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光炯教授治疗胃肠病经验琐谈

2010-08-15吴泽湘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5期
关键词:胃肠病心理因素情志

吴泽湘

(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

吴光炯教授是贵州省首批名中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吴光炯教授集数十载临床经验,擅长消化内科、神经精神病等病症的中西药结合诊治。笔者有幸拜吴光炯教授为师,侍诊学习,亲聆教诲,耳濡目染。现将吴老治疗胃肠病经验整理如下:

1 注重心理因素对胃肠病的影响,强调心身同治

吴老很早就注意到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对心理学研究较早,所以在临床治疗胃肠病实践中,非常重视心理因素对胃肠病的影响,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因胃肠病而就诊的患者,心理因素对他们的病情影响很大。现代医学认为,当人们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愤怒状态时,大脑皮层对周围神经的反射不敏感,对周围神经的控制、调节能力下降,使胃肠道的分泌、运动功能紊乱,产生胃肠道疾病。人们在经历精神紧张、压抑、愤怒、悲伤的时候,往往食欲很差,甚至出现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疼痛等表现。这就说明了情志因素与胃肠功能有密切关系。有资料表明,人在愤怒和紧张时,胃液分泌量大为增加,过量胃液中的胃酸破坏了胃黏膜屏障,直至黏膜产生损伤性病变。而人在恐惧或忧郁、思考时,能减少胃血流量,明显地抑制胃酸分泌,同时引起胃运动减弱。由于胃运动减弱,长时间停留在胃内的食糜和胃液的混合液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而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中医学也早有认识,如怒伤肝、喜伤心、悲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中医学把精神情志致病因素归纳为七情内伤,并且十分重视七情内伤在致病中的作用。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气血、脏腑功能。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情志不遂,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七情引起胃肠病主要是因思伤脾、怒伤肝所致。思虑过度,情绪抑郁则伤脾,脾伤则可出现不思饮食、食滞难消、胃脘饱胀等胃肠道症状。勃然大怒则伤肝,而肝气横逆,乘克脾胃,出现胸脘胀满、嗳气、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既然认识到心理因素是引发胃肠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脾胃病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显然是不够的,应取心身同治,即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故吴老在临床诊治胃肠病时,非常注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他不但在从患者进诊室的那一刻起细心观察患者的举止、言行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还常常不厌其烦的询问患者,最近情绪如何?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挫折等。然后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患者通过自由叙述,发泄出内心积郁及情感;常常见到一些患者热泪盈眶,甚至嚎啕大哭。这实际是给患者一个发泄内心积郁及情感的渠道,老师在了解原因后,常细心安慰,疏导患者,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让患者相信自己,只要患者与医生配合,病情可以逐步治愈和恢复。然后适当配合药物治疗,尽可能调动患者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和主观能动性。药物治疗努力改善其症状,使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临床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治法,即宋·陈自明说的“改易心志,用药扶接(持)[1]。”老师常常教导学生,现代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压力导致的胃肠病也会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临床上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对胃肠病的影响,要心身同治,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2 升降出入是脾胃肠运动的基本形式,脾胃用药,贵在升降和合

吴老认为,说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这是正确的,但不够完整。《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2]……”老师对于这段经文的认识是:宇宙在时间上不停地运动、演进,以有机生命(神机、气立)体动植物无升降出入则不能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说明物质运动的形式,进一步论证“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一普遍规律。就人体而言,胃肠道才是完全的开放系统,通过胃肠道摄入食物,经过消化吸收,排泄糟粕,这个过程就是胃肠的升降出入运动完成的。脾胃升降气机,还升清降浊。故《内经》说:“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皆贵健运和畅,脾运宜健宜升,胃纳宜降宜和。老师指出:对于胃肠病,必须详细询问患者的进食和排便情况,有入才有出、能出才能入。临床上有些年高或久病患者主述大便少或数日一次,原来是进食少。对此只能醒脾开胃,而不可通便;有些患者饥不欲食,食则胀,原来是便秘,去大肠积滞,食欲即改善。故脾胃用药,贵在升降和合,无使其偏。《伤寒论》[3]五泻心汤之设,均在和合用药以促脾胃升降之能。故必须把握脾胃肠升降出入状态,或顺其势、或逆其机,方能善其事。

严重时,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全身乏力等胃肠道症状。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志,或因病致郁,或因郁致病,均可影响胃肠的运动是显而易见的,而有报道精神心理测试发现,代表焦虑、神经过敏、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因子的评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更具有抑郁、焦虑和神经质。故坎农认为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所以老师调肝重视患者同医生的共同作用。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病机则主要责之于气机升降失常。故辛开苦降即以脾胃升降之理论为其基础而设。胆汁为消化液,胆汁反流损伤胃,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认识到了。《灵枢·四时气》有云:“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淡淡,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5]。”老师认为,这是对上消化道运动力障碍病的精彩描述。对于脾胃升降失调,中焦寒热交阻引起心下痞、呕逆、结胸等症,以辛开苦降法调之。以疏肝健脾、降逆和胃、清热调中、理气化瘀、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等方法施治,常综合黄连温胆汤、柴胡陷胸汤(俞根初方)、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等方剂,加减变化,调遣方药。疗效很好,老师认为:中药复方是多成分、多效应,其作用多靶点、多位点,是整合调节;一个合理的复方,可能同时具有制酸、杀Hp、促动力、保护胃肠黏膜等多方面的作用。

[1]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2.

[2]皇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99.

[3]张机.伤寒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1.

[4]萧树东,许国铭.中华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4.

[5]灵枢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2.

猜你喜欢

胃肠病心理因素情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