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全球化”视点看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

2010-08-15饶媛媛饶晶

中国陶瓷工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陶器全球化艺术设计

饶媛媛 饶晶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以经济领域里资本和信息的急速流动与扩张为动力的“全球化”浪潮将所有的国度和民族都卷入到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之中。“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发展趋势,绝不是象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西方文化,仅仅是世界向欧美中心的向心化运动。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在其《全球化》一书中指出,“全球化”概念所指的主要是完全非蓄意和非预期的全球性效应,这种全球性效应并不表明新的世界中心和秩序的建立,相反,“‘全球化’概念所传达的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世界事务的不确定、难驾驭和自力推进性;中心的缺失、控制台的缺失、董事会的缺失和管理机关的缺失。‘全球化’其实是乔伊特的‘新的世界无序’的别称”。

鲍曼对“全球化”的理解虽然有些消极,但其言论还是很有启发性的。首先,以经济一体化为基本动力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新的以欧美为中心的单一世界秩序的建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最终的“全球化”的效应是由不同利益主体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冲突的互动造成的。中心的缺失意味着建立多极世界的可能,意味着不同利益主体多元存在、能动创造的可能。所以,“全球化”不纯粹是一个超国界与去民族化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依然有一个国家主权与国家责任范围内的民族利益问题。其次,“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体两面,是一个趋向相逆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在展望“全球化”的景观时,我们应该有一种基于民族本位立场的“本土化”关怀,而在思考“本土化”的相关问题时,又应该有一种基于“全球化”视野的世界性互渗、互动的眼光,这样的艺术设计与造物文化才不至于走向片面化和绝对化。

既然“全球化”不纯粹是一个去民族的过程,还有一个民族利益和本土化的问题,因而艺术设计的民族化问题就有其话语生成的现实基础,不存在是否狭隘与保守的问题。那种认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只有摒弃民族自信和地方限制,用世界通行也就是说用西方通行和认可的话语进行创作设计才有出路的观点是片面的。任何有价值、有创意对人类有所贡献的艺术都应是富有民族特性的,通观古今中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无不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的特征和烙印。民族化的追求与世界性眼光是不矛盾的,只有首先是民族的艺术设计,而后才有望提升为世界性的艺术设计。

世界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动态均衡是今天设计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创造民族文化特征的设计也就是世界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均衡。设计鲜明的文化特色往往是其参与竞争强有力的手段,北欧及意大利都因高度重视本土文化而使设计具备了鲜明的文化特色,而当代中国设计一直尾随西方的设计之路而缺乏自身特色。事实是中国文化不仅迥异于其他民族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重视本土文化和深入挖掘中国优秀的文化特色,同时借鉴、融合国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发展中国艺术设计的关键。陶瓷艺术设计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发展也是如此。

以陶瓷材料为媒介的设计品与其它艺术设计品相比最具优势的是它的文化身份,以及它和本土文化之间内在而深层次的联系。英国艺术史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曾这样说到陶器:“陶器是一门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艺术。说它最简单是因为它最基本,说它最复杂,是因为它最抽象。……它与文明的基本需求紧密相关;作为一种艺术媒介,陶器必然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表现。凭借陶器,我们便能对一个国家的艺术,即情感艺术做出评价,毫无疑问,陶器是衡量一个国家艺术的标准。陶器是纯艺术,是一门不带有任何模仿意图的艺术。也许正由于这一点,在用形式来表达人的意愿时,雕塑比陶器更具局限性,陶器在本质上是一门最抽象的造型艺术。”这句话赋予陶器无上的使命,把它作为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的缩影。那么陶器的风格内涵中自然也就浸渍着本民族文化的痕迹。中国陶瓷文化有近万年的历史,它的遗存无比丰富,这是任何其它设计品种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她最内在的本质,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她的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设计之中。

然而,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尽管它们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其设计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但历史毕竟已经大步的向前发展,那些优秀的传统如果直接拿来表述今天的生活,肯定是言不达意的。因此,我们还要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对这些传统思想进行当代转换和嬗变,我们不需要一种模式和规范,但我们需要一种审美和文化的支撑,这种审美和文化在新的环境中又需要新的注释。在造物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每个民族的造物文化思想都面临着选择、吸收和整合。中国工艺文化会吸收西洋工艺中的养分,使之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它吸收了外来文化,但主流仍然表现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它不仅没有丧失民族性,反而得到了强化,所强化的则表现为民族精神。明治维新之前的中日文化交流便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日本古代文化,并没有因为大量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而使自己的工艺文化全盘“汉化”,也没有因此而泯灭。相反,它却在这一消融外来工艺文化的漫长过程中,以自己民族的生活作为土壤,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具有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工艺文化。由此可以看到对自身传统的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带来的未必是生活陶艺发展的繁荣,反而会失去其设计创作的基本原动力。失去原动力的设计作品其表现力是苍白和徒有其表的。

所以,对于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全球化”趋势下的现代化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追求的转化,概括地说,是从对物质性、实用性的侧重转到对精神性、审美性以及个性的侧重。当然形式感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问题,必然要和陶瓷艺术设计形态的现代转化紧密关联,特定的形式感也构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传统陶瓷艺术设计相区别的直观特征。但最重要的是价值追求的转化,这种价值追求的转化,使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形式感远比传统的要自由、要丰富的发挥,也使彼此之间形成非常鲜明的区别。而且,陶瓷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材料艺术还有属于它自己的介入环境的途径和方式。其中之一便是它作为泥与火的艺术所特有的魅力和品质--肌理美的充分显露和利用。它具有适应现代环境、满足多样审美要求的丰富潜能。充分发挥材质的特性,强调陶瓷肌理的审美属性,是现代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中国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现代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陶瓷艺术必然要受到挑战,尤其全球化浪潮更使很多传统社会变得“现代化”。在这种现代化的时代,传统的不同的形式到处继续繁荣发展,但是以传统方式存在的传统越来越少。

总之,从全球化的视角正视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的文化身份和传统文脉给我们带来的是更为开阔的、符合我国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与它民族和谐共处的设计观。在这样的前提下作为传统媒介语言的泥土才能更加全面的展现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的个性精神,形成一整套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审美形态。其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传统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与其它民族协调共生的过程;是一个设计者、使用者与接受者共鸣的过程。在这一设计思想指引下的陶瓷艺术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的享受,还成为人们传达感情,表达个性的精神载体,水、泥和釉本身的可自由发挥度与窑火气氛结合带来的不可预测性的奇妙反应,给设计者的灵感、想象和智慧提供了极为开阔的活动空间,使个性、技艺、激情和文化底蕴可以自由弛骋其中,在复杂多样的生活世界中凸现自我,并达到人与物、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和谐。

1(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梅映雪.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述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的再思考.美术观察,2002,(12)

3民族设计五人谈(上)“翟墨”部分.美术观察,2003,(5)

4程惠哲.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艺术,2005,(2)

猜你喜欢

陶器全球化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全球化陷阱
新砦期 陶器盖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