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个性统一律

2010-08-15周治滨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民族化共性中国化

周治滨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成都 610072)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个性统一律

周治滨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成都 61007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性与个性,统一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个性统一律,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个性统一律,又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化规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与个性统一三个基本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个性统一律,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对于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讲都是普遍适用的,但是由于各国情况千差万别,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只有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无比巨大的威力。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具体应用到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共性个性统一律,而马克思主义的共性个性统一律在中国的表现,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个性统一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个性统一律,又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化规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与个性统一三个基本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本真化规律及其要求

马克思主义本真化规律,是指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来意义去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观点。马克思主义本真化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著和观点组成的庞大思想体系,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义去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观点,才能防止对他们的思想观点的片面、错误、乃至歪曲和实用主义的理解,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正确结合。

如何才能做到符合马克思主义本真化规律要求呢?

首先,应当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中去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观点。1890年 9月,恩格斯针对当时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在给约·布洛赫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请你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1894年在给《资本论》第三卷作序时,恩格斯再次强调:“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为什么恩格斯强调要根据原著来学习理论呢?因为只有通过学习原著,才能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底是怎样表述他们自己的观点、阐释他们的思想的,才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去理解这些经典作家思想和观点的深刻内涵,同时也才能使我们能够识破那些教条主义者和假马克思主义者的面目,不被他们的假马克思主义面孔所吓倒。比如对于张春桥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他自称是对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不断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是通过仔细阅读马克思的原著,就可以发现,马克思讲的无产阶级专政只是存在于过渡时期,其主要任务是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一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就应当把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而马克思讲的不断革命,是广义的革命,泛指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整个变革和变化,而不是张春桥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专指的政治革命。又如,毛泽东引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资产阶级权利的论述,指出八级工资制也是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与资产阶级权利差不多,作为后期搞平均主义的理论根据。但通过认真阅读马克思原著,我们就可以发现,马克思在讲按劳分配也是资产阶级权利时,还有两个重要观点,其一是强调按劳分配虽然从形式上看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但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它的实质和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其二是强调,尽管按劳分配带有资产阶级权利的痕迹,但这却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不可避免的。

其次,应当联系历史背景去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 (α)历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又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为什么列宁十分强调须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理解马克思的每个原理呢?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每个原理、每个观点,都是在对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难以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这些观点,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因,也就难以深刻把握这些观点和结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此外还在于,只有了解这些原理和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才能既充分认识到这些原理、观点的普适性价值,又看到它们的相对性,从而做到既坚持这些原理的指导,又防止不顾实际情况的照抄照搬。如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应当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的思想,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考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国际工人运动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正确观点。但是将这一思想简单搬到帝国主义时代,进而否定列宁的“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就会铸成僵化和教条主义错误。又如列宁曾经指出,小生产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资本主义。列宁讲这句话是针对过渡时期小生产的自发性讲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我们不加区别地将其应用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了的我国,对所有制关系不断升级,大搞“一大二公三纯”,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则又完全大错特错了。

