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思想的困惑与超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单向度的人》之比较研究
2010-08-15杨满心
杨满心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人本思想的困惑与超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单向度的人》之比较研究
杨满心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马克思主义;单向度;人;马尔库塞
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新的生机,这种生机源自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与马克思的预言相悖,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垂死,反而更显活力。与断言资本主义步入太平盛世的人相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剖析了其中的新问题——人的危机。单向度理论富于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从社会价值取向和哲学视角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主体性原则。同时,它从伦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反思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马尔库塞只看到不人道的现象,而没有找出人类解放的出路。本文通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比较研究,旨在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要义。
一、马克思《手稿》中“人本思想”的独特魅力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虽然写作于1844年——马克思刚刚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期间,但是,在内容上,《手稿》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包含了丰富的哲学观点。由于包含丰富的哲学观点,《手稿》被一些学者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更为重要的是,《手稿》包含了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一系列基本思想的萌芽。虽然许多观点都处于萌芽状态,而且阐述思想所用的词汇也不是十分准确,但是与此前的一些著作相比,《手稿》的内容更丰富。在此后的著作中,《手稿》中处于萌芽状态的那些观点不断得到阐发和修正。因此,无论从内容的涵盖范围看、还是从创新观点的汇集方面看,《手稿》都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缩影;即使在《手稿》中许多观点还不成熟,但是并不因此削弱其思想的丰富性。
其次,《手稿》中蕴涵着丰富的人学思想。《手稿》具体揭示了在当时历史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现实生活状态;分析指出工人的这种形同牛马的生活不是人之为人的正常状态,是异化状态;探讨了工人现实的生活境遇产生的根源;在对人性、人的本质等问题考察的基础上,勾勒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可见,《手稿》始终立足于人,充满了人文关怀,体现着对工人的现实关怀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统一。《手稿》中的人学思想具体体现在对工人劳动的社会作用的探讨、对异化劳动的探讨、对人与自然的统一的探讨以及对共产主义的探讨上。总之,《手稿》对人的产生与本质、生存与发展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我们知道,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社会,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在《手稿》中,这个观点还没有得到正面阐述,而是以反思异化劳动的方式从反面加以探讨的。马克思考察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指出“在这里,活动是受动;力量是无力;生殖是去势;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如果不是活动,又是什么呢?——是不依赖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是自我异化……”[1]P271工人的劳动没有维持住他们人之为人的尊严、没有体现成就感,甚至维持生存都困难,这些都表明劳动已经异化,“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了[1]P267。
人的异化是在劳动异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正常情况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1]P267-268。不同于劳动的对象化、物化,异化状态下“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P267异化劳动是劳动本质的异化,劳动本来是人之为人的实现、是人的力量不断得到实现和肯定,但是,在异化形态下:“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1]P270因此,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本质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人与类的异化。
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地批判了人的异化。认为只有摆脱这种异化状态,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发展,而共产主义运动就是一个摆脱异化状态的运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1]P297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以非异化状态的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以扬弃人的异化的为目的,并且马克思为扬弃人的异化指明了道路即共产主义运动。
二、马尔库塞人本思想的困惑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工人与产品的关系是由于生产力不够发展,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去剥削工人,获得利润,工人由于丧失了劳动产品而处于奴隶地位。马克思强调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关系。而马尔库塞论述的工人与产品的关系是在新的条件下形成的,是资本家利用他占有的产品,强迫工人去消费,推销他们的产品,获得最大的利润,使劳动者成了产品的奴隶,他强调的是强迫工人消费的关系,这是马克思那时所没有的新现象,马尔库塞指出来是有现实意义的。这为我们重新认识资本主义提供了原始素材和认识事物的独特方法。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及的异化主要是指工人与劳动的关系即劳动异化,马尔库塞拓展了异化的范围。他说,由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工业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随着新形势的出现,资本主义改变了以往的剥削方式,不再通过强占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来迫使工人为其买力,而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的软控制来实现剥削。于是出现了新的异化形式一一技术异化。马尔库塞作为西方激进的社会批判家,他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融入到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现代人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体系。
肯定马尔库塞人本思想的价值,不是为其唱赞歌,而是探索其积极性的同时反思:为什么单向度理论能开花而结不出盛果?它的不足究竟何在?它为什么在指导六十年代欧美青年造反运动中屡屡碰壁?
