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钩藤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4例的临床观察

2010-08-15林丽新龚靖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钩藤天麻新药

林丽新 龚靖渊

湖北省黄梅县中医院,湖北 黄梅 435500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界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研究日益深入,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和内涵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目前降压药达数十种之多,且新药不断涌现,但仍因缺乏根治手段、药效难以持久,使高血压病患者需长期乃至终生服药。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传统方——天麻钩藤饮治疗5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于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来自我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以日内服1种以上降压西药,但血压及临床症状反复不定者为选入病例,并剔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病例和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病例等。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1岁,平均47岁,病程1—22年,平均13.7年,平均血压152/94mmHg。

1.2 诊断及辨证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0/ISH)制定的高血压分级指南诊断标准[1]。②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肝阳上亢证主要症状表现[2]。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颜面洪热,胸胁满闷,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尿黄便秘,舌边尖红、舌苔黄厚,脉弦滑等。

2 治疗方法

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12g,钩藤10g,石决明20g,杜仲12g,牛膝12g,桑寄生12g,栀子15g,黄芩15g,益母草12g,夜交藤10g,茯神10g,生甘草9g。纳入患者1月内继续服用原降压西药,同时加服天麻钩藤饮,水煎服一日一剂,日二次。其兼证依辨病辨证原则灵活应用。加服药后待血压及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时,依据患者实际,开始减少降压药药味。观察期间服用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劳累,连续治疗二个月观察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血压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其中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为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较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原有症状有所好转或减轻(但血压下降须具备其中1项),为有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以上标准,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54例中,显效为29例,有效为20例,无效为5例,总有效率为90.7%。

4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因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受邪脏腑尤以肝肾脑为著,或及心脾等致病。发病过程以虚实夹杂为特点,实证多由肝阳上亢、痰浊壅盛、瘀血阻滞所致,虚证多由气血亏虚、阴阳互损所致。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肝阳上亢证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各期(特别是Ⅰ和Ⅱ级)及不同病程(早、中期)中构成比最高的证候之一[4]。笔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特别是在早、中期病程,其病变主要在肝脏,治疗应注重随证从肝论治,重在平肝潜阳,调和阴阳。出自《杂病证治新义》的天麻钩藤饮为治疗肝阳上亢的经典方,被认为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名方。方中天麻和钩藤二药合用,功擅平肝熄风,为“治风之神药”,石决明性味咸平,平肝潜阳,与天麻、钩藤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共为君药;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平其亢盛之风阳,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佐使药。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平肝潜阳方对早、中期高血压病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降低血压,而且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血脂水平。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此方的降压机理与中枢神经系统、β受体阻滞、α2受体阻滞、外周血管扩张有关[5]。研究还发现天麻钩藤饮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能增加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防止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从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6]。

总之,天麻钩藤饮对头痛、眩晕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能缓解急躁易怒、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在整体上调整患者的机体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79.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4]蔡光先,朱克俭,韩育明,等.高血压病常见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观察[J].中医杂志,1999,40(8):492.

[5]段富津,白刚,李翼,等.天麻钩藤饮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2):20-23.

[6]邢之华,谭海彦,刘卫平,等.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清过氧化氢酶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4,12(6):330-331.

猜你喜欢

钩藤天麻新药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华钩藤研究综述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