第三,应当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情况下的论述,并结合他们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论述同一个问题时,不仅适用的词句、强调的重点会有差异,而且有时候观点也会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例如对于普选制和合法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在其革命活动的前期和后期,其看法就截然不同。在前期,马克思恩格斯对普选制和合法斗争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强调“工人阶级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挣得自己的权利”;但在后期,恩格斯却把普选制看作工人阶级用来对付敌人的“最锐利的一件武器”。如果我们不前后联系在一起看,就可能各执一端,造成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对此,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强调要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时指出:“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此外,我们还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探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发展道路的时候,他们的观点会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思路和观点,这就需要我们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整个思想体系,去了解哪些思路和观点是他们的主导思想,哪些思路和观点只是一种试探。例如,毛泽东在 1956年的一次讲话中也曾讲过: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叫“新经济政策”,但是,主导毛泽东想法的,还是他在 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形成的要使资本主义和小生产绝种的思想。这个思想贯穿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始终,直至他去世。我们只有把握住了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主线,我们才能更真实地接近一个本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第四,应当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视角和方法去认识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观点。从经典作家观察分析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去把握他们的思想观点,与我们通常说的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完全一样。后者是从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角度讲,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重要经验。前者是从马克思主义本真化规律角度讲,指的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真实原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但这代替不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分析事物的角度和方法的研究。因为每个人在观察分析事物时,除了有基本的原则、立场和方法外,都还有他们个人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就构成了他们观察分析事物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了解这些视角和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真实原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除了大家熟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基本方法之外,就有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一是以生产力的先进与落后为根据,批判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二是以生产关系和制度特征为标准,划分不同社会形态,对社会主义进行科学预测;三是以人的解放程度为中心,探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论证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而我们过去却只注意到了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视角,即生产关系和制度特征视角,忽视了其他两个视角,这是导致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长期思想僵化,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应当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价值取向去认识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观点。所谓价值取向,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价值追求,即他们提出某一个观点的原因和目的。把握经典作家的价值取向,对于理解他们思想观点的真实原义也十分重要。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十分鲜明的多次表述过要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商品、货币,实行全社会的有计划的生产的观点。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这些重大思想观点的原因和目的,就简单地运用马克思、恩格斯这些思想观点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的工作就会非常被动,这已被 20世纪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所证明。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提出这些思想观点的原因和目的,我们就会发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的异化或劳动的异化,造成了人们分为对立的阶级,造成了人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而社会也不能将人作为目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搞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因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只有搞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才能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化生产力的束缚,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社会主义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算达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境界。这样一分析,观点也就清楚了。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人来讲,消灭私有制和商品货币也好,建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也好,它们都不过是实现人的解放这一根本目的的手段。如果这个手段不利于人的解放,哪我们就得去改革,去探索更有利于促进和实现人的解放的路径和实现形式,而不必非得把我们死死地限定在必须消灭商品货币、消灭私有制、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具体结论上面。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那就不可能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所有制关系及其实现形式和市场经济等问题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规律及其要求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规律,是指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化为以民族语言、民族形式、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表现出来的,符合各国国情,具有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只有化为符合各国国情,具有各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可能为该国的广大民众所接受,才能在该国生根、开花、结果;另一方面,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具体化为指导本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策略,才能率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主要是做到三条:一是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民族化;二是马克思主义表现形式的民族化;三是各民族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新鲜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1、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民族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产生出合乎中国需要的完整理论和方针政策。即毛泽东说的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例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与其他工人政党相比,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在理论上更先进、组织上更有代表性、纲领上更彻底、行动上更坚决。但是对于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怎样才能使党在理论上更先进、组织上更有代表性、纲领上更彻底、行动上更坚决,则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形成符合本国国情的建党理论,探寻适合本国特点的组织形式,制定反映本国人民要求的奋斗纲领。而不能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经验,也不能简单照搬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党经验。尽管列宁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是我们党建党的直接思想来源,也同样应该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正因为毛泽东坚持将列宁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形成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特点和主要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才成功地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把我们这样一个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党,建设成了一支坚强的、不被任何敌人、任何困难和挫折所压倒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显然,如果我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首先在内容上化为符合我国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党理论,而是象王明那样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共建党模式来“为中共的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奋斗”,我们就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起这样一个群众性的、纪律严明的、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表现形式的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表现形式的民族化,是指将不同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转变为用本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表达的,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表达方式的民族化,即要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二是表达内容的大众化,即要通俗易懂。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其表达方式与中国老百姓习惯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其引用的历史典故和成语中国老百姓多数不知道,其许多道理是经过严谨的学术研究,通过严密的考证、分析、演绎、综合之后得出的,非常深奥,直接翻译过来老百姓很难弄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的这些深奥道理,应用的这些典故和成语,用我们中国老百姓习惯采用的、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来,变成老百姓一听就会明白的道理。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来,成为他们自觉的思想武器。否则,马克思主义就可能只是一些理论家和学者案头上的摆设。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通俗化。延安时期,他不仅针对当时党内部分同志照抄照搬、形式主义、自我买弄的“八股”作风,专门写了一篇《反对党八股》的檄文,列出了党八股的 8大“罪状”,而且身体力行,带头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大众化。他的著作和讲话,哪怕是在讲深奥的哲学问题时,都非常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很多复杂的马克思主义道理,他只需一个中国老百姓都熟知的成语或小故事,就非常清楚、透彻地表达出来。如在《实践论》阐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时,毛泽东就一口气用了“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等一连串成语,将认识与实践这对复杂的哲学范畴非常通俗、透彻地讲了出来。正因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才使得马克思主义这个产生于西方社会,用西方语境表达的理论,得以在东方中国文化程度相当低的普通工农群众中普及和扎下根来,并结出了胜利的果实。

