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100例

2010-08-15李晓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主症经口饮水

李晓梅

吉林省敦化市医院理疗科,吉林 敦化 133700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中风所引起的食物不能下咽,或咽下易呛为主要表现的中风并发症,是由于双侧大脑皮层或者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者吞咽,迷走或舌下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引起。脑卒中后40%—70%患者出现吞咽障碍,Lawrence等[1]统计1259例多种族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4.7%。脑干,延髓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55%)比大脑半球脑卒中高,x线动态造影录像(Videofluoroscopy,VFs)检查吞咽障碍发生率更高[2],出现中风后吞咽障碍后,患者因经常发生食物及唾液流入气管,进而发生肺内感染,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危及生命。有的因为不能正常进食,或因剧烈呛咳而不敢进食,因而造成营养不良,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持续恶化。近4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风后吞咽障碍者均系随机选择。所有病例来源于敦化市医院2006.4-2009.10期间住院病人,经头颅CT或MIR明确诊断。共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35-72岁;病程7天-3个月。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制定。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舌强言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发病,病发多有诱因,未发前常有先兆症状。

(4)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有主症2个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急性起病,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等方面的特点即可明确诊断;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象学检查结果亦可诊断。

2 治疗方法

取穴:廉泉、金津、玉液、合谷。方法:用75%酒精常规消毒针刺部位及手指。使用0.35乘50mm豪针,廉泉: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由廉泉穴向舌根方向针刺,进针约40-50mm,先平补平泻,以患者自觉舌根麻胀感为度,然后单向顺时针捻转一周。留针30分钟。金津、玉液:嘱患者舌尖向软腭翻转,于舌系带两侧可以看到二穴,讯速平行于舌进针10-20mm。不捻转,随即出针。合谷穴:平行于掌面向后溪穴方向刺入,进针40-45mm。先平补平泻,患者有麻胀感后单向顺时针捻转一周。留针30分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3.1.1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评估吞咽障碍的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1次评估。

3.1.2 洼田氏饮水试验:患者两三口喝下一茶匙水,如无问题,以药杯盛30ml温水递给坐着的患者,让其“像平常一样喝下”。Ⅰ级:可1次喝完,无噎呛;Ⅱ级:分2次以上喝完,无噎呛;Ⅲ级:能1次喝完,但有噎呛;Ⅳ级:分2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Ⅴ级:常常呛住,难以喝完。正常:Ⅰ级:5S内;可疑:Ⅱ级,5S以内或Ⅱ级;异常:Ⅲ.Ⅳ.Ⅴ级。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Ⅰ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Ⅱ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Ⅲ级以上。

3.1.3 采用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评估吞咽障碍,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1分;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分;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行,3分;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4分;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5分;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分;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7分;除特别困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8分;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9分;正常摄食吞咽能力,10分。≥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1-2分,无效。重度:完全不能经口进食;中度:一部分食物能经口进食,但不能完全维持营养,需静脉辅助营养;轻度:轻度吞咽困难,完全能经口摄食;正常:具有正常的摄食吞咽能力。

3.2 治疗结果

痊愈计73例,占73.0%,显效计20例,占20%;有效计5例,占5.0%;无效为2例,占2.0%。总有效率为98.0%。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54岁。就诊日期:2009年6月12日,因脑溢血入院治疗。测试洼田氏饮水试验Ⅴ级。针2次后,达到Ⅲ级。又针7次后,达到Ⅰ级。

5 体会

中风所致吞咽障碍,症在咽,病位在脑。本病是由于痰瘀互结,经络阻滞,咽喉不利所引起。因此,通过开窍化痰,疏通经络方法治疗。金津.玉液二穴具有养阴活血,宣窍通络之功效。穴下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神经纤维,针刺二穴可以改善咽喉部肌肉活动能力。廉泉属任脉穴位,处于阴维,任脉之会。分布有颈皮神经的分布,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分布。主治舌强不语,舌缓流涎,舌下肿,哑,暴等。合谷穴具有开关通窍之功效,主治中风口噤,口眼歪斜,喑不能言,吞咽不利。五穴并用,局部取穴与远隔取穴相结合,化痰散结,开关利窍,改善吞咽功能。针刺治疗本病疗效可靠,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可以广为应用。

[1] LAWre nce.ES.Coshall C,Dundas R,etal,Estimates of the prelence of Acute lmpairments and Disadilith in amultiethnic population[J].S troke,2001,32(6):1279-1284.

[2] TeasellR,Foley N,Fisherj,el al,The lncidence ,Managemenl,and.CompLi c ations of Dysphagia in patients With Medullany S trokes Admitted toaR ehbilitation Unit[J].Dysphagna 2002,17(2):115-120.

猜你喜欢

主症经口饮水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简易饮水鸟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