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距骨骨折手术治疗分析39例

2010-08-15李清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骨坏死跗骨距骨

李清华 冯 丹

辽宁省昌图县第一医院(112500)

距骨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宜早期诊断、有效复位和固定,以防止距骨无菌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1998年12月至2004年12月,昌图县第一医院共手术治疗距骨骨折39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男29例,女10例;年龄23~55岁,平均32.5岁。坠落伤21例,车祸伤15例,其他3例。合并踝部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脱位3例。根据Hawkins分型,Ⅰ型骨折5例,Ⅱ型骨折25例,Ⅲ型骨折9例。

1.2 手术方法

Ⅰ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切口进入,将伸肌腱和血管神经束牵向内侧暴露距骨颈,以1枚松质骨拉力钉(或1枚可吸收钉)从距骨头向体部成15°角拧入。

Ⅱ、Ⅲ型骨折均行急诊手术(伤后24h内)。采用硬膜外麻醉。Ⅱ型骨折患者,以前外侧切口进入,显露跗骨窦的距骨腹外侧,对抗牵引下将前足距屈,复位距骨头、颈,再握位足跟使其内翻或外翻,复位距下关节。从跗骨窦外侧的较厚皮质骨区,用2枚直径1mm克氏针交叉向距骨体打入2枚导针,C臂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选用合适长度的直径为4.0mm的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沿导针拧入,拔除克氏针。Ⅲ型骨折往往伴有内踝骨折,采用踝前内侧切口,于胫前肌肌腱内侧缘进入暴露距骨颈内侧骨折面,先将前足跖屈位牵引,以解除肌腱、韧带等对距骨体复位的阻挡,然后背屈并外翻足跟部,以增大跟骨与胫骨下端的间隙,用拇指向后向前推距骨体,并在距骨外侧施压,迫使距骨体纳入踝穴,同时复位距下关节。用2枚导针45°交叉角向距骨体打入,1枚导针从内踝尖向外上45°角打入,C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选用合适长度空心拉力钉打入,并跨过骨折线凿成梯形骨槽,取自体髂骨块嵌入。分层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抗生素使用3d以预防切口感染;β七叶皂甙钠针20mg静脉滴注3~5d消肿。拆线后短腿石膏管形固定12周,拆石膏后视X线复查情况进行活动。若骨折线模糊,行非负重下主、被动踝关节活动;若骨折线仍清晰,再行石膏固定12~24周,直至骨折线模糊;若骨折线消失,可恢复日常活动。

2 结 果

术组除2 例外出打工失访外,37例获得随访,随访1.5~6年,平均3年。按Hawkins疗效标准进行判定,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后踝及踝关节外形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距骨体无坏死、塌陷,本组12 例(32.4%);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后踝部有轻微外翻或内翻畸形,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X线片示骨折愈合,距骨体坏死、塌陷不明显,有轻度踝关节或距下关节炎,本组17 例(45.9%);可:足踝部偶有疼痛,日常生活受限不明显,后跟部有外翻或内翻畸形,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30°,X线片示骨折延期愈合,距骨体部分坏死、塌陷、有中度踝关节炎或距下关节炎,本组6例(16.2%);差:足踝部疼痛,日常生活受限,跟部、踝部有外翻或内翻畸形,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30°,X线示骨折愈合,距骨体坏死、塌陷,重度踝关节炎或距下关节炎,本组2例(5.4%)。本组优良率为78.4%。

3 讨 论

3.1 距骨的解剖特点和损伤机制

距骨分为三部分,即体、颈、头,体的上部为滑车,与胫骨下端的关节面相接,内侧的半月形关节面与内踝相关节,外侧的三角形关节面与外踝相关节,全体构成踝关节。距骨体中间凹进,两边突入或鞍形,前宽后窄,经过距骨体的轴线与距骨头的轴线相交约20°。距骨体下面有前、中跟关节面和距骨沟,前跟关节面有时与中根关节面相连。距骨的血供来自:①胫前、胫后、腓动脉借骨膜血管网供给所有非软骨面;②跗骨窦动脉和跗骨动脉以及内部血管网为距骨血供重要来源。距骨损伤的机制可分为4个阶段。①踝关节和足极度背屈造成距骨下关节囊撕裂,距骨颈在中、后关节无移位垂直骨折,经距骨颈供应距骨体的血管损伤,即HawkinsⅠ型骨折;②外力继续,造成骨折移位,距骨体半脱位、脱位,供应距骨体的颈部血管和跗骨窦、跗骨管动脉同时损伤,即HawkinsⅡ型骨折;③暴力再继续,造成胫距关节脱位,距骨体完全自踝穴脱出,骨折面向上、向外卡在内踝和跟腱之间,距骨体的血供均损伤,即HawkinsⅢ型骨折;④在此基础上若患者反应性跖屈或采用不适当的手法复位,可造成距舟关节脱位,即HawkinsⅣ型骨折。

3.2 距骨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

按Hawkins分型选择手术方法。Ⅰ型:白晓东等主张非负重短腿石膏管型固定,我们采用松质骨拉力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Ⅰ型骨折虽然骨折无移位,血管损伤轻,但是保守治疗存在骨折错位、骨坏死的风险,通过拉力钉(或可吸收钉)内固定,可对骨折端加压,促进骨的愈合。本组5例全部获得骨愈合。Ⅱ型:距骨体两支血管受损,虽有40%~50%发生骨坏死,但通过复位内固定治疗,多数仍可获得骨愈合。本组25例,22例骨愈合良好,3例出现局部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Ⅲ型:距骨体的所有血供受损,90%以上发生骨坏死。本组9例,采用单一踝前内侧切口完成手术,以避免双切口加重来自跗骨窦、跗骨管的血供损伤;同时跨骨折线自体髂骨块植入,增加了骨愈合的可能性。结果仅出现2 例骨不愈合,疗效判定差。

3.3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距骨骨折的早期并发症为皮肤坏死和感染,应提倡急诊手术治疗。尤其对Ⅲ型骨折,急诊手术可避免距骨体脱位对踝部内侧皮肤的长期压迫,同时注意术中应全层切开软组织,贴紧骨面剥离,避免分层暴露带来软组织各层分离、积血、坏死。手术必须驱血后在止血带止血下进行,尽量不用电刀、电凝,避免破坏残余血供。术后切口加压包扎,防止血肿内感染。切口选择应少而有效,尽量在单一切口内完成,避免多切口而进一步破坏距骨的血供。对Ⅱ、Ⅲ型骨折,Mckeever、白晓东等主张Ⅰ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笔者认为,多数Ⅱ、Ⅲ型距前骨折伴距下关节的半脱位、脱位均可通过手法整复,不必Ⅰ期作融合术。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的前提为踝关节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而Ⅱ、Ⅲ型距骨骨折的晚期并发症为创伤后骨坏死和骨折愈合不良,踝关节功能难以完全正常。本组Ⅱ、Ⅲ型骨折未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其手术优良率较行距下关节融合组无明显差异(78.4%/83%)。距骨表面大部分为关节软骨面,缺乏血运,术中跨骨折线植骨可提高骨折愈合率。本组除2例出现骨坏死、骨不连、重度踝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外,其余5例出现部分骨坏死、塌陷、中轻度创伤性关节炎,透明质酸钠局部封闭、理疗,减少负重活动量仍能生活自理和从事轻微工作。

猜你喜欢

骨坏死跗骨距骨
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坏死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距骨全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跗骨窦综合征的MSCT与MRI表现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成人距骨形态的解剖学研究
踝关节早期骨坏死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
低场磁共振在诊断跗骨窦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针刀术治疗跗骨窦综合征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