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内镜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 I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2010-08-15李学勇孙自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生存期胰腺癌放射性

李学勇 孙自勤

1.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2.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济南 250000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预后较差。仅10%~20%的患者可以手术切除,绝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而且即使能够获得手术切除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非常低,目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由于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穿刺距离短等优点,因此可借助超声内镜进行放射性粒子的肿瘤内植入治疗。我们采用该方法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胰腺癌1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间,共收治初治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为60.4岁。临床表现为黄疸8例,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10例,消瘦13例。术前所有病例经B 超、CT 或PETCT 和病理活检确诊,病理类型均为胰腺癌。其中胰头癌8例,胰体尾癌7例。

1.2 仪器及放射粒子

超声系日本Olympus 公司生产可穿刺超声内镜,配有超声探头、频率为7.5HZ。粒子植入器及粒子针为COOK 公司生产的Mick 枪,粒子半衰期为59.6d,平均光子能量27~35keV,穿透距离1.7cm。粒子针直径18G 或19G 并带有刻度。

1.3 植入粒子

采用Olympus 可穿刺超声内镜;Cook 公司专用植入器及粒子针。对病变处进行多切面扫查,全面了解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肿瘤与周围血管、组织的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途径。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避开胰腺内血管、胰管和周围重要器官,通过18G 或19G 穿刺针穿刺入瘤体。利用Mick 枪植入125 I 粒子,边退边植入粒子直至瘤体近端边缘每个针道植入3~4粒,针道间间距1cm,每例患者植入粒子数12~16粒。

1.4 疗效判定

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程度分为4级: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2级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到干扰;3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

肿瘤疗效评价: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术后每1个月采用胰腺CT 检查了解肿瘤局部控制情况,根据国际标准判定疗效:完全缓解,可见病变全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肿瘤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无变化,肿瘤增大不超过25%或减少不足50%;进展,1个或多个病变增大超过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

2 结果

2.1 止痛效果 10例疼痛患者3d 内感缓解。术后1个月时随访,5例为疼痛部分缓解,4例为疼痛轻度缓解。1例无明显缓解,有效率90%,平均显效时间2~3d。

2.2 治疗肿瘤的效果 4例肿瘤部分缓解,7例患者肿瘤无明显进展。4例患者肿瘤进展。有效率为73.3%(11/15)。

2.3 术后一月时复查CA19-9 大部分病例有明显下降。术前所有患者CA199为837.5±224.1,术后患者CA199为415.0±228.9(P<0.05)。

2.4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术后患者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胰瘘和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

2.5 随访结果 病人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中位生存期9.6个月。

3 讨论

目前,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世界范围的综合资料显示,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5%或更低[1]。对大多数手术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各种体内、体外放疗和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由于放、化疗的止痛效果不确切并存在全身不良反应,故临床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治疗。通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病例,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同时不引起明显并发症。

125I 是人工同位素,由124Xe 吸收一个中子并以电子俘获方式变为125I。125I 以电子俘获方式自发衰变为125Te,在此过程中,93%的能量发生内转换,7%以γ射线的方式释放。125I半衰期为59.6d。放射的γ射线能量为27~35keV,可以提供200d 左右的持续照射治疗。粒子植入的优势在于:1)有效提高射线局部与正常组织剂量分配比;2)射线持续照射使肿瘤的再增生明显减少;3)连续低剂量率照射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4)对正常组织无损伤,毒副作用小,明显减少(或无)并发症发生。

Peretz 等[2]用125 I 粒子植入治疗98例胰腺癌,反应率为45%,疼痛缓解率6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其中T1N0组中位生存时间18.5个月。吕孝鹏等[3]对16例经病理证实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施行125I 粒子植入,经随访,11例疼痛患者中10例症状明显减轻,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增大,4例Ⅰ期患者生存期均在20个月以上。王俊杰等[4]对13例无法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125I 粒子植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近期效果明显,其中1例患者生存期最长达18个月,没有任何复发转移征象。通过我们对15例患者治疗后临床观察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肿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相关肿瘤指标明显下降。

超声内镜引导下行粒子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包括肺和肝脏异位栓塞、胰瘘、胆瘘、胰腺炎、胃肠道出血、胃肠梗阻和腹腔内脓肿、乳糜瘘等并发症。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除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反应外未发现其它严重并发症,考虑与本观察资料病例较少有关。

超声内镜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 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胰腺癌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等特点,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临床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1]Mobiuddin M,Rosato F, Darbot D,et al. Long-term resul ts of combined modality treatment with125I implantation for carcinoma of pancreas[J]. Int J Radiat Oncol Bio phys,1992,23(2):305-311.

[2]Peretz T,NoriD,HilarisB,etal.Treatment of primary unresec table carcinoma of the pancreas with I125implantation[J].Int J RadiatOncol Biol Phys,1989(17):931-935.

[3]吕孝鹏,孙新臣,孙临飞,等.术中放射性125 I 粒子植入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应用[J].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312-1314.

[4]王俊杰,黄毅,冉维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肿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148-149.

猜你喜欢

生存期胰腺癌放射性
派姆单抗作为二线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