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救治及护理
2010-08-15祝红
祝红
心脏骤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可很快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骤停的一个主要原因,心电表现为心室纤颤、心室停顿,心电机械分离三种类型。其中心室纤颤最常见约占80%,现将我科抢救心脏骤停,经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的救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共成功抢救9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脏骤停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0~76岁,平均58岁。梗死部位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例,高侧壁、后壁、下壁心肌梗死3例,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1例。心脏骤停原因,心室纤颤6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其他原因1例。经过抢救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8例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病情好转出院,其中1例昏迷26 h,有运动性失语。
2 急救措施
2.1 基本生命支持,即第一期复苏。
2.1.1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的重要一步,可采用头后仰,使下颌尖、耳垂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清除患者口鼻内的分泌物、异物和呕吐物,取下活动假牙。
2.1.2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无呼吸者立即实施人工通气,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者立即行气管插管,用人工
气囊或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插管前最后行高流量面罩吸氧。
2.1.3 恢复循环,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应按正确操作标准和位置进行,应平稳、均匀、有规律,速度为100次/min。胸外心脏按压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胸外按压,可维持一定的血液流动,配合人工呼吸,可使心脏和脑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的含氧的血液,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即使是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也只能使心脏指数接近低限的40%,因此必须设法迅速恢复有效的自主心律,给予进一步生命支持。
2.2 高级生命支持,即第二期心肺复苏。
2.2.1 除颤和复律,如心电示波确定为室颤或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用200J能量进行电除颤,一次不成功可以增加至300J或360J。如室颤波细小,可静脉给予肾上腺素1 mg,使其成为粗颤,增加复律的机会。如为心室停顿,应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持续时间至少30 min以上,在按压期间不出现停顿,并给予药物治疗。
2.2.2 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路,选用静脉留置针在近心大静脉处(如颈外静脉、肘静脉)进行穿刺,妥善固定,以确保药物的顺利输入。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如强心剂、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纠正酸中毒,降低脑水肿,注射后用5 ml生理盐水冲洗静脉通路,并抬高肢体,加快药物进入循环。需严格控制滴速时,应用输液泵,准确无误。对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静脉专供输入血管活性药物,使复苏的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另一条供给碱性药物,脱水剂、血制品、呼吸兴奋剂、抗生素及促进脑组织细胞代谢(乙酰谷胺酰胺、辅酶A、细胞色素C)等药。
2.3 脑复苏 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为防止脑组织永久性损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2.3.1 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为减少脑组织损伤,迅速供给高流量氧气,必要时高压氧舱治疗,以维持脑代谢,保持有效的脑活力,神志尚未恢复时,可给予鼻饲疗法,供给足够的热量,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2.3.2 低温疗法,可以降低脑代谢和颅内压,减轻或预防脑水肿。可用冰帽、冰袋,置于头部和大动脉博动处(如股动脉)行物理降温,也可用亚低温疗法或冰枕,在降温时注意观察耳廓及体温,防止冻伤或体温过低。如体温低于32℃,可诱发室颤等危险。
2.3.3 脱水疗法,复苏后如血压能相对稳定,应尽早使用脱水药以减轻脑水肿,如遵医嘱使用20%甘露醇,亦使用呋喃米。其次地塞米松10~20 mg静脉注射。白蛋白10 g静脉点滴,有助于避免或减轻渗透性利尿剂导致的反跳现象。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变化,给予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液体出入量,防止肺水肿。若每小时尿量低于20 ml,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时,配合医生做出及时处理。
2.4 文献报道心脏骤停4 min就可造成不可逆性脑损害,如在4 min内进行Ⅰ期复苏,8 min内开展Ⅱ期复苏,脑复苏的机会就大,心脏骤停的复活率与开展Ⅰ期、Ⅱ期的时间有密切关系。
3 抢救用药
3.1 肾上腺素0.5~1 mg/次,无效加大剂量2~5 mg/次,5%碳酸氢钠125 ml/次,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可拉明、洛贝林、白蛋白、20%甘露醇等按常规剂量于必要时使用。
3.2 随着心肺复苏机理研究的深入,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毒、碱剂等已退出复苏常规用药。肾上脉素良好的复苏作用更突出,肾上腺素的优点是增加心肌和脑血流,提高冠脉灌注压,因而能提高自主循环的恢复率。对于心脏骤停早期的患者,首先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0.5~1 mg,如无效逐渐再增加剂量,加大到2~5 mg。但临床资料表明,首先使用肾上腺素也存在不少缺点。减少心输出量,易出现临行复苏后高血压和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将肾上腺素与用药时机有机结合起来是成功的关键。
3.3 复苏后如患者清醒,应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恐惧,安慰患者,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保持病房安静、舒适、促进康复。
4 总结
心脏骤停是临床急症,应分秒必争,就地抢救。立即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目的是使脑组织得到保护,防止并发症及原发病。抢救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是否能争取时间,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分工明确,快而不乱注意质量,应由专人填写抢救记录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心肺复苏技术。严格“三查七对”及时记录救护、用药情况。对口头医嘱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及时做好记录。本报道9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脏骤停,虽然发生的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但经积极有效的抢救及治疗,均获得成功。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必须切实掌握本病的诊断技术,熟悉抢救的多个步骤,有关药物的应用及机制,必须有分析心电图的能力,严格掌握心、肺复苏等各项技术的操作规程。严格掌握心、肺、脑复苏等各项技术的操作,在抢救过程中准确无误,以丰富的临床经验高水平的业务能力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提高抢救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