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警务广场”行动的两点认识*
2010-08-15张玉光
□张玉光
对“警务广场”行动的两点认识*
□张玉光
从昨天到今天上午,我跑了南浔区公安分局、南浔镇派出所、安吉县公安局、开发区公安分局、罗师庄警务室等地方,感触颇多。前不久,金局长在北京参加全国地市公安局长专题培训班期间,我们已就“警务广场”行动做过很多交流,现在又亲眼看了、亲耳听了,尤其是刚才听了金局长的介绍和浙江省社科院、浙江警察学院等专家的发言,给我很多启发。借此机会,我就“警务广场”行动谈两点认识。
一、“警务广场”行动是对“大走访”和“警民恳谈”的深化和完善
以前在别的地方,也大规模地搞过“大走访”活动,可能是在孟部长提倡之前,就都已经搞过。有的地方我也去看了,看了之后比较失望,有一种流于形式的感觉。我曾经跟一个地市公安局的副局长交流过,他这个公安局的所有社区民警、派出所民警,以及市局机关经侦支队、刑侦支队的民警,都要去走访,当官的和不当官的都得去,但是走访完了以后,大概有一个数据方面的统计,走访了多少人,征询了多少企业家、老百姓,但分门别类的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到地市一级公安局就拿不出来。从湖州“警务广场”行动的做法来看,有一点比较明确,就是根据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是网民提出来的还是民警与群众面谈时搜集上来的,进行分门别类处理,去年湖州市公安局搞了一个整治盗窃“三车”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今年湖州市公安局的十项重点工作,也根据老百姓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了一些调整。这是对老百姓最好、最及时的回应。公安机关根据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做实做好某一项工作是比较难的,但对老百姓来讲,却是比较实际的。从公安部到各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再到各地市公安局,乃至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都有大批的警风监督员。应该说,警风监督员大多都是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他们的声音代表的是社会主流的声音,但他们不是社会的主体。然而就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与公安机关打交道特别不容易,有牢骚和不满还是比较普遍的。基层各种各样的群体,像贵州瓮安事件中大概就涉及到9类群体,他们对政府和公安机关是不满意的。一有风吹草动,或者有什么导火索事件,这些人是不会帮公安机关说话的,而有可能参与打、砸、抢,怎么热闹就怎么起哄。我觉得湖州“警务广场”行动的做法是一个突破,可以说是对“大走访”和“警民恳谈”的深化和完善。
二、“警务广场”行动反过来倒逼着我们进行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有人说过,现在社会矛盾的积蓄点、临界点、爆发点往前提了,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可能的触发点或渠道往前提了,有可能我们排摸到的不稳定的线索、不稳定的因素,可能提前到了这种尊重和被尊重的一个比较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或渠道上来。同时,这些东西的获取,又反过来倒逼着我们进行警务工作机制甚至是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公安机关现场勘查的问题。公安部有一个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范要求,其实这些要求并不是说完全要达到很严格的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力量和能力的基础才能去做,如果有一些案件达不到这个要求,是不是就不做了呢?安吉县公安局的一位副局长跟我讲,他在“警务广场”行动中遇到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外来的农民工,在出租屋里丢了几千块钱的东西,先是电话报警,民警没有去,后来这位农民工自己找到派出所,民警给他做了一个登记就完了,现场也没有去勘查等等。这位局长听了之后,他说他如坐针毡,没想到我们基层民警对待老百姓丢东西是这种感觉。其实这样的事情非常多,有一次在北京,我和我的朋友出去玩,汽车被撬了,丢了东西,本来我的朋友指望我跟当地的派出所说一下,可能会受到一点重视,因为据旁边水果摊的老板讲,好像是在附近打工的一个民工撬的,其实这种案件民警去排查一下很可能就破了,结果我说了我的身份,那个派出所的民警就把我拉到一边去,说张老师你知道,如果你们要当案件立,不到下午2点你们是走不了的,出来玩嘛最好抓紧走,意思就是让我别说了。在北京尚且如此,何况别的地方呢?在江浙一带,包括上海,社会管理包括公安工作水平还是不错的。然而安吉县公安局的这位局长讲,农民工反映的有关现场勘查这件事情,给了他一个很大的启发,他立志要在两年之内解决安吉县9000个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问题。那么他怎么解决的?他就突破了原来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范规定的要有专业人员、要有专门设备等等的要求,把派出所民警集中到刑侦大队现场勘查中队,去跟案培训,就培养了一批人。我觉得不管这些民警现场勘查的能力和水平怎么样,但他收集到的东西,对将来串并案件肯定是一个基础的积累。另外,假如我们自己丢了东西,还有民警去像模像样地勘查一下,起码传递的是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听说湖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要把这一做法在全市推广,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因为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反过来倒逼着我们进行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以上两点体会是我对湖州“警务广场”行动比较深的感受。对湖州公安机关来说,对全国公安机关而言也是这样,刑侦的、出入境的、交警的、治安的,各个警种各个部门,社会对它的首要价值期待是不一样的。我这次到湖州跑了这么多地方,总体的感觉是,现在老百姓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治安部门的反应比较多,或者说对小案件的反应比较多。老百姓对公安工作有不满意的情况,所提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
*根据公安部人民公安报社《公安内参》部副主任张玉光同志在湖州公安机关“警务广场”行动专家论证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题目系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蒋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