1.它没有找到解放人的出路
马尔库塞写《单向度的人》的宗旨在于进行恢复人性的革命。在《单向度的人》的最后,他开出了他的“救世良方”:“非暴力的反抗”即“总体革命”。他认为革命是总体性的、全面的;不仅搞政权、经济革命,更重要的是搞文化上的革命和人的心理本能结构上的革命。他把这种革命方式称为“大拒绝”,即拒绝一切苦斗和充当帮凶,拒绝对暴君或统治者服从,直接参加抗议和拒绝运动。但他一方面主张“大拒绝”,全面地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另一方面却又反对改变现存社会的基础一一资本主义所有制。认为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无助于恢复人的本性。那么革命的出路何在?他说,由于人的爱欲遭受压抑,所以要解放人必须首先解放人的爱欲,进行“本能结构的革命”,“克服人的本能结构的病态”,以此来推动政治经济革命。他认为,以往的革命之所以未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是因为人的本能结构的病态没有得到真正改变。“从古代的奴隶造反到社会主义革命,被压迫者的革命总是以建立一个新的、‘较好的’统治制度而告终”,“每一次革命都只是历史性的瞬间,反抗统治的斗争刚走向胜利,可这一瞬间马上过去了。”[2]所以,他认为革命应从经济领域转移到人的本能领域,彻底改变人的本能结构。
由于马尔库塞回避了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这一根本,他的“救世妙药”不可能有效,这也是他找不到革命出路的根源。
2.它找不到革命的真正主体
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资本主义的“面包”的做大,工人阶级己脱贫,过着同资本家一样的富裕生活,无人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他们不愿起来推翻现有制度。他说,由于单向度的思想流行,工人阶级的意识不断受到文化商品的催眠和灌输,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习惯于把人性受压抑的生活当作幸福的生活来接受。因此,他认为,革命必须依靠他心中的“新左派”:一是指流浪汉、嬉皮士这些“跨掉的一代”,这些人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分享到资本主义的“好处”,与资本主义社会缺少联系,因而较少受到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压抑,最早表现为对摧残人性的反抗;二是指以大学生为主的知识精英,这些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人性受压抑的处境,他们有科学文化知识,在现代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能揭破“科学技术和文化统治的面纱”而革命。但是以这两种人为主体的革命,如爆发在巴黎的“五月风暴”和遍及欧美的青年造反运动的失败,使马尔库塞深感困惑,满腔热情被淹没在受挫的冰窟中。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担负资本主义掘墓重任的只能是无产阶级,因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其余的一切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衰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3]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它的根本利益是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完全一致的。马克思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依据。无产阶级革命决不仅仅因为贫困,也不是政府某些具体政策失当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无产阶级革命不会因为统治阶级的某些统治形式的改变、某些怀柔政策的实施而消失。虽然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使得他们暂时沉默,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阶级意识的复苏是历史的必然。当统治阶级本身也无法忍受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残酷竞争和灭绝人性的生产方式及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生活方式时,革命的时机就真正到来了。所以,不管资本主义如何“生机盎然”,最终逃不了灭亡的命运。
三、人本思想的超越
马克思指出,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革命主体应当是掌握并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4]P44显然,马尔库塞选择的社会边缘群体完全不符合这一历史要求。
而马尔库塞之所以失望,则是由于他基于人本主义的狭隘立场,从人的抽象本质出发,把技术本身当作批判对象,而不是从实践出发,把技术的“恶果”放到充满矛盾冲突的历史境域中来理解。科学的批判应当是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历史的,马尔库塞的批判却是人本主义的、思辨抽象的。应当说,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诸多病状的描述是深刻的,但是他却找错了病根,并且因此开错了药方。
从逻辑的角度说,由于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将人性和技术完全对立起来,以致于无法解开两个问题死结。其一,就其批判对象而言,如果说技术本身是造成各种社会罪恶和人性异化的根本原因,那么,为消除罪恶和异化,我们是否必须彻底放弃技术,从现代文明返归蒙昧时代,而实质上,我们又是否能够抗拒技术进步?其二,就其批判的立足点即理想人性而言,如果说人性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时代遭到了空前的扭曲,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前技术时代或技术相对落后时代的人性状况相对更理想一些?于是,理所当然,我们同样是否可以认为,只有回归人类野蛮的远古洪荒,并且绝不迈出文明的哪怕最小的一步,我们才能够永远守住理想的人性?人类历史是不是一部人性的“堕落”史?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不禁要问:在现代技术进步愈加迅速的趋势面前,人性是否也正在愈加迅速地“堕落”?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的致命缺陷就是没有真正的未来。当代许多人本主义专家学者在展望人性的远景时,都陷入了悲观甚至绝望的困境。“他们的确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呐喊,但他们又确实不太清楚人究竟怎样获得这种发展”。[5]P258其心理和逻辑纽结,就在于他们无法摆脱上述两个问题的纠缠。
历史早已证明,技术并不必然造“恶”,就像人性并不必然为“善”一样。当马尔库塞猛烈批判现代技术的时候,哈贝马斯也敏锐地发现:“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结成了一个体系……于是,科学技术便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6]P62但是,他却并不同意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对科学技术的绝对批判立场。在哈贝马斯看来,一切科学技术都有合理的可利用价值,关键在于如何把它们与人性协调起来。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也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恐怕是第一生产力”。[7]P66毫无疑问,在邓小平心目中,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可缺少的物质力量。
因此,对于技术,尤其是高度发达、无所不在的现代技术,我们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表面上是由技术造成的某种“善”或者“恶”的结果背后,真正发现促使技术造“恶”或为“善”的原因。并且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某些可以从根本上促使技术多为“善”而少造“恶”甚至不造“恶”的具体举措,而不是像人本主义的技术批判论者那样,一味地在技术和抽象的人性之间徘徊。
一般认为,《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马克思向“实践”观点转变中的一个带有人本主义残留的过渡。而当马克思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后,虽然他还在批判现代技术的“恶果”,但是其根本立足点和最终结论却完全不同了。1856年,马克思在一次演讲中说:“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从根本上说,“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些对抗,是“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对抗。[8]P79与《手稿》相比,无疑,这个结论已经超越了人本主义的立场,因而才是彻底科学的。只有由此出发去观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我们才能最终得到正确的理解。
至于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说:“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4]P30“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P52因此,为了使人们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虚假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马克思选择了推翻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而马尔库塞则只能悲观失望,没有找到克服“单向度的人”的出路。本文对其思想的探索旨在说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在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精神层面。马克思在考察社会生产力时,曾提出从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个方面分析,认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9]。如上所述,精神危机是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危机,而私有制是这种危机产生的根源,所以解放人的出路在于从根本上消除私有制。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李晓林.论马尔库塞的审美功能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6).
[3]傅永军.马尔库塞“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理论”评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l).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吴文新.科技与人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葛扬.唯物史观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1).
(责任编辑:吴 兵)
B089
A
1008-5955(2010)03-0101-04
2010-06-17
杨满心(1985-),男,湖北利川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