的“台独”;在国际交往中,邓小平强调要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拿主权去做交易,不允许任何国家打“中国牌”。
正视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多元并存”并不排斥“一元主导”,在事关原则和方向的根本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一定要讲政治。“比如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发展私有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不能对那些同党的主张背道而驰的言论听之任之,不能让那些同党的宗旨和纪律不相容的歪风邪气滋长起来。”⑩
(二)继承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中鲜明的务实性与创新性,灵活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崭新矛盾
邓小平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名副其实的“实事求是派”。更可贵的是,他非常善于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解放思想,敢闯敢干,不断创新。邓小平的“和而不同”思想将务实与创新融为一体,说了很多老祖宗不曾说过的话,做了很多老祖宗不曾做过的事,成功解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新矛盾。当然,每一项政策出台前,他都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反复酝酿,充分考虑“和而不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例如,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必须“和”的原因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发展不平衡,单纯依靠公有制无法搞活经济,无法解决就业,无法迅速有效地改善人民生活,其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能“和”是因为公有制占主体,牢牢地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确保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大方向。对一国两制,邓小平说:“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⑪他在谈到如何解决国际争端时说:“这样的问题,要从尊重现实出发,找条新路子来解决。”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会层出不穷,我们一定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矛盾对立面和平共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不违背大政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大胆放开思路,协调各方,精心谋划利益整合的途径,不断寻求新方法,灵活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三)借鉴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中“不搞争论”的工作方法,努力化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现实矛盾
1992年春,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不搞争论的重要思想:“不搞争论,是我的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什么也干不成”⑬。不搞争论虽然出发点说的是宏观上怕丧失机遇,但如果从中观层面深入思考一下不争论的目的,不难悟出其实还是要淡化矛盾双方的分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维护稳定,加速发展,最终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尽管新时期的社会矛盾绝大多数属于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矛盾各方陷入旷日持久的争论中,就完全有可能造成分歧拉大,冲突加剧,甚至导致矛盾统一体的瓦解破裂,进而引起社会动荡和无序。这与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维护同一、保障稳定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
“不搞争论”,既是邓小平“和而不同”思想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一种化解矛盾的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化解矛盾,无非就是在矛盾对立性突出、矛盾关系趋紧的情况下,主体通过相对平稳的方式,改变矛盾的性质或状态,以缓解对立、缓和紧张、消弭冲突。“争论”本身就是一种“内耗”,就是不和谐因素,一争论可能会使原来的矛盾积少成多、由小变大、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不争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减少不和谐因素,就是为化解矛盾准备必要的基本条件。只有矛盾各方都不争论了,才有可能冷静下来,理性地讨论利益整合的路径(切实增加和谐因素的成分),最后达成矛盾各方普遍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牢记、掌握邓小平“不搞争论”这一根本法宝。
注释:
①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210 页。
②④⑤⑥⑦⑨⑪⑫⑬《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373、59、236、350-351、359、318、60、49、374 页。
⑧《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⑩《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06页。
责任编辑:许如江
A849.1
A
1671-2994(2010)05-0019-04
2010-07-14
何 杨(1973- ),男,安徽肥西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系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博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