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务广场”行动的理论意义

2010-08-15□朱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民意公安局

□朱 翔

“警务广场”行动的理论意义

□朱 翔

在座各位除了我是外行,大家都是内行。关于“警务广场”这个词,我是去年10月份从媒体上知道的,当时的印象很淡薄,以为是市公安局要搞一个活动,像市旅游局搞一个“旅游节”一样,搞一下也就过去了。前两天市公安局办公室的同志把“警务广场”行动的有关材料发给我,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下,内心为之一振,感到有点惊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呼声很高,在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还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市公安局搞出这么一个大动作,提出民意导向警务新理念,这是公安工作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一个伟大的创意!“警务广场”行动看起来是一项具体的工作,它的现实意义、社会意义已经体现出来了,但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的理论意义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对理论武装工作越来越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如果从理论层面上来说,“警务广场”行动起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警务广场”行动是我们党的宗旨在公安工作中的本质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多种多样的,在公安工作中了解民意、尊重民意、回应民意、体现民意,这也是为人民服务一个的重要方面。

第二,“警务广场”行动是科学发展观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公安工作可能侧重于社会,也是综合性的。科学发展主要体现在有效益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就是公安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三,“警务广场”行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一个重要方面,公安工作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消气,老百姓有一些不满意或者不顺心、不称心的地方,我们要给他们消气。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和谐。

第四,“警务广场”行动是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今年市委对全市各项工作提出了十六个字的总要求,即“转型提升,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好中求快”,“警务广场”行动是我市改革创新当中的一个重大举措。每个部门都有改革创新的不同的内涵和形式,“警务广场”行动体现了市公安局改革创新公安工作的一种新要求。

刚才各位专家都已经讲得很具体了,我提一个建议,我们要实行惠民警务大行动、创建警民沟通大平台、达到促进社会大和谐这一目标,这三个“大”是要建立在全体公安民警素质的大提升上的。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没有全体公安民警素质的大提升,要实现前面三个“大”,目的可能达不到、可能打折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这是一个大的概念,在这个大概念下面,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等等。公安队伍在公务员队伍中年龄是偏轻的,年轻的同志比较多,学习一定要作为“警务广场”行动的基础和前提来抓。

对于学习,我的想法是,学习的主要精力不要花在业务上。公安民警从事某项业务,要做好这项工作,他自己会去学的。在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现在缺的是学习的意识。要大力培养学习的意识,提倡“读无用之书”。不要对某一个人规定学习的内容,只要把这个人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他自己会去找适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学习内容和资料的。我和机关里一些年轻的同志讲,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文学、历史、哲学都是公共课,不管对今天的工作有没有用,都要好好学习。因此,这个“无用”是打引号的,实际上是有大用的。把学习抓好了,素质提升了,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也就存在了。

*根据浙江省湖州市社科院院长朱翔同志在湖州公安机关“警务广场”行动专家论证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题目系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钱 江)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民意公安局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2017年全国基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名单
公安民警培训课程研发的相关问题研究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强基固本铸利剑 砥砺奋进保平安——钟祥市公安局
戮力同心保平安——洪湖市公安局谱写为民新篇章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