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2010-08-15陈会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6期
关键词:走罐症见腰背

陈会芳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以男性发病居多,常在20~45岁发病,是青壮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9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观察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20~30岁25例,30~41岁4例;病程6个月~1年10例,1年以上19例。

1.2 实验室检查 血沉大于20mm/h26例,平均60mm/h;抗“O”大与1:500者27例;c反应蛋白增高大于10mm/L28例;免疫学检查:HLA-B27阳性者24例。

1.3 X线检查 患者均有骶髂关节炎的改变,25例有髋关节损害,关节间隙有不同程度的变窄,13例腰椎呈竹节样改变,2例有股骨头缺血样坏死。

1.4 中医分型 风寒湿痹证(6例):症见腰背拘急疼痛或连髋股或引膝胫,腰背觉冷,遇寒则重,得温痛减,脉浮紧,苔白腻。郁久化热证(5例):症见腰背强直疼痛,活动障碍,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或口干口苦,肌肤触之热感,便秘,小便赤,苔黄腻脉弦滑数;瘀血阻络证(3例):症见腰骶脊背疼痛,日轻夜重,脊柱活动受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肾督亏虚证(15例):症见腰背疼痛,痛连颈部,反复发着经久不愈,脊柱强直,活动不利,苔薄质淡,脉沉细。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治疗 取穴大椎,陶道,至阳,筋缩,脊中,命门,腰阳关,腰俞,阳陵泉,华佗夹脊穴(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阿是穴。用1.5寸针采用平补平成手法,每天一次每次留针30MM,15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完休息3天。

2.2 走罐治疗 走罐部位自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背部的二经脉线,上至附分,大杼,下至秩边,关元俞;督脉上自大椎下至腰阳光,在施罐部位常规消毒然后均匀涂抹按摩乳再用闪火法把火罐拔在脊柱旁的膀胱经上,从上至下往返走罐3-4遍,再把火罐移至督脉大椎上,再上下往返3-4遍,走罐处皮肤以出现红斑或稍紫为宜,1周3次10次为1疗程。

2.3 中药口服 按中医辨证 风寒湿痹证治以疏风散寒、祛湿止痛,药用独活、细辛、川乌、草乌、桂枝、熟地、续断、杜仲、牛膝、鹿衔草;郁久化热证治以辛通痹闭,清化淤热,药用苍术、黄柏、薏米、鸡血藤、乳香、没药、杜仲、栀子;瘀血阻络证治以活血祛淤。通络止痛;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牛膝、秦艽、土元、羌活、地龙、香附;肾督亏虚证治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药用熟地、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鹿角胶、乌稍蛇、当归、地龙。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 显效:腰背疼痛、晨僵、骶髂关节压痛的症状及体征消失。俯仰活动基本恢复,X线显示骶髂关节侵蚀减少,停止治疗后3月以上不复发;有效:经治疗上述症状及体征有不同程度好转停止治疗后诸症无加重;无效:经治3月以上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29例中显效8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2%

4 典型病例

梁XX,男27岁,因腰背疼痛反复发作1年,加重1月来诊诉夜间疼痛明显,项背恶寒,晨起僵硬,活动不利,双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不对称疼痛,舌苔白,脉沉弦。查体:X线摄片骶髂关节炎IV级,腰1-5椎体明显增生,ESR80mm/h,HLA-B27(+)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肾督亏虚症采用针灸、走罐、中药内服综合治疗,3个疗程疼痛消失。精神好转。随访1年未复发。

5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其发病与遗传因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和肠道或泌尿生殖道细菌感染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大偻”等范畴,因机体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复感外邪,内外合邪,阳气不化,邪气内盛,影响筋骨的荣养淖泽而致脊柱伛偻。本病主要部位在脊柱,病位为督脉,与肝肾密切相关,故取督脉及其旁之华佗夹脊及膀胱经穴为主,因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针刺至阳、筋缩、脊中、命门、腰阳关、腰俞可补肾壮阳,散寒除湿;针刺大椎穴、阳陵泉可散风寒湿,壮筋骨;针刺华佗夹脊穴可活血化瘀,除痹止痛;针刺督脉诸穴意在直接激发督脉之经气。走罐能大面积刺激患部,起到祛风散寒,行气通络的作用,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通过走罐可祛邪外出;督脉为人身“阳脉之海”,大椎为诸阳之会穴,在此经走罐,可对全身阳经起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温经补气,祛湿除寒之效,使得外邪得除,经络可通,通则不痛而病愈。

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复杂,总为本虚标实之证,中药内服治疗应明辨寒热虚实,辨证用药,以滋补肝肾、补肾强督、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在论治中因邪之不同则分别佐以祛风、散寒、祛湿、清热、祛淤通络等法,标本兼顾,扶正祛邪。

总之,以上三种疗法配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缩短疗程,见效快,疗效稳定。

猜你喜欢

走罐症见腰背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腰背酸痛抖小腹
养咽止咳桑叶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张虹教授应用体针浅刺配合灸罐治疗儿童近视的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