3、各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各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是毛泽东在 1941年 9月、10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他指出:“要分清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所谓“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指的就是必须善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这一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概念的重要补充。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涌现,我们不能指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 100多年前就预见到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给出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时,除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大众化上下功夫外,还得善于总结本国的新鲜经验和新鲜做法,并将其上升为新的理论,再用这一新的理论指导我们新的实践。由于“各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更贴近各国现实,更体现时代要求,因而就对各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看,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民族化显得更重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和新鲜做法,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先后产生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并坚持用这些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指导我国的建设实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再次用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各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的极端重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本真化规律和民族化规律在中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本真化规律强调通过弄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真实原义,从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指导本国的革命和建设;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规律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化为本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个性与共性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个性指个体特有的属性,又可称特殊性;共性指许多个体共有的属性,又可称普遍性。但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又是相互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揭示的是国际工人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也有许多对各国工人运动具体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特殊规律,同时,毛泽东思想中大量借鉴和吸收了其他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所以,个性会包含共性而且必须体现共性,共性也不可避免会包含部分个性,二者谁也离不开谁。

此外,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双方地位的转化,即个性相对于更低层次的个性来说变为共性,共性相对于更高层次的共性来说变为个性;特殊性相对于更低层次的特殊性来说变为普遍性,普遍性相对于更高层次的普遍性来说变为特殊性。例如毛泽东思想相对于我们党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来讲,毛泽东思想是共性,但与马克思主义比较,它就变成了个性,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另一种情况是,在同一关系中共性会变成个性,个性会变成共性。例如某种观点最初只是个别人的观点,只是他的个性,后来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了,就变成了共性;而一些观点曾经是人们的共识,但后来变成个别人的观点了,它就从共性变成了个性。这种情况在国际工人运动当中也是屡见不鲜。国际工人运动之初,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影响较大的是工联主义、布朗基主义和蒲鲁东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是马克思、恩格斯等少数人的观点,这时马克思主义表现为少数工人的个性,工联主义等表现为多数工人的共性。但后来各国工人阶级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工联主义、布朗基主义、蒲鲁东主义越来越堕落为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个狭窄的宗派,于是,马克思主义又变成了多数工人的共性,工联主义等则变成了少数人的个性。

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指导思想,也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而认识要能够指导实践,就不能停留在对个别东西的认识上,而必须从事物的个性中寻求共性,从特殊性中寻求普遍性,这就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升到理想认识后,还要运用综合、演绎的逻辑方法形成系统的普遍认识,即形成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我们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问题,不断将我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认识由个性认识上升到一般性共性认识,再上升到系统化的共性认识,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过程。这里包括两个方面要求,一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本真化规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真实原义的深刻理解,去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精神实质,防止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正确地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二是深入研究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A811

A

1008-5955(2010)02-0001-04

2010-04-01

周治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周建瑜)

猜你喜欢

民族化共性中国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共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