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

2010-08-15赵卿祯王豫徽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3期
关键词:典型溶栓心电图

赵卿祯,王豫徽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师宗 518055)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

赵卿祯,王豫徽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师宗 518055)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症状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5例AMI患者中经治疗后好转58例,7例死亡,其中,心源性休克3例,心律失常1例,心力哀竭2例,肺部感染1例。死亡患者未能及时行溶栓治疗。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多样,并发症较多,在进行诊治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诊治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内科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属临床急重症。发病伴随剧烈心前区疼痛、特征性心电图以及血清心肌酶升高的特点,由于在早期诊断中无明显疼痛,症状表现很不典型,易造成漏诊、误诊。为加强对AMI临床各阶段特征认识,本文现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患者经心电图、血清心肌酶、部分行肌钙蛋白I或T检查并结合临床确诊,均符合2001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62.7岁。

1.2 临床表现

无胸痛及其他部位疼痛12例;症状以37例突发性左心衰竭为主,突发胸闷气急18例,头昏晕厥11例,急性脑梗死8例;口腔牙咽痛5例;左肩痛1例;上腹痛2例;合并糖尿病4例,异位痛2例。

1.3 心电图改变

梗死型Q波形成,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及T波倒置且有动态演变37例。非ST段抬高13例,超急性期T波高耸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其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6例,Ⅱ度AVB 4例,Ⅲ度AVB 2例。

1.4 心肌酶谱

65例患者心肌酶谱明显升高,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升高61例,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63例,乳酸脱氢酶(LDH)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除3例升高不明显外,其余均符合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衍变规律。

1.5 梗死部位

本组65例中,前间壁18例,下壁15例,广泛前壁23例,高侧壁6例,其中合并右室3例。

1.6 诊疗方法

AMI患者入院后即刻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心肌酶谱检测、镇静、缓解疼痛等处理,对AMI发作6 h以内者及时进行溶栓治疗。65例AMI患者均给予极化液加硝酸异山梨酯静滴,每日2次,7 d后改为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对4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者停用10%氯化钾,给予阿托品治疗;室性早搏者先后给予利多卡因、盐酸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者应用止痛、镇静、利多卡因治疗。在65例患者中,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示呈亚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消失、心肌酶正常58例,死亡7例。

1.7 误诊情况

误诊为消化性溃疡3例,急性胃炎2例,急性胰腺炎4例,胆石症5例,牙神经痛5例,肋软骨炎1例,误诊率为30.7%,误诊时间为12~72 h。

2 结果

本组65例AMI患者中经治疗后好转58例,7例死亡,其中,心源性休克3例,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肺部感染并发症1例,死亡患者未能及时行溶栓治疗。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在此基础上使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缺血达20~30 min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从以上临床资料可以看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多样,且误诊率高。

3.1 误诊、漏诊原因

临床医生片面注重突出症状,忽视对病史的采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症状缺乏全面认识及警惕;对早期心电图不典型患者未及时行动态追踪观察;被既往病史所迷惑。

3.2 临床症状

无胸痛表现患者12例多有糖尿病史,糖尿病患者合并末梢神经炎,或心脏自主神经纤维变性断裂,数量较少甚至消失,导致疼痛感觉和传导阻滞[1]。此症状多为老年人,根本原因在于老年人痛觉神经减弱,疼痛阀值升高,造成局灶性梗死,致使呼吸困难,掩盖胸痛。

37例表现为突发性左心衰竭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左心功能不全,心肌细胞衍生能力弱,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为此应查阅既往病史,对无诱因出现畸形左心衰竭以动态观察ECC及心肌酶变化。

5例口腔牙、咽痛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因自主神经变性导致疼痛阀值升高,心肌梗死异位发散性疼痛增高,而出现心肌梗死可能。此症状表现出的牙咽痛,是由于心肌梗死代谢产物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产生痛觉,发散于脊神经部位,引起异位疼痛感[2]。

2例上腹痛伴随呕吐、恶心症状,是由于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时,由于膈肌刺激及心排血量低致使组织灌注不足[3],易误诊为急性胃炎急腹症。

2例有临床休克症状患者是由于体循环低灌注和肺循环淤血,大面积心肌梗死造成心源性休克[4]。临床突发时应积极抢救,通过查阅病史,进行急性心肌酶及心电图动态观察。

3.3 预防措施

对AMI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应提高认识,应重视对患者病史的全面采集,提高对AMI临床症状的认识,密切观察QRS和ST-T的动态变化,注意排除导致误诊AMI的因素;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多次心电图检查,以提高确诊准确率;在识别心电图图形时,还应行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检测;对老年AMI有心肌酶变化的患者,还要注意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对上腹痛患者做12导联ECC,并动态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在进行早期AMI诊治时,进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具有时间依赖性,溶栓越早,梗死血管越易通[5];由于病程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正常心电图也不能排除AMI,此刻应做18导联ECC,并对心肌坏死标识物进行明确诊断。

本文认为,无论AMI老年患者以何主诉就诊,均应作心电图检查。对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出现难以把握症状时应联想到出现AMI的可能。对于危急患者,做好记录的同时准备急救物品,如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多巴胺、利多卡因等。AMI诊断时除做12导联心电图外,还需加做右胸导联及正后壁导联,在心电图变化时,加强心肌酶动态观察,减少AMI误诊、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总之,临床不典型AMI首发症状复杂多样,症状常不典型,合并症较多,加强患者和家属对AMI临床症状的认识,以早治疗、早发现,以求赢得最佳诊治时间。

[1]杨金荣.19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153

[2]李民.非典型心肌梗死58例误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132[3]宋玉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26(11):154

[4]周静.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7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6):493

[5]杨法,蒋建华,肖惠敏.ST-T抬高的形态改变对急性心梗早期诊断价值[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10):26.

R541

C

1674-4721(2010)11(c)-174-02

2010-09-02)

猜你喜欢

典型溶栓心电图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典型催开百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